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捷运航空公司的盛衰

捷运航空公司的盛衰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 捷运航空公司的盛衰[5]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工业经济开始衰退,美元汇率下跌,从1973年中东国家发起石油禁运以来,油价的上涨给航空工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加之1982年美国成立“专业空运管理组织”后,出现了强硬的罢工势力,而里根政府又下令解雇罢工者,使劳资双方矛盾恶化。最后,捷运航空公司完全消失,被并入德萨航空公司。

1-8 捷运航空公司的盛衰[5]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工业经济开始衰退,美元汇率下跌,从1973年中东国家发起石油禁运以来,油价的上涨给航空工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加之1982年美国成立“专业空运管理组织”(PATCO)后,出现了强硬的罢工势力,而里根政府又下令解雇罢工者,使劳资双方矛盾恶化。这一切使整个航空工业出现了困难重重的不利局面,正如民航局主席麦克钦所说:“即使想象力再丰富,谁也不会想到这么多的不利因素会同时出现。”因此,当时有不少航空公司,如布兰利夫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等都曾提出破产申请。

但是,即使在这凄惨的年代,于1981年新成立的国民捷运航空公司,却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长起来,而且蓬勃发展,直至1984年就有能力收购边疆航空公司而成为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对于该公司经营成功的直接原因,按总经理马丁的说法,是由于该公司能保持低成本,这一方面由于它选用低成本的飞机和低收费的机场,另一方面提高员工和飞机的生产率,而后者之所以成功,在于采用了该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伯尔所倡导的管理风格:既严格督导,又富有人情味,使整个公司充满一种同舟共济的大家庭气氛。该公司充满有干劲的年轻人,他们的薪资很低,例如驾驶员第一年的薪资仅4万美元,比其他航空公司的资深售票员还低。公司员工不参加工会,他们经常依工作需要而交叉变换工作,飞机驾驶员有时兼收票员,售票员有时去搬运行李,甚至高阶层主管从董事长伯尔开始,也要到各个岗位去学习业务,有时还得负责调度员与行李处置员的工作;公司不雇用任何秘书,通常也不解雇员工,铁饭碗几乎成了不成文的政策。公司鼓励员工参与管理,让大家对经营管理工作多提意见与建议。公司还要求每个员工按折扣价格购买公司的100股股票,使之成为公司利害相关的股东,许多资深员工,往往已积累了超过5万美元价值的股票。另外,伯尔还是一个鼓动家,他经常鼓励员工:“要成为胜利者,就需要有卓越的才能——当一位能干的人。”

但是好景不长,1984年合并边疆航空公司后9个月,捷运公司就亏损了7000万美元。为了适应规模扩大的局面,并扭转亏损的形势,伯尔带头改变了由他自己倡导的家庭式管理风格,逐渐向其他大公司的传统官僚制管理风格看齐,他不仅不愿多倾听员工的意见,而且甚至对提意见的人施加压力,直至解雇。连向伯尔建议实行终生雇用制的执行董事杜博斯也被解雇,董事帕蒂也因不满公司的新规定:不论工作多忙均须从上午6时到下午9时配合值班制而主动辞职,创办了“总统航空公司”,并沿用原来捷运的管理风格。

伯尔后来改变了管理型态,但仍难逃厄运,捷运公司仍每况愈下,公司股价不断下跌,直至1986年把捷运卖给德萨航空公司时,每股股票市价只为1983年公司最盛时的1/4左右。捷运公司员工之所以能接受很低的薪资,是因为他们希望公司昌盛,以便从所持的公司股票的升值和高额股利中得到补偿,可是如今股价暴跌,员工自然失去信心。最后,捷运航空公司完全消失,被并入德萨航空公司。

思考题:

1.捷运航空公司从昌盛到衰败的历程,能否从管理中找到某些原因?

2.将捷运的早期兴盛归因于富人情味的管理风格,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3.为什么捷运早期的人情味管理风格不能使它一直昌盛下去?在公司规模扩大之后,伯尔改变管理风格的做法是否恰当?此举为什么仍然无法扭转公司衰亡的命运?

4.当时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对捷运的兴衰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大环境对其没有太大影响,为什么当时确有不少航空公司申请破产?如果是不利的大环境对捷运的衰亡起决定性作用的话,那么为什么当时仍有许多航空公司继续生存下去并得以发展?

5.管理者在不利的环境下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他们应当如何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