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主银行制的兴与衰

日本主银行制的兴与衰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主银行制的兴与衰戴晓芙日本主银行制的萌芽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众所周知,日本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日本银行体系,而日本银行体系的核心是主银行制。因此,整理、分析日本主银行制在其兴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滋长、形成这些问题的条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日本金融走势的把握。

日本主银行制的兴与衰

戴晓芙

日本主银行制的萌芽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战后,以经济振兴为契机,不断发展并成为日本金融的核心机制。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是日本主银行制的鼎盛期,这一时期是企业快速发展、投资资金不足、金融市场管制森严的时代。因此,大企业与有实力的大银行建立良好的主银行关系,中小企业与地方银行建立牢固的主银行关系,成为这一时期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从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交易相关管制的逐步放开,大企业的投资、外部资金需求以及融资能力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动摇了曾对日本经济高增长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主银行制的根基。进入80年代后,在投资资金需求与内部资金实力方面,企业间的差距拉大。企业金融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融资出现了由银行向海内外证券市场转移的倾向。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爆发的泡沫经济,刺激日本的银行改变了放贷战略,在争相扩张放贷规模的竞跑中,步步迈近了危机的深渊。

1997年秋,众多亚洲国家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使快速发展的亚洲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堪称亚洲经济龙头的日本经济自1990—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经济一路下滑,尤其是自1997—1998年起,金融动荡此起彼伏,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昔日实力金融机构的先后破产,使日本经济由此步入长期低迷的深渊,至今难以自拔。

一般来说,金融危机常发生在金融体系的转换过程中。就日本而言,金融体系的转换是指废除、放宽金融管制效应下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因此,围绕造成日本金融动荡的起因,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金融危机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另一种认为,金融危机源于日本政府放宽管制的迟缓[1]。因此,如何定义金融危机的起因,是决定稳定金融体系对策取向的重要依据。

不可否认,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乃至日本金融当局的放宽管制是导致日本金融迈入颓势的重要外在因素。但本文旨在剖析日本金融体系本身潜在的引发金融危机的内在因素。众所周知,日本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日本银行体系,而日本银行体系的核心是主银行制。因此,整理、分析日本主银行制在其兴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滋长、形成这些问题的条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日本金融走势的把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长期的探索,已进入关键时期。在这场深刻的改革中,广泛地接触到了如何解决法人治理、“三角债”以及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如何合理配置资金、如何强化银企关系等问题,因此本文对日本主银行制的剖析显然会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借鉴。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一、主银行制的兴盛;二、主银行制功能的衰竭;三、银行的比较劣势产业化及其冒险经营的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