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清时期经商的职业素质要求

明清时期经商的职业素质要求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经商的职业素质,是依据商业伦理的基本理念和经营中需要的智巧,对商人自身提出的一种要求。道德规范强调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而职业素质则强调自身修养。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自尊意识,是明清时期商人有意识培养的经商素质。不断追求利润是商人的本性,但“商书”告诫不可贪婪,贪心者易中骗局,不贪者稳获厚利。

所谓经商的职业素质,是依据商业伦理的基本理念和经营中需要的智巧,对商人自身提出的一种要求。商人职业素质,体现了一种商业精神。道德规范强调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而职业素质则强调自身修养。要想达到以义生财的境界,自身必须具备敬业、自尊、坚毅、勤俭、专一等高标准素质。同样,要保持贸易关系的和谐,商人必须有一种谦虚、谨慎、冷静的气质。明清时期有很多高素质的商人,他们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业自律、执著、敬业、自尊、自强的精神。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自尊意识,是明清时期商人有意识培养的经商素质。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对事业的意义、价值有正确认识,而且有自豪感。据记载,徽商的代言人汪道昆曾说:“良贾何负闲儒。”《明故王文显墓志铭》记载,山西商人王现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商人也可以‘立万世家业,留芳于世’。”正因为明清时的商人如此热爱自己的职业,形成风气与潮流,才在经营活动中创造出“艰苦创业、勤俭为本”,“治家之道,犹在节俭”,“贸易之道,勤俭为先,谨言为本”等千古名句。因此,艰苦创业,俭约守业,不贪图奢侈的生活享受,是商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虽然有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明清时期的“商书”认为,“所谓天定,乃是贫富有规律可循,视勤懒而定。若谓贫富,各有天定,岂有坐可致富,懒可保贫哉。彼大富固有自来,吾衣食丰足,未必不由勤俭而得。观彼懒惰之人,游手好闲,不务生理,既无天坠之食,又无地产之衣,若然不饥寒,吾不信矣”。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值得称赞。“艺贵专精,业防贪滥”的警句告诉人们,经商应选择适合自己人力、财力、智力的行业,以自己熟悉的业务作为起点,长期经营必可获利。强调了“不识莫买,在行莫丢”,即不熟悉的行当不要介入,自己熟悉的手艺不要丢弃。不断追求利润是商人的本性,但“商书”告诫不可贪婪,贪心者易中骗局,不贪者稳获厚利。认为所有骗术都是利用人的贪求之心,如果专心做自己的生意,“老成守己”,定然不会落入圈套。谦虚谨慎,和气生财。中庸是中国的传统道德,明清时期的“商书”也大力提倡“致中和”,教诲人们:“凡处财治事,须宽宏大度,怀人以德,以和为善。”“和能处世,和气能生财,谨慎保平安。”“心慎则妄念不生,口慎则是非不招,思慎则无悔,行慎则无想。”对于商人的素质,当时认为:“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冷静镇定,得失安然。”商海处处充满大风大浪,在各种风险面前保持冷静是必不可少的经营素质,指出“得意者志不可骄,骄则必然有失;遭跌者气不可馁,馁则必无主张”。又说“货有盛衰,价无常例”,故此,“如逢货贵,买处不可慌张,若遇行迟脱处,暂须宁耐”,是说无论货物畅销还是滞销,皆要冷静镇定,宽宏大量,机智灵巧。《类要贸易赋》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商人这种素质带来的良好后果:“情性舒和,处处光风霁月;襟怀粗暴,时时烈日严霜;识量深宏,定福高而禄厚;机谋浅窄,必祸重以非多。最宜气健神清,切忌心慵意懒。”勤于思考,善于使用智谋,能够取得成功,相反,使蛮劲则无功受累,“智力齐行,漫教力胜于智”。因此,聪明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即“有眼力者,识人识物;有口才者,辩是辩非;有心智者,知成知败,为人身之至宝,实贸易之真宗;三者贤,江湖散淡之仙;三者拙,途路奔忙之子。有勇有谋,经营一帆风顺,否则徒劳无功”。宽宏大量的素质,随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增强,从而又会带来更多财富,《贸易贩》说的“量随识长,福向量全”,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