首页 百科知识 课程与教学领导力研究

课程与教学领导力研究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对教师课程领导的研究甚是缺乏,导致其在实践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课程领导整体功能的实现。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教学领导、教师领导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课程领导和含义。但在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领导力虽然也极为重要,但作为学术共同体,大学强调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因此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校长的领导力反而显得不如基础教育阶段重要。

教师领导力研究伴随而来的就是课程与教学领导力研究,毕竟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课程与教学才是学校的主线和绩效评估重心之所在,因此,教师领导力的重心必然是课程领导力与教学领导力。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探究。

郭威(2007)认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要求学校实现由“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转变。课程领导不只是强调校长的作用,还要求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课程领导的行列中来。目前,我国对教师课程领导的研究甚是缺乏,导致其在实践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课程领导整体功能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师课程领导投以更多的重视,进行更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和探讨。课程领导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话题,目前课程领导已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教学领导、教师领导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课程领导和含义。

王金福(2011)认为,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是把握教学本质,指引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升华。具体策略包括:思想引领,把握课程改革方向;精心组织,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科研创新,增加课程改革的持续动力。

褚宏启、刘景(2010)指出,教学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作为教学领导者,校长可以不上课,但必须“常听课、会评课”。校长教学领导力应包括七方面的内容,即:(1)明确的教学目标;(2)合理的教学内容;(3)适当的教学方法;(4)优质的教师发展;(5)健全的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6)充沛的教学条件支持;(7)科学的教学评价、发展评价与反馈。

纵观不同层面学校对教育领导力的研究可以发现,基础教育阶段比较重视教育领导力的研究,因为校长与教师的领导力直接影响学校管理与教学绩效。但在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领导力虽然也极为重要,但作为学术共同体,大学强调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因此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校长的领导力反而显得不如基础教育阶段重要。虽然大学不大关心校长的领导力提升(能当校长本身就意味着较高的领导力,同时也表明我国学术界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还很不够),但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提出培养世界级领导人才的培养目标,如提供本科教育的哈佛学院提出的使命是:“哈佛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学生心智的开发,并使得学生能最好地利用他们的教育机会。为此,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对思想及其自由表达的尊重;发现与批判性思维的乐趣;在创造性合作中追求卓越;对个人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哈佛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探索、创造、竞争与领导精神,以便提高其能力、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智慧、挖掘其潜能,从而为学生建立自立(se1f-re1iance)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最终使之在发展知识、增进理解、服务社会方面据于领导地位”。耶鲁大学提出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大有作为,并通过最丰富的思想训练与社会体验发展他们的智慧、道德、公民责任和创造能力,以便用人类的丰富遗产陶冶学生,使之服务并领先于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清华大学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大师、治国之才、兴业之士”。因此,学生的领导力反倒是其关注的重点(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可见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学校层面,学术界关注教育领导力的重心并不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