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理论是结合了货币主义理论中的一些新古典主义因素,由理性预期学派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萨金特和巴罗已经分别撰写了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2]在这两个基本理论基础上,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波动完全取决于一些外部的“真实震动”,主要被归结为两种:技术变动。

这一理论是结合了货币主义理论中的一些新古典主义因素,由理性预期学派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萨金特和巴罗已经分别撰写了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建立在以下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1.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它的理论基础首先是新古典主义历来坚持的关于劳动供给取决于劳动者个人效用最大化行为,取决于劳动收入所能换取的消费和对“闲暇”的直接消费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通过劳动工资收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决定着劳动量的供给。但是,给定劳动供给量,却不一定有充分就业,这不是因为总需求不足,而是因为存在着从决定就业到找到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所谓的“职业分离”(job separation)(Barro,1984:204—209),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摩擦性失业”。给定劳动市场的结构,或给定失业后重新找到工作的时间间隔,一定时间内停滞在寻找职业阶段的劳动人口的多少是一定的,而正是这个失业数量决定着自然失业率。给定这个自然失业率,就业总量是可变的,由工资率和劳动者的效用函数所决定。

2.“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这个概念的基本功用在于证明(在政府支出不变的情况下)任何调节税收和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于实际经济活动不起作用:由于人们能够预见今天减税意味着明天增税,税收政策是无效的;由于人们能够正确预期到货币政策所能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变动,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如在工资合同中事先规定工资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只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提高价格而不变动产量等),因此货币是“中性的”(nuetral),增加货币供给,只能导致通货膨胀,而相对价格不变,因而不能改变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总会存在,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反向替代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这样,这种宏观理论就彻底脱离了货币信贷关系的作用,回到了新古典主义的“真实”传统。[2]

在这两个基本理论基础上,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波动完全取决于一些外部的“真实震动”(real shocks),主要被归结为两种:(1)技术变动。或者是技术进步,或者是诸如石油涨价之类所引起的成本变动,这引起生产函数的变化。(2)政府支出(如战争)在国民总产出中所占用的部分的变动。给定社会生产能力,政府占用的部分增加,导致劳动实际收入的减少。而若给定自然失业率,这两种变动,都会引起劳动供给量从而总就业量的某种变动,从而引起国民总产出水平的变动。但在这种经济中,并不会发生非均衡或除摩擦性失业之外的非自愿失业(Barro&King,1984);这种理论也被称为“真实循环模型”(real business cycles model)。

这种理论突出表明了新古典宏观、动态理论的另外两个方面的特征:(1)不仅投资,而且劳动供给量也是由消费效用的最大化选择决定的;(2)信息是完全的,预期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