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视众筹存在的风险

影视众筹存在的风险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影视众筹让投资人在享受收益的同时又圆了电影梦,但不可忽视的是,投资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影视众筹行业的主要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视众筹项目若是采用股权型众筹的方式开展,则需要符合非公开发行以及累计投资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等要求。除了众筹模式存在的政策风险外,还有来自于影视行业本身的政策高压。

影视众筹让投资人在享受收益的同时又圆了电影梦,但不可忽视的是,投资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影视众筹行业的主要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上来看,目前国内监管层还没有具体出台关于众筹的监管政策,只是在其他文件中提及了股权型众筹的部分规定。影视众筹项目若是采用股权型众筹的方式开展,则需要符合非公开发行以及累计投资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等要求。而部分以收益权为回报方式的项目还容易触及非法集资等法律红线。众筹模式在形式上似乎已经同时满足了四个要素,即未经审批、通过网站公开推荐、承诺一定的回报、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众筹模式与非法集资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点毋庸置疑。从一开始,项目发起方及投资者均能清晰地认识并预见到,双方并非存贷款的法律关系。在资金管理方面,由于筹款、扣除管理费、向项目发起方划款都涉及资金流动,平台有义务对资金进行安全有序的管理,这也是防范其自身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因为法制的不完善,投资人的权益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一旦项目出现问题,投资人往往维权无门。作为一个新兴的筹资渠道和手段,众筹正逐渐建立起健全的诚信机制和行业规范。但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众筹模式存在的政策风险外,还有来自于影视行业本身的政策高压。在我国,政策对影视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把控尤其严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各类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实行的是严格的事前审查制度。就已有的审查结果来看,一部影片在上映之前被莫名其妙临时叫停的案例比比皆是。影片被删减、禁播、换挡延期等情况也都非常普遍。但是审查制度在实施层面很不确定,标准并不统一、透明,甚至可能受到审查者个人意志和喜好的影响。如果影片内容有违意识形态监管精神,就很有可能被政策不留情面地干预,投资将打水漂。

影视制作多数周期较长,从挑选剧本、确定演员、组建剧组、影片拍摄、后期制作、广电审批到最终定档上线,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投资人获取回报似乎遥遥无期。不仅如此,影视项目还可能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延长项目周期,如发行渠道或后期渠道临时更改、广电审核不通过、排片冲突等等,都可能导致影片跳票,定档时间一拖再拖,回报交付时间超出投资者预期。

以《大鱼·海棠》为例,因其预告片在2010年韩国首尔国际动漫节获得最佳技术奖而获得众多粉丝支持。2013年8月,项目在点名时间众筹成功,融资额158.27万元,参与人数3510人。这本是一个很成功的众筹项目,然而主创团队屡次跳票,电影档期一推再推,最终于2016年7月上映。历时3年,一直得不到项目回报,不少投资人已经对项目团队生出了许多不满。在众筹页面上,有投资人留言称“我很后悔参加了众筹,这是我买过最长的没有发货的东西,才10元无所谓,但是那些投了很多钱的粉丝的心估计都凉了”,而项目方也一直没有发出关于项目回报的后续公告。另一部同样在点名时间众筹成功的电影《十万个冷笑话》,最初以网络短剧的形式播出,以无厘头的风格俘获了众多网友,总播放量近十亿次,因此项目方决定拍摄一部剧场版。项目最终融资额为137.35万元,参与人数5258人。影片上映很成功,但投资人迟迟得不到回报,对此,项目方的解释为“我们遇到了很多公司都会遇到的产能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跟各个工厂和出版社沟通,由于《十万个诞生记》制作周期的延长,影响了其他众筹回馈一起配送”。但这些解释还是没能安抚投资人不满的心情,留言板中有很多对项目方表示失望的评论。

影视投资自身就具有极高的风险,每年都有许多影视作品拍摄,但最后只有少数能真正上映,未能上映的影片很可能血本无归,导致投资人无法拿到收益。而上映的影片中,能够盈利的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票房市场被少数高票房影片所瓜分。以收益权作为回报方式的影视众筹项目的收益与影片最终收益直接挂钩,市场偏好、同期竞品、上映档期和排片时间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影响着项目的最终收益,如果影片收益不理想,投资人当然也拿不到可观的收益。还有一些项目方为了吸引投资人,在项目推广时,对影片未来收益数据做出过高的预测,给出了很诱人的预期收益,最终投资人的收益远远达不到预期。更有甚者,项目方根本就不以获取影片收益为目的,例如在各地区影视产业扶持政策中,政府会给予部分影片相应的补贴,项目方为了拿到这笔补贴,随便拍出一部低成本、质量差的作品,这样的项目播出后当然不可能获得多少收益,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最终获益的只有项目方。

百发有戏推出《黄金时代》时,使用大数据进行了票房预测,结果显示总票房预计将达到2.0~2.3亿元。这些利好数据,加上百发有戏由巨头携手打造,使得项目一度被看好,最终获得1800.24万元的投资。投资人的收益与票房直接挂钩,若票房低于2亿元,则以不超过8%的年利率进行补偿;如果票房为2亿元至6亿元(不包括6亿元),每增加1亿,票房收益率提升一个百分点;若票房为6亿元以上(包括6亿元),收益率则为16%。但是影片最终只获得了5000万元左右的票房,与预测数据相差甚远,投资人能拿到的收益远远低于预期。

在影视项目中,影片制作、宣传能力、宣发策略、渠道、分账方式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都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投资风险和收益,牵涉的利益主体极多,包括影视公司、演员明星、院线、宣发渠道等等,对于参与者专业性要求也就非常高。与其他行业不同,影视行业很多成本与收益都是以利益相互输送为潜规则,例如明星片酬、广告植入、吃补贴等等,同时,投拍电影还成为一些黑钱洗白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影视项目中很多资金和利益的交换很难用明码标价的方式向众筹投资者公布。不仅如此,项目方票房造假、分账造假的事件屡见不鲜,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可能对此司空见惯,但是对于行业之外的众筹投资者来说,这背后面对的风险极可能就超过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而这些做法不可能在众筹时对投资者披露。还有类似于政府补贴等模式,若非专业的影视行业工作者,恐怕根本就无从考察这类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某影视众筹项目的评论中,就有知情人士爆料:“目前中国各地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文创产业并有专项基金。通常在各视频门户看到的部分劣质影片,根本不是靠网络播放量盈利的,而是按照每集或一部剧多少分钟,政府有专项补贴。”而显然众筹投资人不会知道这些内幕,最终影片不能获利,损害的还是投资人的利益。

影视众筹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关运作机制尚未完善,存在一定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多数平台从项目上线前的审核到投后管理都并不成熟,存在平台尽调审核缺失和投后管理不完善的操作风险和平台与项目方诈骗的道德风险。尤其是投后管理,目前众筹平台的投后管理均不完善,甚至是缺失。而项目方又往往不愿意主动去披露项目进展情况,投资人因此无法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没有项目各方面的足够知情权,比如拍摄预算很高,但在实际拍摄中只用了很少的钱,而投资人无法获知相关情况。

影视项目中还存在各种不可控的突发事件,如参演演员在影片播出前发生了吸毒等失当行为,广电总局的封杀接踵而至,势必将影响票房(收视率/播出率),甚至是阻碍影片顺利上档或者播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