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得主弗里德里希·冯·哈耶...

得主弗里德里希·冯·哈耶...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英国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7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教授和冈纳·缪达尔教授。1974年,哈耶克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成为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开始获得重视的主因之一。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Fredrich von Hayek) (1899~ 1992年),英国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7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教授和冈纳·缪达尔教授。授奖是因为他们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中的先驱工作,并且因为他们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刻分析。

——瑞典皇家科学院

英国人阿兰·艾伯斯坦在为哈耶克所做的传记当中写道:“如果哈耶克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名声今天会怎么样,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的,对于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大师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甚至连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据说,得知自己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奖,哈耶克本人感到有些惊讶,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觉得诺贝尔奖不应该授予一个在很多年前做过一些经济学研究的人”[1]。哈耶克的知识兴趣非常广泛,将近六十年的学术生涯涉足过很多知识领域,比如说由最早的经济学、心理学到后来的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他回忆道,距离得奖的这一天,已经有近三十年的时间他都没有写过经济学方面的论述了。看来,哈耶克之所以在得知自己获奖消息时表现出惊讶,是因为自己早年插下的花朵直至晚年才得到人们的欣赏,以至于连自己都不敢确定当年的知识果实会不会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了。

一、生平简介[2]

1899年5月8日,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出生在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纷争不已,维也纳人对几乎所有事情的前景都持不同的看法。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的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就是维也纳人,而希特勒也出生在这座城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维也纳,有人钟爱有人咒骂。维也纳学者希尔德·兹皮尔(Hilde Spiel)把1898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间称为维也纳“不可思议”的年月,当时,“天才似乎是突然地涌现出来——尤其是在文学和哲学领域”。

哈耶克是在日耳曼文化气氛中长大的,他曾描述过这种文化的特征:(1)德国人的品质特点。“德国人敬业、富于奉献精神、具有一种强烈的秩序感,严格服从权威,他们所拥有的品质,有助于自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交往:和蔼与幽默感、谦逊、尊重别人的隐私、信任邻人的善意。”(2)哈耶克之前一代维也纳知识分子对一切事物的“求真”激情。这种“求真”激情在各个知识分子群体中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对每种习俗都要予以深入剖析,对于每种传统形态,都要揭露出它是骗人的”。这种文化特征和知识分子中的求真激情,对哈耶克形成自发秩序概念和重视默会知识有先天潜移默化的作用。

哈耶克生活在一个学术底蕴深厚的贵族家庭,很小就表现出强烈的知识和学术爱好,他在上学之前,就能流畅地阅读,并能坚持读书。但由于他对学校教授的课程没有太大兴趣,他上学后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哈耶克喜欢运动,尤其是登山,登山是这个家族的传统。1917年哈耶克以志愿军身份加入奥匈帝国军队,1918年11月他高中毕业,成为维也纳大学法学院(维也纳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是设在法学专业下面的)新生中的一员。1921年他获得法理学学位。两年后,他又获得社会政治学博士学位,结束了社会科学课程。在大学早期的学习中,哈耶克建立了伴随他一生的知识研究的模式:在大学期间,最为关键的就是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之内,也不要把自己困锁在大学校园之中,因为许多极富启发性和激励性的知识讨论常常是在咖啡馆等公共场合进行的。因此,哈耶克在维也纳大学求学期间不仅从事了好几门分支学科的研习,而且还积极地参加社会文化生活。

哈耶克在1923~ 1924年之间,担任纽约大学教授耶利米·精其(Jeremiah Jenks)的研究助理。接着他回到奥地利,协助政府处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下的国际条约上有关法律和经济的问题。接着哈耶克创办了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中心并担任所长,并在1931年应邀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在奥地利被纳粹德国侵吞后,哈耶克不愿意再返回母国。他在1938年成为了英国公民,并终身使用这个公民籍。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被广泛认为是最主要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之一,但他的经济理论却和当时新崛起的凯恩斯学派格格不入。两个经济学派之间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日。1950年,哈耶克离开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前往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担任社会思想委员会的教授(由于他的奥地利经济学派观点,他被当时经济学系里的某个人所阻挠而无法加入)。他在芝加哥也结识了其他出色的经济学家,如米尔顿·弗里德曼。不过,从那时开始,哈耶克的兴趣逐渐转向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虽然他也持续撰写与经济学有关的著作,而且即使到这时,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也尚未完全发表。他在1962年前往德国担任弗莱堡大学的教授,直到1968年退休为止。哈耶克的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和英国获得重视,支持哈耶克的政治家们开始在这些国家浮上台面(例如美国的里根总统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1974年,哈耶克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成为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开始获得重视的主因之一。1984年,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推荐下,他获得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名誉勋位,以表扬他对于经济学研究的贡献。之后,哈耶克又担任了萨尔斯堡大学的客座教授。1992年哈耶克在德国的弗莱堡去世,享年93岁。

二、学术贡献

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在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总共出版了20多本理论著作及200多篇科学论文,被译成17种文字。论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人类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而且在这些方面,哈耶克绝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见解卓著。哈耶克被公认为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毕生论著堪称是个人主义自由理论最全面的科学论著。这里主要介绍他的经济理论。

1.自由是哈耶克永恒的理想[3]

哈耶克继承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以个人主义出发,强调维护人的自主。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自由的基础。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行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让人们在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因此,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哈耶克认为经济研究的主题就是这种“自然秩序”。哈耶克用消费者主权的概念来说明市场经济的完善性。同时,他又认为,协调问题是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协调的失败能使市场经济达到更高程度的协调,而在实际不协调问题上,哈耶克则表示,在不同时间各种活动的协调比在同一时期各种活动的协调困难更大。而且,他还把“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价格体系,理解为通信网络。

2.独树一帜的货币理论[4]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仅反映在其“理想社会”学说、“消费者主权”论和“机会平等”学说中,还突出反映在他独树一帜的货币理论上。

(1)中性货币学说

哈耶克的中立货币论是在瑞典学派代表人克努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观点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维克塞尔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认为,当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一致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货币对经济就不发生影响。这时的货币就是中立货币。哈耶克接受了维克塞尔中立货币的概念,由此出发,进一步研究了货币与物价、货币与经济均衡的关系。在《物价与生产》一书中,哈耶克集中阐述了他的“中立货币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货币与经济关系密切,货币变动会影响经济变动。只有当货币保持中立时,只依赖人们的自愿储蓄来投资,扩大生产,货币流向和生产结构的变动就不会破坏原有比例关系,经济就可以自动重建新的均衡。这种动态变化有利于经济发展。货币的中立性是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

哈耶克认为货币中立性的条件,最重要的是保持货币数量固定不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持刚性的货币制度,取消弹性货币制度。因为弹性货币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无法控制货币发行量。此外,保持货币中立性还需要自由价格制度和对未来价格预期的准确性这两个条件。

(2)货币非国家化学说

货币非国家化就是主张取消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废除国家货币制度,而用私营银行的竞争性货币作为国家货币的替代物。

哈耶克认为,货币发行权如果由国家垄断,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两方面的消极结果:第一,失业。由于剥夺了私人经济自行提供交换媒介的可能性,私人经济活动便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货币发行政策的限制,以致资源配置失调,私人投资积极性受挫,市场无法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第二,通货膨胀。当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后,它就会无所顾忌地根据财政赤字的需要把大量货币投入市场,这会使货币发行量过多,造成通货膨胀。

基于政府对货币发行垄断权是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的根源的认识,哈耶克主张“货币非国家化”。他指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私人经济,只要听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一切经济资源就会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要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就应当以健全的货币制度的存在为前提。而健全的货币只可能来自私人企业的自身利益,而非政府的“善行”。按照哈耶克的设想,发行私营银行的竞争性货币与发挥自由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作用是一致的。前者提供健全的、稳定的货币,后者提供有效的配置资源和增进经济效率的经济活动领域,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3)经济周期理论

哈耶克早期以研究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成名,提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他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了投资,一旦银行停止信贷扩张,经济就会由于缺乏资本而爆发危机。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造成经济萧条的原因是投资过度、货币供应不足。只要听其自然,经济萧条所引起的物价下跌就会改变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从而货币供给不足的状况也会扭转,经济也就自然而然走向复苏。

三、社会影响

哈耶克的一生漫长又富有成果。他在年轻时获得名望,这个名望随着凯恩斯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赢得人心、知识界和政治界远离他的思想而去。他只能承受这一切。幸运的是,他看到了自己出众的才华又得到承认。

1.与凯恩斯的论战[5]

哈耶克认为,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不是经济福利,而是人的自由程度。哈耶克特别反对把经济福利作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他认为追求经济福利的目标必然导致国家干预经济。理想社会是通过法治实现的。理想社会要通过法治才能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实现思想解放,把人的思想从崇尚国家的现代蒙昧主义下解放出来,自觉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

长期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都是哈耶克批评的目标。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凯恩斯出版《货币论》(1930年)、哈耶克出版《物价与生产》(1931年)时,两人就形成了理论上的对立。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长期不能复苏,哈耶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调节的论点受到严重的打击。特别是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以后,哈耶克的理论似乎完全失去了支持者,但是他本人并未改变看法,在他1960年出版的《自由宪章》一书中,有着充分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现象的发生,表明执行国家干预经济的需求管理政策并不能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界重新开始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哈耶克的论点重新得到重视。

2.诺贝尔的表彰[6]

哈耶克获得诺贝尔奖后,他的朋友们非常高兴。弗里德曼在祝贺信中这样说:“当得知瑞典人终于克服了他们的政治偏见而充分地承认你的贡献的时候,我简直难以形容我的喜悦……这已经超出我们对他们所能抱有的期望。”弗里德曼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哈耶克一生都在坚定地捍卫自由市场,他的获奖意味着坚持自由市场原则的经济学逐渐受到重视了。

当时,经济学的主流思想还是凯恩斯主义。因此,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评选以来,获奖的经济学家都普遍地信奉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他们都相信,国家干预对于经济事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哈耶克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位自由市场经济学家。自这之后,不少倾心市场的经济学家陆续获奖。哈耶克获奖两年后,弗里德曼获奖。尽管在经济学方法论和具体观点上,他跟哈耶克有很多不同看法,但他承认:“从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著作的那个时候起,尤其是在我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结识哈耶克之后,他强烈的思想倾向,他的道德勇气,他那理智而始终坚持原则的论说,大大地拓宽、深化了我对自由社会的含义和必要条件的理解。”

1982年,乔治·施蒂格勒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与施蒂格勒有密切来往,施蒂格勒是经济学思想史领域的高手,他对哈耶克大有英雄相惜之感。1986年,哈耶克的同道詹姆斯·布坎南获奖。1991年获奖的罗纳德·科斯30、40年代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教书的时候,哈耶克是系里最杰出的教授。2002年获奖的弗农·史密斯本人曾说,哈耶克揭示了经济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发现和利用知识,而他所开创的实验经济学则用成百甚至上千的经济学实验一再地证明了哈耶克对于市场的解释。

四、代表著作

哈耶克的代表性著作有:

1. Prices and Production,London,G.Routlege,1935.

2. Economics and Knowledge,Economica,Vol.4,1937.

3. The Pure Theory of Capital,London,Macmillan and Co.limited,1941.

4. The Road to Serfdo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4.

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5,Vol. 35 No.4.

6.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8.

7. The Sensory Order: An I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ns of Theoretical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2.

8. The Counterƽrevolution of Science:Studies on the Abuse of Reason,Liberty Press,1952.

9.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10. Monetary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tability,New York; A.M. Kelley,1964.

11.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12. 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A New Statement of the Liberal Principles of Justice and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1979.

13. The Mirage of Social Justice(His 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 v.2), Routlege and Kegan Paul,1976.

14. Social Justice,Socialism& Democracy: Three Australian Lectures(CIS Occasional Papers),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1979.

15. A Conversation with Friedrich A. Von Hayek:Science and Socialism (Studies in Economic Policy),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79.

16. Toward A Free Market Monetary System,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1979,Vol.3 No.1.

17. The Essence of Hayek ,Hoover Institution,1984.

18. Money,Capital,and Fluctuations:Early essay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19. 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20. The Fatal Conceit: The Errors of Socialism (Collected Works of F a Hayek,Vol 1),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21. The Pretence of Knowledg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Vol.79 No.6.

22. 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23. Economic Freedom,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24. The Trend of Economic Thinking:Essays on Political Economists and E-conomic History(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Routlege,1991.

25. The Fortunes of Liberalism:Essays on Austrian Economics and the Ideal of Freedom (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Routlege,1992.

26. Hayek on Hayek: An Autobiographical Dialogue (Supplement to 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Routlege,1994.

27. Contra Keynes and Cambridge: Essays,Correspondence(The Collected Works of F.A.Hayek),Routlege,1995.

28. Hayek: Economist and Social Philosopher: A Critical Retrospect,St. Martin’s Press,1997.

29. The Intellectuals and Socialism ,Coronet Books Inc,1998.

30. Good Money: The New World (Hayek,Friedrich A.Von Works.V.5), Routledge,1999.

31. Competition As A Discovery Procedur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2002,Vol.5 No.3.

已在中国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1.物价与生产,滕维藻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6.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冈纳·缪达尔 (Gunnar Myrdal)

(1898~ 1987年),瑞典

在他科学生涯的早期,缪达尔就已表现出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广泛兴趣。在《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政治因素》(1930)中他最早阐述了政治价值判断对经济分析的作用。在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充分肯定的学术巨著《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1944)中,缪达尔充分地显示了他把经济分析与广泛的社会学事业结合起来的才能。缪达尔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涉及面较广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其中对政治、制度、人口、教育和健康等因素均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瑞典皇家科学院

冈纳·缪达尔,瑞典人,是瑞典学派和新制度学派及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进行的精辟分析,1974年和哈耶克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生平简介[7]

1898年12月6日,缪达尔出生在瑞典达拉那省古斯塔夫斯教区一个农庄。他幼年的生活是在乡间度过的,他一生主张平均主义,信奉清教伦理,这与他的农村生活背景有着较深的关系。

缪达尔的先辈是芬兰移民。他的父亲卡尔·阿道夫是铁路建筑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1918年,缪达尔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法律,1923年在该校毕业后从事律师业务,同时继续研读经济学,在192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母校自费学生的政治经济学讲师。1924年10月8日他与才华出众的阿尔瓦·缪达尔结婚。从1925年到1929年,他前往德国和英国留学。1929~ 1930年,缪达尔获得了洛克菲勒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在美期间,他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到各地进行旅游。1929年8月到达纽约市,此时美国经济恰恰开始处于极为动荡的一年。1929~ 1933年大危机爆发,而他则是预言这场大危机的几个经济学家之一。之后,他回到瑞士,担任日内瓦国家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副教授。第二年,他又重返斯德哥尔摩担任代理教授。1933年他成为该校政治经济学与财政学教授。这是缪达尔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的研究尚属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研究纯粹理论问题。作为瑞典学派的创建者之一,他继承了维克塞尔的传统,对一般动态均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31年发表的著名的《货币均衡论》一书中,他修正、补充和发展了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缪达尔就论证了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干预经济对消除失业和经济波动的重要作用。瑞典皇家科学院所指出的缪达尔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

除教学和科学研究外,缪达尔还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政治活动。1934年,他作为社会民主党成员被选入参议院,1935年任下院议员。他与妻子阿尔瓦共同开创了现代人口政策。1938年,纽约卡耐基公司委托他指导美国黑人问题的研究。其成果《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于1944年出版。该书出版后被数次重印,并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代表著作,是研究美国种族问题的必备参考书。随着他参与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多,其学术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步改变。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缪达尔的研究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他逐渐放弃了瑞典学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从强调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及其均衡条件,转向社会经济关系的结构分析。他对经济、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现象的内在依赖性的精辟分析正是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体现出来的。他不再研究纯粹理论问题,而是从结构或制度上去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社会平等问题,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社会改革问题。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30年代初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瑞典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社会不平等加剧。缪达尔非常关注社会的变化,在1934年《人口问题的危机》一书中,他就提出了实现均等化社会改革的一些主张。40年代以后,这种主张平等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他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日益广泛,他的研究也从发达国家的社会平等问题逐步发展到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均等化的改革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平等问题。

1942年,缪达尔回到瑞典,再次投身政治活动并又重新当选参议员,担任瑞典银行董事会董事及战时计划委员会主席,主持政府的计划工作,并作为战后的商业部长,致力于引导瑞典恢复在欧洲的贸易和金融关系。1947年任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长。1957年受20世纪基金会委托,对南亚和东南亚11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研究成果即是其闻名于世的著作;《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1967年他又回到瑞典,被任命为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在同一年,他创办了该大学的国际经济研究所。他还曾任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理事会主席、斯德哥尔摩拉丁美洲研究所理事会主席。1973~ 1974年,他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的民主制度研究中心任特约研究员。1974 ~ 1975年在纽约大学以访问教授的身份任教。1974年与冯·哈耶克同获诺贝尔奖。

此外,缪达尔曾获得三十多种荣誉称号以及多项奖励,如193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应用人类学学会授予的马林诺夫斯基奖。他还曾担任英国科学院、美国艺术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经济计量学会会员和美国经济协会会员。

由于缪达尔在研究中突出强调政治、制度、人口、历史、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并提出了社会经济动态运行序列中,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循环变动的著名论点,重视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他既被看作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视作当代济学的先驱。

1987年5月17日,缪达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逝世。他是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瓦·缪达尔的丈夫,夫妻两人均获过诺贝尔奖,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学术贡献

缪达尔作为瑞典学派的杰出代表,他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进行了精辟分析,同时他还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他的整体方法论、重视制度分析及动态分析的经济分析方法也对经济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重要的分析工具:循环积累因果原理[8]

缪达尔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由于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对经济的、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进行的精辟分析,1974年他和哈耶克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缪达尔“对经济的、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的精辟分析”,即所谓“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尽管该原理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但由于它把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各相关因素的因果联系,并在分析经济因素时考虑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指从一个动态的社会来看,社会经济各有关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因素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积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所以,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趋于均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不是简单的循环流转,而是具有累积效应的运动,是一种“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在《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一书中,缪达尔指出,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与黑人的物质文化水平低下,就是两个互为因果的因素:白人的偏见和歧视,使黑人的物质文化水平低下;而黑人的贫困和缺乏教育,又反过来增加了白人对他们的歧视。缪达尔还把这种循环因果发展的趋势分为上升循环和下降循环两种运动形式,在运动着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影响着与它有关的其他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形成上升的、或者下降的积累循环因果的变动。例如,不发达国家贫困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改善他们的营养和教育状况,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能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反过来,贫困者的收入水平下降则使其营养和受教育水平下降,从而使劳动生产率下降,结果收入水平进一步下降。从最初的收入增加(或减少)到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或减少),这是一个因果循环,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循环,而是具有累积效应的循环。

1957年缪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概念,用来说明国际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所谓扩散效应是指一国(地区)的某一地区由于某种原因(如交通便利或享有特殊优惠政策)而创办了许多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这一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向周围地区扩散和辐射,因而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这些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中心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所谓回波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会引起其他地区经济的衰落。例如,人才、资金、技术纷纷从落后地区被吸收到经济发展地区,从而使发达地区的经济更加发达,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越来越不发达,这就产生了一个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原理提供了经济分析方法的新的规范,是缪达尔对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这一原理也成为缪达尔以后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和主要分析工具。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理是缪尔达尔在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对规模报酬递增经济思想的运用,是继亚当·斯密、马克思以及杨格等经济学家之后对这一思想的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先驱[9]

缪达尔也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从1957年开始对亚洲一些国家(主要是南亚国家)的贫困和不发达问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反映在他于1968年出版的三卷本的《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1971年出版了一卷本的缩写本)中。

根据缪达尔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对欠发达国家(地区)进行研究的主要是来自西方富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他们是用静态的语言来描述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人民赖以生活、工作和生存的制度结构和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对欠发达国家(地区)进行研究的主角变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研究欠发达、发展和制定发展计划的各种动态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方学者研究工作的转向呢?缪达尔认为,这不是社会科学自动和自发发展的结果,而是巨大的政治变化的结果。具体说来,缪达尔把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随着殖民制度结构的迅速瓦解而来的是欠发达国家本身渴望发展……那些出于自身利益进行思考和行动的人们渴望发展……在冷战中达到白热化程度的国际对抗关系已经使得欠发达国家的命运成为发达国家对外政策所关注的问题。”

缪达尔进一步认为,其中第三个原因是发展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就有关西方国家、它们的学者和学术机构来说,显然上面所说的第三个原因是引起他们对欠发达国家(地区)问题感兴趣的最重要的原因。”

缪达尔认为,西方学者之所以把研究重点转向欠发达国家的贫困和发展问题,是由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殖民制度的崩溃,独立的国家取代了殖民地;这些新独立的国家要求通过发展来摆脱贫困和停滞;苏联政权日益强大;共产党政权控制下的领土和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以及接踵而来的冷战。因此,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另一方的国际对抗中,争取到欠发达国家(地区)或至少让这些国家保持中立,对西方国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些欠发达国家“改革的效果、速度甚至改革的方向对彼此对立的霸权集团来说都具有政治上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重大利害关系的驱使下,西方各国政府、组织和资助研究的机构以及社会舆论都迫切要求研究欠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对西方国家来说,这些问题具有越来越大的政治价值,所以吵吵闹闹地要求研究这些问题是完全有道理的。”这就使得对欠发达国家的研究含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现在对欠发达国家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经常是出于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一时的和狭隘的政治利益或战略利益,而不是为了普遍和永恒的价值……各种各样的研究现在都按照这些研究对美国或西方国家的‘安全’做出的贡献来进行评判。”

由于这个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就需要戴上有色眼镜或过滤镜来看待和研究欠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就难免带有某种偏向。缪达尔客观地指出:“在对穷国进行经济研究方面存在偏向的主要根源是多数研究力图按照西方的政治和军事利益的观点——把穷国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来看待穷国的内部问题。”

(三)缪达尔的经济分析方法[10]

缪达尔在经济分析中采用整体方法论建立宏观动态经济理论,并和其他一些学者一起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的斯德哥尔摩学派。其整体方法主要体现在: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总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国民收入的总量变量的分析方法、国民收入组成的衡量和规定采用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方法、国民收入的决定和波动取决于总投资与总储蓄的均衡或失衡的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缪达尔等人用总投资与总储蓄或总投资与总消费的均衡与否考察国民总收入的决定和波动,并且企图在考察总量的基础上找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内容。

从整体的观点来看,经济学绝不只仅仅涉及有关经济的领域,它还涉及各种社会制度。缪达尔认为经济制度是发展着的社会过程的一部分,而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的各因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某一社会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变化中进行的。他由此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说”,认为所有“非经济”因素——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经济的结构、制度和态度以及所有人与人的关系——必须包括在分析之中。瑞典学派的经济制度分析方法拓展了经济制度分析方法的领域,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制度分析的一些实际变动趋势。

瑞典学派的整体方法论开创了经济分析的新纪元,对凯恩斯的经济分析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缪达尔就曾不无自豪地说:“维克塞尔理论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稍先于我们的英美同僚们提出新的理论和制定政策的指导方针。”整体方法论是建立非线性模型的方法论基础,是研究混沌理论的出发点,而非线性又是混沌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经济学中采用整体方法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缪达尔在批评凯恩斯和哈耶克时指出,他们的最大弊病是理论体系中没有不确定因素和预期的地位。他认为凯恩斯的“投资”和“储蓄”观念之所以模糊和矛盾以及他的全部均衡体系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是因为“在这个观念体系中,显然没有风险和预期的地位,没有资本增益和资本损失的地位,也没有实际资本价值的预期增加或预期减少的有用表述的地位”。他认为哈耶克的优点在于对迂回生产过程有较深刻的分析,但是哈耶克的分析只是静态的或是半静态的,“不能看出在他的体系中他如何能安排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因为他的体系受到十分抽象的假设的束缚,而这些假设又不是可以轻易去除的”。为此,缪达尔提出了“事前”和“事后”两个概念,进一步发展了预期分析方法,推动了瑞典学派形成完整系统的宏观动态的均衡分析方法论。

从亚当·斯密起,大多数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采用了静态方法,他们把一个不变的经济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分离出来,用静态方法建立模型,把消费品的流动和生产看成是同步的,因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仿佛是依赖当前的生产而存在的。由于这种方法没有考虑经济生活中的“时间差”、“惯性”以及“过程”,因此,难以揭示现实之中的各种复杂而广泛的动态联系。为此缪达尔提出了“时点”与“时期”两个概念解决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发展为动态均衡分析方法的难题。缪达尔的动态分析方法比凯恩斯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更进一步,为动态经济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缪达尔对时间的区分,虽然很难说直接导致了动态经济学的产生,但是对动态分析方法产生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三、代表著作

缪达尔的代表性著作有:

1. The Cost of Living in Sweden 1830- 1930,London P.S.Kipling,1933.

2. Monetary Equilibrium,London,Hodge,1939.

3. Population:A Problem for Democrac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0.

4. The Political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e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5. An International Economy,Problems and Prospects,New York,Harper, 1956.

6.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ƽdeveloped Regions,London,G.Duckworth, 1957.

7.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Economic Planning and Its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Yale University Press,1960.

8. An American Dilemma: 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emocracy, Harper and Row,1962.

9. Challenge to Affluence,Pantheon Books,1963.

10. Asian Drama: An I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ons,Pantheon Books, 1968.

11. Objectivity in Social Research,Pantheon Books,1969.

12. The Challenge of World Poverty: A World Antiƽpoverty Program in Outline,Pantheon Books,1970.

13. Against the Stream: Critical Essays on Economics,Pantheon Books, 1973.

14. The Relentless Drive Toward Egalitarianism,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1973.

15. What Is Development.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1974,Vol.8 No.4.

16.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o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Scientific A-merican,1974,Vol.231 No.3.

17. A Nobel View,Finance and Development,1975,Vol.12 No.2.

18. Institu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1978,Vol.12 No.4.

19. The Equality Issue in World Develop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Vol.79 No.6.

已在中国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1.货币均衡论,钟金恩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顾朝阳、张海红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3.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陈羽纶,许约翰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谭力文、张卫东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5.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注释】

[1][英]阿兰·艾伯斯坦著《哈耶克传》,秋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根据“经济学家日历:弗里德立希·冯·哈耶克”(http://time.dufe.edu.cn/celebrity/)整理。

[3]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30263.htm。

[4]根据《哈耶克货币理论评述》(王雪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整理。

[5]根据《新自由主义(上)——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范家骧、高天虹,《经济纵横》1987年第2期)整理。

[6]根据《哈耶克传》([英]阿兰·艾伯斯坦著,秋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整理。

[7]根据“经济学家日历:冈纳·缪尔达尔 ”(http://time.dufe.edu.cn/)资料整理。

[8]根据《缪尔达尔和他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尹伯成,《世界经济文汇》1987年第5期)整理。

[9]本部分引述参见“缪尔达尔经济思想评述”(《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10]根据《缪尔达尔的制度经济思想及其比较研究》(李增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