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素结构与相对生产效率差异的理论解释

要素结构与相对生产效率差异的理论解释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投入产出关系的衡量指标,生产效率反映的是既定要素投入的产出水平。因而毫无疑问,投入要素的结构及质量是决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作为投入产出关系的衡量指标,生产效率反映的是既定要素(或要素组合)投入的产出水平。因而毫无疑问,投入要素的结构及质量是决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1.模型假定

仍沿用前文的建模思路,重点分析不同国家、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效率差异的原因。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一个生产部门t,按照附加值高低程度,该部门的产品分为两类:高附加值产品(记为产品1)及低附加值产品(记为产品2)。与前文不同之处在于,假定两国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了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

2.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及解释

如前文所述,A国生产两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效率

把E1=k1/l1、E2=k2/l2代入式(3.10),有:

同理,按照以上思路,B国生产两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

因而,A国和B国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为:

具体而言,如前文假定A国为发达国家、B国为发展中国家,则意味着A国的资本要素相对充裕,B国的劳动要素相对充裕,即E1>E′1且E2>E′2。同时由于A国的劳动要素相对稀缺,B国的资本要素相对稀缺,从要素生产效率角度,有S1>S′1且S2>S′2,因而有正如前文所假定的f1/f2>f′1/f′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