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前中国市场伦理转型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市场伦理转型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伦理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且约束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及道德精神的总和。中国历史上有三种经济活动形态对经济伦理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及市场经济。出于重构中国现代伦理的需要,我们仅对其消极现象加以分析。当前的伦理错位表现在自然经济伦理和计划经济伦理分别对市场经济伦理的介入上。

经济伦理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且约束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及道德精神的总和。它既包括各种经济主体内部运作与相互交往所涉及的伦理,也包括各种经济主体与外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生态、社区及政府)彼此作用所涉及的伦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经济活动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伦理与之相适应。中国历史上有三种经济活动形态对经济伦理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及市场经济。虽然这三种经济活动出现和居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迥然不同,不过由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以目前它们共同存在于中国社会中。因此,中国当前的经济伦理在本质内容上也呈现出一种自然经济伦理、计划经济伦理及市场经济伦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局面的表现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现象。出于重构中国现代伦理的需要,我们仅对其消极现象加以分析。鉴于前面已做过类似探讨,这里只对转型期的经济伦理从发展层次和现状上进行扼要概括。

第一,伦理水平滞后。所谓伦理水平滞后,是指与某种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伦理在维护这种经济活动的同时,也阻碍了新的经济活动的出现和发展,未能发挥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它集中表现在自然经济占据相当比例的农村与深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国企之中。在自然经济占较大比例的农村,农民还或多或少保留着安贫乐道、不思进取,求稳胜于求富,自足强于交换,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等伦理观念。在一些深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国企里,长期处于其中的人形成了一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伦理观念:企业领导只注意内部管理,缺乏对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关注,用行政权威来管理,用行政安排作为发展动力;企业员工有较强的优越感,认为端着“铁饭碗”,忽视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这些观念与小农生产方式、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形成了一种缺少变迁动力的和谐系统。系统与外部环境缺少交流,结果使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维权意识等伦理力量比较微弱,从而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伦理关系错位。主要是指伦理思想未能有机的与其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相匹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只与某种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伦理介入了另一种经济活动中;二是非经济伦理介入了经济伦理,进而影响了相应的经济活动。当前的伦理错位表现在自然经济伦理和计划经济伦理分别对市场经济伦理的介入上。前一种介入的现象有:强调由共同的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而组成的共同体的主体地位,忽视或贬低个体和非共同体成员的主体地位;注重传统习俗,习俗重于法律;主张人情信任,漠视契约信任。后一种介入的现象有:强调政府的主体地位,理应参与经济活动;主张人治,权大于法,导致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现象严重;重视地位信用,官本位思想严重。

第三,伦理思想缺位。由于目前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致使自然经济伦理和计划经济伦理失效,而真正的市场经济伦理尚未确立,于是出现了“伦理失范”、“伦理缺场”等现象。由于缺乏相应的伦理思想的内在约束,从而任由一些不道德的、或无视负面影响的经济活动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上市公司作假和股市上的违法违规操作时有耳闻;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某些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急功近利倾向仍在滋长;一些政府部门与企业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相互推诿扯皮;在政绩评价上的单一GDP行为等等,不一而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