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市场疲软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市场疲软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半年来,我国经济情况略有好转,工业生产有些回升,物价涨势有所回落,外贸出现顺差。这些问题如不及早采取措施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1988年9月实行保值储蓄以来,对保障人民储蓄价值,抑制市场上“购货保值”的抢购风,缓和物价上涨幅度、吸收大量货币回笼起了重要作用。近期主要问题是对农副产品收购不力。

(1990年6月28日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

这半年来,我国经济情况略有好转,工业生产有些回升,物价涨势有所回落,外贸出现顺差。但市场仍然销售不畅,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两大市场都很疲软,工业产成品大量积压(5月底有1045亿元),生产效益低下。有不少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企业拖欠税利不断增加,国家补贴亏损严重,财政收入困难,“三角债”仍很严重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早采取措施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价格体系没有理顺,宏观调控体系和微观监督体系不力,财政金融制度不健全,过去实行双紧政策有些过头,等等。但就当前情况来说,出现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针对销售市场的有效需求(不是总需求)不足;二是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许多产品质次价高、不适销对路,不受消费者欢迎。以致许多产品销售不出去。产品销售不出去,商品价值不能实现,就无钱购买原材料、发付工资、支付管理和其他费用以及归还欠款等,企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马克思把商品能否出卖看成“致命的飞跃”。就企业资金的流程来说,只有顺利通过供、产、销这几个环节的重复,才是良性循环。如果把大量资金投入生产和流通领域而销售渠道堵塞,只会导致产成品积压,从而不仅将大量资金冻结在产品库存和应付购款上面,而且造成很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如今年第一季度新增贷款31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28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这些新增贷款虽然启动了生产,但70%以上却形成了新的产品积压。对清理“三角债”所投放的大量资金也是启而不动,就是这个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姑且提出以下一些对策设想,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适当调整保值储蓄措施。这几年来,我多次提出在物价改革和通货膨胀期间,要实行储蓄指数化。1988年9月实行保值储蓄以来,对保障人民储蓄价值,抑制市场上“购货保值”的抢购风,缓和物价上涨幅度、吸收大量货币回笼起了重要作用。试设想,如果当时不办保值储蓄,抢购风和物价上涨的趋势能够迅速制止吗?不过,当时举办的保值储蓄也有两个缺点:一是期限太长,三、五、八年。二是保值补贴率的计算方法很多人不理解。1989年末,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高达5130亿元,比上年末净增1334亿元,今年4月又增至6000余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为保值储蓄。由于时间较长,流动性很差,基本冻结,在有效需求不足时不能随时转化为购买力。因此建议:1.对原存三年期的保值储蓄存款,凡已存满两年的,可以提前支取,其利息按存期和原定办法计算。2.对五、八年期的保值储蓄存单面额在500元以上的允许视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上市转让,银行可按“再回购协议”购买。3.今后可以增加一年和两年的短期保值储蓄存款。虽然现在保值补贴率有时等于零或负数,但保值储蓄办法千万不能取消,发行国库券和债券以保值为宜。长期举办保值储蓄和保值公债,可以起着货币资金蓄水池的作用。在物价上涨时,货币转向保值储蓄,可以避免“购货保值”的抢购风,起着缓和物价上涨的作用。在物价平稳或下跌时,它可以转化为市场购买力和有效需求,防止经济萎缩。这对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有很大好处。

二、要大力收购农副产品、增加农业投入、刺激农村有效需求,促使工业品下乡。过去工业品销售往往侧重在城市市场,对潜在的有八亿人口的农村市场重视不够。近期主要问题是对农副产品收购不力。去年、今年有些省粮食丰收,但却出现农民卖粮难,粮食收购部门由于仓储设备不足或怕负担收购粮食资金利息而不愿收购,或者收购时不能付现,打白条或花条的现象相当普遍。而另外有些缺粮省份却大量进口外国粮食。这种怪现象,应迅速解决。此外,对不合理的或过低的农副产品价格也应适当调整。对农村的农副产品要大力收购,对农村的基本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需要也要大力投入。这样可以增加农民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有效需求,为工业品下乡开辟广大市场。

三、除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投资项目和执行有保有压的方针外,还要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企业的技术改造上面。现在很多企业的产品质次价高,除经营管理不善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设备落后。如武汉市市属企业很大一部分的技术设备还是50年代的。(武汉上交财政收入在计划单列城市中是最多的,但自己留成却是最低的;资金困难是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产品质量很难提高。因此,要在技术改造方面加强投资,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多生产适销对路,受群众欢迎的产品。

四、无论在固定资产投资或贷款方面都要执行有保有压和增收节支的方针,要严禁楼堂馆所方面的投资,要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大力增加有效供给。

五、多方采取拓销措施,搞活销售市场。要鼓励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研究顾客心理,交流信息,改善服务态度和方法,要使宾至如归。要进行货真价实的广告宣传。要送货上门下乡,要保修保退。对房屋和耐用品销售还可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对质次价高、库存积压的商品可以减价出售,等等。

六、在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不能再对那些销售不畅企业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大投资金。在生产环节中投入资金,只能造成新的产品积压,在商业环节中投入资金,只能起着商品库存搬家的作用。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中可以照付工资,组织工人们学习政治和技术,但不一定要继续维持生产。

七、不要片面追求工业增长速度。过去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各省互相攀比,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大量膨胀,产生了严重的恶果,必须引以为戒。现在有些地方又在强调速度。速度必须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没有效益的速度,不仅是虚假的速度,而且会造成比例失调和严重的浪费,不足为训。

八、要大力克服地方主义。这几年来,在中央放权的情况下,地方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有些地方的地方主义却抬头了。这些地方由于产品落后、竞争不过别人,采取了保护主义,强调推销地方产品,抵制外地产品,搞地方封锁。随着地方主义的发展,中央调控能力削弱了,分散主义加强了。这样既保护了落后,使自己不能通过竞争改进自己的质量,又不能使货畅其流。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诸侯经济”。必须强调全面观点,要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九、要号召各企业从内部挖潜、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杜绝铺张浪费、增强企业素质、减少国家对企业亏损的补贴。要改进企业承包制,大力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过去我提倡过要培养大量的社会主义企业家。社会主义企业家不仅要懂得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而且要执行国家政策,善于依靠党组织和工人群众,讲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能善于和正确地把国家、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四方面的利益结合起来。

十、国家的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扫除伪劣商品。对华而不实,虚假骗人的广告要严加取缔和处理。

十一、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供产销的信息交流。对那些有效供给可能超过有效需求的产品要及早提出警告,以免盲目扩大生产。

十二、一方面要鼓励出口,另一方面还要采取“进口替代”政策。要提倡使用国货。凡是国内可以生产的,就尽可能少进口,特别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化妆品、高档烟酒易拉罐等。对机电设备和其他商品也有很多盲目引进,重复引进的现象,应该加强管理。

十三、价格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两年由于通货膨胀加速基本暂时停止了。可以利用市场疲软的时机适时进行一些价格调整和改革。价格体系理顺,可以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我国国家预算对价格补贴的数量很大。通过价格改革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支出,把这种支出称为工资支出,以增加人民的收入。

十四、过去我一再提出要在物价改革过程中实行储蓄、债券和工资的指数化。现在国家实行了保值储蓄,发行了保值债券,但工资还没指数化。我一向认为我国工资制度应实行三个原则:一是按劳分配,二是随着经济增长(或效益增长)而适当增长,三是保证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一致性(即指数化);而且工资的调整应制度化、经常化(如定期调整,每一两年一次)。如果在价格体系调整过程中采取这三个指数化的政策,即使物价有些波动,也不会使人民储蓄和收入贬值,就不致引起抢购风和恐慌心理,可以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

十五、最后,在适当增加销售市场有效需求的同时,千万不要过头,盲目追求高投资高消费。凡事都要讲究适度,过分紧缩不对,过分膨胀也要不得。这就要特别加强宏观调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