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前,日本的产业结构是以军需为核心的重工业型结构。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通过“产业政策”这一经济手段来干预、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与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日本政府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

“二战”前,日本的产业结构是以军需为核心的重工业型结构。“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在继承战时统制经济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战后的日本经济濒临崩溃,国内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通过“产业政策”这一经济手段来干预、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与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长期趋势来看,日本的变动幅度最大,同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日本的工业化时间被大大缩短了。

日本土地狭小,人口众多,粮食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困扰日本政府的一道难题,战后的日本首先从恢复与国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开始,实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逐渐改变“二战”之前偏向重化工业的状况,这些措施缓和了粮食和日用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农业和轻工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也为重化工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开辟了市场。同时,也使得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第一产业和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克服战后初期的失业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超越资源的束缚,成功构建起重化工业体系

1953年恢复阶段结束后,日本经济转入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1955年日本政府开始推行中期经济计划,对各个重点产业分别制定了“产业合理化政策”,以恢复日本经济的以自立为目的,以钢铁、煤炭、电力、造船这“四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以设备与技术现代化为中心的生产合理化方针,改变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的现状等。

日本并没有把经济发展的未来寄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而是选择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的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日本以产业合理化为突破口,优先发展收入弹性大和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通过扶持重化工业,有选择地批准引进外国技术,培养人才,鼓励工学系的发展,同时引导劳动力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流动等手段,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其主导产业由过去的纺织、杂货产业调整为钢铁、造船、机械、汽车产业,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

这一时期开展的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使汽车、家电等产业成为日本当时的主导产业,导致了在制造业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轻工业,使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变为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于1960年超过了50%;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成为高速增长的原动力;“材料型”制造业的价低质优的供给能力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又促进了汽车、电机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的发展。1960年,由池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象征,其低利率政策则有力地刺激了民间投资的增长。迅速增长的投资促使生产设备日趋先进化、大型化,其中,在钢铁业,20世纪70年代世界最大的5座高炉中日本占了4座;在石油化工业,建成了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的石化生产体系;“家庭电器热”成为高速增长时代国民消费的一大特征。随着日本进入高速普及轿车时期,1967年轿车产量达到30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化向知识密集化转变

1971年日本政府改变战略,开始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方向,注重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飞机制造、原子能、防公害机械、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发生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原油价格大幅度提高,使得82.6%的石油依赖中东进口的日本一度陷入混乱。石油危机使日本认识到作为资源稀缺国发展重工业经济面临的危险。日本政府通过培养高技术产业等主要手段,促进技术的产业化,发挥技术进步乘数效应,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把以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尖端技术领域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发展。

由于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日本政府积极支持集成电路、电子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抑制工业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化向知识密集化转变。1973年以后的约10年间,日本实际GNP增长47%,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重工业领域,有色金属、钢铁、化学产业的地位让位于医药、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等产业,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提高。日本经济在短暂萧条后继续稳定增长,经济大国地位继续增强。197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是3.6∶37.8∶58.7,进出口贸易双双突破1000亿美元,约为美国的一半,成为贸易大国。日本在造船、电视机、人造纤维、电力、汽车、电子计算器等领域产量居世界首位。

20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日本汽车以其油耗低的特点三年时间里出口量翻了一番。到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的第一国,成为继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时期以后,电机、机械等“加工组装型”制造业则通过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出口,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日本产业结构的重心从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产业,向节省能源、资源的产业的转移,符合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方向。

(三)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与失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产业结构情况,在制造业方面,“材料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国内需求趋于饱和,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8.1%下降到1990年的7.4%;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例,从1981年的17%上升到1992年的31%。1992—199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连续3年的零增长,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1985年“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使日本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日元的升值进一步促使财富大量增长,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引致了泡沫经济,而且影响了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没能及时完成IT革命,使日本在世界上的技术优势大大减弱,汽车和半导体工业上的霸主地位相继被美国所夺走,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上与美国的差距也在迅速拉大,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经济增长低水平徘徊十几年。日本经济衰退社会、经济的体制和结构未能顺应时代的变化适时调整等深层次原因。

(四)调整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随着亚洲各国的工业化的进展,加上工业国家向信息化社会的过渡,使日本的产业面临着如何改革现有的渐进式的技术革新体制,并在产业组织和管理系统方面进行创新,以便更有力地开拓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产品等挑战。1998年,日本提出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创造新产业。日本政府认识到今后很难再寻找像家电和重化工业这样的主导产业,而是转向以“生活大国”为目标,打造新的产业群,包括医疗福利、生活文化、环保、信息通信业、生物工程、海洋开发业等领域。2000年,日本提出应当建立一个“更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模式”,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信息产业、老龄化社会服务和环保产业上。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新时期日本政治、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一环,影响深远。进入2003年,日本经济开始出现恢复的征兆,根据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实际增长率为3%。企业经过这些年的调整,改善了收益状况;银行加速冲销坏账,带动了股市的回升、企业设备投资的恢复;个人消费有所回升;出口也有一定增加,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增长较大。但是日本还未走出经济衰退,景气好转仅集中于部分领域。

战后的日本,能够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受经济波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向更加合理、更加高级的水平发展,其基本的演进趋势仍然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1994—2009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中,第一产业由1994年的2.1%下降到2009年的1.5%,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35.5%下降到29.3%,共下降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由62.4%上升到69.3%,上升了6.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除第三产业外,产业结构的变化比较平稳,尤其是第二产业在1980—1996年,始终维持在占GDP的36%左右;1998—2009年,始终维持在占GDP的30%左右。第三产业在1998年跃升到GDP的69.8%,意味着日本的各产业的服务化程度更深(如表7.3所示)。

表7.3 日本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