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式困局”

“中国式困局”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造成目前券商窘境的主要原因,是经纪业务利润大幅下降。对经纪业务的依赖,使得国内券商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多开营业部来获取更大规模的佣金收入,但营业部数量的激增、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导致行业整体佣金费率的迅速降低,同时经纪业务的投入迅速升高,从而又蚕食了行业整体佣金收入的利润率,形成了券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中国式困局”。

造成目前券商窘境的主要原因,是经纪业务利润大幅下降。

从国内券商目前的收入构成来看,经纪业务一直是其主要收入来源,长期占据着券商净利润的八成以上的份额。这和同期国外证券公司的发展情况迥异。

1980年以来,美国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其中经纪、自营与承销业务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9%、5.9%和10%,而资产管理业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则达到18.7%,创新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传统业务。而国内券商行业虽然在2006年后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其主要推动力仍然来自于传统的经纪、承销和自营三大业务,受市场和政策环境制约,创新类业务只在集合理财和权证创设等局部领域获得突破。

对经纪业务的依赖,使得国内券商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多开营业部来获取更大规模的佣金收入,但营业部数量的激增、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导致行业整体佣金费率的迅速降低,同时经纪业务的投入迅速升高,从而又蚕食了行业整体佣金收入的利润率,形成了券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中国式困局”。这从2009年以来国内券商行业的发展中可窥一斑。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上半年106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482.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66%,较2009年同期下降23%。而同期沪深两市总交易量同比下降并不明显,2010年上半年,据沪深交易所统计,同期106家券商代理成交额整体降幅仅为4.66%。事实上,佣金收入下降的“元凶”便是始于2009年的佣金价格战,至今仍硝烟不息。

佣金战缘于券商营业部数量的大幅扩张。2004年券商开始治理整顿以来,营业部的批设一度暂停,券商佣金战几无可闻。2008年下半年起,新设营业部逐步恢复,但仅有零星券商获批,随后证监会在2009年年中出台了新设营业部新规,10月末又对《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的规定》进行修订,放宽了券商设立营业部的资格条件,随后新设营业部潮涌。

与之如影相随的,则是券商经纪业务佣金战此起彼伏,行业生态恶化,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具有完全统计口径的54家证券公司2010年上半年相关数据的统计显示,整体佣金率已由2009年的0.125%降至0.093%。

针对这一局面,2010年10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交易佣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经纪业务采取全成本核算方式测算服务成本,公开营业网点的佣金收取标准,不允许实行低于成本的佣金制。

虽有监管层伸出的政策“援手”,但很大程度上,券商行业要想摆脱当下面临的发展“困局”,更需要的,便是在业务创新和品牌建设上着力,来摆脱国内券商行业业务结构与品牌的同质化竞争局面。实际上,从欧美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券商业务和品牌的差异化,也是券商经纪业务在佣金自由化竞争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结果。

譬如,在美国市场,经过了长期以佣金价格为主的竞争之后,如今其券商的品牌和业务模式也已经产生了明晰的分化,形成了以高盛为代表的超高端模式,以美林为代表依靠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经纪人队伍提供全面理财服务的模式;而诸如E-TREAD等,则定位于致力于为价格敏感客户提供廉价通道服务;相应地,EDWARD JONES则占据了小城镇,成为社区经纪商。 

因此,在行业大势的冲击下,国内不少券商也已经纷纷开始在品牌和业务创新上进行相应的探索,在业内,2010年也被称作券商的创新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