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白娘子传奇”闻名的江南杭州,坐落着两个气质与这座城市极不协调的楼层。一个是富有“攻击性”的空间——“淘宝”,迫使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eBay总裁惠特曼放弃了亲自角逐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欲望。
与其气质一脉相承的,还有附近华星时代广场和创业大厦的9个楼层——“支付宝”和“阿里巴巴”。2007年伊始,“支付宝”宣布对非“淘宝”商家收取技术服务费。锋芒毕露的背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小个子领袖——马云。
“多么奇怪!”一个杭州的老媒体人说,这个团队扩张地异常迅速并保持着超乎寻常的“亢奋”和“战斗欲”。然而这个团队的绝大部分人,拿着国内同行业中下水平的工资(在杭州处于中等),却有着职场人士对职责少见的忠诚、幸福感和向心力。
关于这种神秘能量的来源,坊间有诸多私语,如一个“中国式狂想”,“精神控制术”,进一步的解释是——“个人崇拜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无出其右,极其宗教感的文化保证了团队的勃起。”对此,阿里巴巴的说法不痛不痒——“企业文化”。
“难道你不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吗?”一位淘宝新雇员已经没有疑问,虽然两个月前,他还因不能理解公司无处不在的激情而独自偷笑。另一位因挫折极度消沉的女士来到阿里巴巴,三个月后姿态已焕然一新。尽管她3000元左右的薪水在大部分白领看来毫无兴奋点,但她的口气铿锵——“请不要再和我提自杀那些愚蠢的话题,我正在给中国的电子商务做贡献。”
魔力还蔓延到与阿里巴巴雇员朝夕相处的亲人。马云习惯不定时邀请他们到公司“视察”并非秘密,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走出大门后,会对“枕边人”感慨——加油干吧,以后就靠你了。曾有一位以抱怨丈夫工作过于拼命著称的妻子,最后在阿里巴巴员工大会上冲上主席台说:“我想感谢你们,我很荣幸将丈夫交给了阿里巴巴”。
还有一些更激动人心的画面。据一位淘宝雇员透露,当淘宝交易额冲过目标值时,雇员们将在部门经理带领下愉快“裸”奔,男生脱掉上衣,甚至只剩下一条裤衩。当然,这一业绩并不直接返点到个人薪水上。还有更疯狂的场景。阿里巴巴和各子部门的狂欢频繁发生——马云会打扮成维吾尔族姑娘或江南小城的普通渔夫;而阿里巴巴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这个被业界认为不好说话、极其严肃的人,偶尔也会穿上女人的丝袜,在众目睽睽下跳起钢管舞。
所有人都在提示,这个类似“职场乌托邦”的团队,是马云头脑的一个翻版。有人指出,如果把职场视为一个交易系统,阿里巴巴人降低了交易成本——长期处于同样的氛围,对内高度统一,大家都用同样的逻辑对待他人,不适合的人将被“舆论”自然淘汰,实际上避免了很多单位的“口是心非”,是管理成本的极大节省。
然而,阿里巴巴团队魔力来源核心,关乎人性的深层秘密。对此,有一位通晓心理学的商界人士解释——阿里巴巴一直在有意无意维护马云的“神坛”形象,以实现“神秘控制”。
这个判断似乎得到了佐证。大部分员工事先听说过马云的传奇,而其此后的职业生涯中,马云的神话、价值观和理想在公司的各种场合被宣讲、重复,然后被无限放大。而当一个团队对领导者产生图腾崇拜的心理,它内在循环所产生的力量,将导致遇敌时的所向披靡。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利夫顿(Robert Jay Lifton)对“精神控制”的分析,除核心的“神秘控制”外,方式还包括发展一套内部术语用于交流与思考,以强化个体对所倡导价值的使用等。在这里,每个淘宝雇员都有一个“花名”,它们来自马云酷爱的金庸小说。
“符号是一种自我定位。”员工们说。马云判断员工优劣的思维,已在公司广而告之——有业绩没团队合作精神的属“野狗”,应被坚决清除;老好人但没业绩的属“小白兔”,会被逐步淘汰;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属“猎犬”,这才是阿里巴巴最需要的。
与此同时,员工保持着忙碌状态。这些雇员除要共同冲刺高标准的部门业务指标外,个人还要接受公司安排的各种培训。忙碌被认为是实现“精神控制”的必要条件。
这里除有每年10%的淘汰率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考核制度——50%是业绩考核,另外50%则以“六脉神剑”为参照的价值观打分;又如这个公司奖罚分明,曾有一位销售冠军因对客户“过度承诺”伤害“诚信”一条,而被驱逐。
有批评人士指出,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以自由为时尚的行业,阿里巴巴的管理方式貌似“污点”。不过,最近专业鉴定和出版机构荷兰CRF关于“中国杰出雇主2007”的评选中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惟一的互联网企业荣登榜首。
在新近结束的集团战略会议上,阿里巴巴要将此魔力作为“制度化”建设提出,使其成为一个诉诸文字的“基本法”。分析人士认为,在一个知识时代,团队价值即最大价值。尽管阿里巴巴分散的股权结构让人担心,但“如果马云控制了团队和士气,并有效地使团队共进退,那么这是一个不可能被并购的企业,因为投资人的并购目的是实现投资增值。”
现在,这个“魔鬼训练营”团队因为扩张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如果这个集体还在,我会愿意留下。”这是淘宝新员工的回答。或许,这也是阿里巴巴需要“基本法”的另一个原因,但是,这种管理方式能否长久?按照阿里巴巴公司的官方说法,每位新进员工仍有机会获得公司期权,但主要以奖励方式出现,并不是绝对。而事实上,阿里巴巴事业部与其他事业部的期权分配相比显得比较少,因此颇有意见。而确有部分拥有2000股~4000股的员工私下透露,等期权兑现可能会考虑离开。
(案例来源:陈传明,周小虎.管理学原理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思考题:
1.阿里巴巴的“精神控制”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2.马云作为领导者在阿里巴巴的“精神控制”术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通过阿里巴巴公司的案例,你认为企业领导人在塑造企业文化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案例评析要点:
1.“精神控制”术是一种神秘的控制方法。宗教般的企业文化,邀请雇员的亲人参观公司,重复宣讲马云的神话、价值观,使员工保持忙碌状态以及独特的考核制度等均能体现阿里巴巴的“精神控制”术。
2.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里巴巴的成功一方面是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马云卓有成效的领导。在“精神控制”术中,马云处于核心地位,他的热情、自信及人格魅力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他的神话、价值观念使员工产生崇拜心理,进而死心塌地地追随。
3.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了马云的价值观念。企业的领导人在塑造企业文化中扮演着塑造者的角色,企业文化通常来源于创建者的愿景和价值观,而且领导者的行为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