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双手加大脑”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双手加大脑”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手加大脑”是我一生的座右铭卢鹏飞[1]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5月,迄今已有95周年了。啃书本,边学边干,“双手加大脑”,很快胜任岗位职责,勘测质量为优等。“双手加大脑”,即“理论加实践”的指导思想,我几十年如一日作为座右铭,天天学习向上从不停歇,为祖国建设贡献微薄的毕生精力。

“双手加大脑”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卢鹏飞[1]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5月,迄今已有95周年了。我在1949年考入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学习,对我一个职业青年来讲,她给了我一个非常可贵的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之前,我多年半工半读,1949年在上海市立高职机电专科(中专)毕业。

中华职教社在旧中国尤其在上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条件下,提出职业教育救国的进步口号,提倡在学习中要“双手加大脑”,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理论结合实际的中高级人才,这是教育上的一种创新。在中华工商的民主学习气氛熏陶下,本人养成了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双手加大脑”治学作风。

1951年我被国家分配到当时的染料工业部石油总局设计处当实习生,一年后转正为技术员。1952年领导派我去参加西北勘测队工作,开头做输油管线测量工作,后来又做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啃书本,边学边干,“双手加大脑”,很快胜任岗位职责,勘测质量为优等。1952年底开始当了队长,技术、行政、管理都能抓得比较好,远离北京在西北野外,发扬了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与队员工人共患难”的传统,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克服一切困难,满怀信心去争取胜利”的革命意志。

1955年下半年,出差3年半的我回到了北京,归队到机械设计岗位。室主任同意让我不脱产去清华大学听课,晚上我自觉加班做设计,把白天去清华学习的时间补回来。实施理论联系实际行动的结果,大概经过半年之后,设计能力和速度赶上了组里的同事,一年后担任了机械设计组长。

1960年夏天会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起去四川泸州去做天然气膨胀透平发电项目的试验研究工作,时值困难时期,生活和工作条件实在太艰苦,我的同行到四川后两三天就返回北京,我是支持他回去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我日日夜夜吃住在试验现场,每只吃不到一斤糙米饭和很少的水煮蔬菜,没有一滴油水,没有其他食品,连辣椒面都吃不上。好在有过去勘测队的艰苦磨炼,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试验任务,回京后又为四川提供了试验报告和设计图纸。“双手加大脑”又一次给了我智慧和方法。

在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期间,结识了吴仲华、吴文等大科学家,学习他们的著作后,认识到自己必须补学基础理论,否则不能更好完成任务。在1962年到1964年两年多的时间里,业余时间的全部精力都花在研读大学数学系的全部基础课程上,与中科院的其他6名青年研究人员一起,通过考试取得数学系毕业文凭。从此开始进入了“双手加大脑”的较高阶段。即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在中华工商打好了英文基础,到北京后又一边倒地学俄语。但查阅资料时,看不懂德语和日语文献,觉得很不足,因此先后晚上进入外贸学院夜校学德语,参加本院举办的日语班学习。这为1976年去日本、美国考察,1988年去德国做访问学者打下了基础,不单能看懂德文、日文的科技资料,也能用德语和日语交谈和交流技术。

1975年在石油部规划院的支持下,成立了炼油厂专用的节能机械——烟气轮机的联合攻关组,由本人当组长。当时,这类机械在美国和德国尚处于研究初期,结构图形还没有公布。我们和中科院等单位合作,作出第一台样机的设计图纸,由石油部兰炼机械厂制造,1978年在东北抚顺石油二厂成功进行了试运转,从此30多年来,中国烟气轮机的产量已超过了全世界产量的总和,质量上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人为此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962年我担任工程师,1965年被石油部提升为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0年被石油部任命为北京设计院机械设备设计技术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兼设备室主任,1988年被中国石化总公司授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由于本人多年来重视开发新技术和技术创新,查阅和消化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带领/支持各专业技术人员攻关创新,使较多人员获得设计院/石油部/中国石化/的各种奖励,设备室也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实践中使我体会到怎样能逐步将自己塑造成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这样比个人刻苦搞某项技术创新更为重要,对国家更有利。

1988年初,经中国石化总公司批准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研究透平机械,主要研究课题是脏气体透平,收集到当时世界上最新的有关技术资料文献,回国后,将这些资料副本送给了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本人也应邀去上海交大向研究生讲过课,个人仍在原单位任机械设备技术负责人。1992年我从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现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离休。

从1992年到2007年的16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在两家德国公司、一家美国公司和一家意大利公司担任中国地区经理、项目经理和技术商务顾问等职务,有机会直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商务和管理经验,经国外培训和自学MBA课程,加上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使本人从一个单纯的技术/管理人员变成一个有国际交往经验的技术商务复合人才。2007年我被瑞士管理中央(SMC)大学录取为工商管理博士(DBA)研究生,经过多门研究生课程和博士论文的考核(均为优等),2008年被该大学授予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本人擅长的学科为:技术创新理论、实践和管理,以及公司治理、商务营销等。

本人是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并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理事/研究员。1974年至今,我在国内外发表了95篇论文和文章,先后在13次国际会议上发表/宣读论文,博得好评。本人业绩和传略已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等140余部大型人物辞书。

“双手加大脑”,即“理论加实践”的指导思想,我几十年如一日作为座右铭,天天学习向上从不停歇,为祖国建设贡献微薄的毕生精力。

【注释】

[1]作者:中华工商专科学校51届(机械)毕业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