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和经济问题的二重性

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和经济问题的二重性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适应物质生产条件的社会经济关系,能够保证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尽管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五花八门,但笔者下面提出的一个定义,恐怕是最为一般、最少特殊限定,从而能为较多经济学家同意的。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这个定义其实不过是个同义反复: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因此,正因其一般,也就会各有各的解释。问题首先在于:什么是社会经济活动?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无法搞清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活动,首先表现为人类利用可支配的资源(包括劳动和技术知识),将其转化为尽可能大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活动。这是经济活动的最一般的物质内容[3],从而也是“永恒的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包括人作为“类人”或自然人、具有劳动技能的人之间的技术关系。

满足需要这个目的并不是自然而然地能够达到的。困难不仅在于人们在追求这一目的时遇到的自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在于社会生产如何适应、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资源合理地分配在各种不同的目的上,生产出各种使用价值的组合,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正是这后一点,构成了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严格地说,如何使用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较多的产品这个问题,是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当然管理科学最初包含在经济学中),而不是经济学问题;只有资源如何合理地配置(包括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于各种使用价值(包括今天需要的使用价值和明天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的问题,才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特殊问题——这一点可以用反证法证明:没有任何其他科学可以研究这个问题[4]。这也就是所谓“经济效益”的问题:效益从来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率就是如何利用、配置资源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关系。属于这个总问题的各种具体问题包括:各种需要之间的关系(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如何根据统一的尺度进行度量和比较的问题,第7章要专门进行讨论);根据资源稀缺性对生产技术的合理选择;生产和需要的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各种生产的相互联系,各种生产的规模、比例的调整;等等。

然而,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或追求经济效率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中进行的,这种社会交往关系不是指人们在某种特殊生产活动中的技术关系,而是指人们在资源占有中结成的所有制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特殊方式,产品的分配关系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社会关系。

经济活动中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使人们的经济活动的直接目标,具有特殊的社会规定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或社会集团的特殊经济利益,并由此产生了经济活动中的利益矛盾,包括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和集团与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社会整体利益也是一种特殊的集团利益);在这些矛盾中,一方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利益矛盾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社会生产出的物质产品即使用价值,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比例。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经济活动作为一般的物质生产活动,其结果是生产出一张“馅饼”;而经济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表明了不同的社会成员在生产这张“馅饼”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其结果是将这张“馅饼”按照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按照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以及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特定的比例,分配给各社会成员。

当人们谈论经济的社会关系的时候,往往注意到的仅仅是利益分配问题,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相互交往的形式以及所处的地位、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平等问题。然而,这还仅仅是经济关系的意义的一个方面。社会经济关系,即利益矛盾、财产和产品的分配关系的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们对经济活动的另一方面,即对物质生产活动本身的制约和影响,对于经济效率提高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适应物质生产条件的社会经济关系,能够保证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关系中必然存在的各种摩擦、矛盾、冲突,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效益损失,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资源配置的失调,导致盲目的生产,甚至是生产资源和生产能力的损失、浪费等等;人们追求各自特殊利益的活动,往往会损害别人的利益,损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总之,经济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最根本的重要意义还不是在于结果的分配,而是在于这种利益关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的影响和制约[5]

因此,一种经济关系下为什么有较高或较低的经济效益,个人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活动和相互间的利益矛盾为什么能有利于社会或不利于社会,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如何随物质生产条件的发展而演变,如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才能使之符合提高经济效率或减少效率损失的要求等等,便成为人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而这些正构成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质,以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必须回答二重的问题:一方面,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社会如何利用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物质生产以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以及如何才能在既定的生产关系下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物质生产条件下人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经济交往关系,它们交换各自的活动和进行分配产品的过程具有怎样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什么样的经济关系才能符合物质生产条件的性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总之,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是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交往活动;一方面是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我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那么这两个方面就都构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构成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二重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