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一、管理的概念及二重性(一)管理的概念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即懂得分工与合作,因此,“机构群体”即应运而生,有了“机构”,当然必须有管理,以发挥机构的功效。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其畅销几十年的教科书《管理学》中指出,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组织中高效达成既定目标。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管理的概念及二重性

(一)管理的概念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即懂得分工与合作,因此,“机构群体”即应运而生,有了“机构”,当然必须有管理,以发挥机构的功效。至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管理方法及技术突飞猛进。虽然这一期间多以工商业者致力于管理之研究探讨,但时至今日,管理已不再局限于工商业界,而是走向管理的一般化。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即设有各种组织,其目的乃是希望由群体之合作,获得较个人分别努力更丰富的成果。例如,政府、军队、教会及企业等,就代表了不同的组织,借以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但是,人类组织是一种由具有不同思想、主张的分子所结合而成的。一方面,它不像日月星辰之天体现象,遵循一定轨迹而运行;另一方面,又不像蚂蚁、蜜蜂之类的生物,自然分工有条不紊。因此仅维持组织的形式是不够的,主要是这一组织能够密切配合、有效合作,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故需要有人对组织的构成要素,如人员、物料、器械、资金及工作方法作一致的协调,使其密切配合,此即一般管理(management)。

简而言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分工合作,因而机构组织随之诞生,为使组织能发挥其功效,则必须有管理,管理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管理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字眼,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活动。但什么是管理呢?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和人打交道,通过组织别人去把某些事情办好;也有人把管理和决策、命令、权力联系在一起;还有人认为,管理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认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分系统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管理科学创始人之一的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美国管理学教授罗宾斯在《管理学》一书中指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其畅销几十年的教科书《管理学》中指出,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组织中高效达成既定目标。可以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影响员工的行为。

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是对行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管理是为组织设立目标,探求并选择达成此目标之策略及详细程序,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注意人员、金钱、物料、机器、方法等构成要素是否相互密切配合,若否,则采取矫正措施,以期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完成其任务。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必须认识到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它绝不等价于命令或权力,利用各种方法处理好各阶层的关系,才是管理的关键。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只要存在众多人的协同劳动,就需要有管理。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国外管理专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可以不进行管理活动,这些人要么年龄太小(如婴幼儿),要么年纪太大,要么就是那些在单位里被认为是无能的人。很自然,一个乐队就需要乐队指挥。人的社会性必然要求人生活于某一个人群组织,参与其中的活动。而把众多的人组织起来以后,就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科学的分工和协作,建立一定的相互关系和秩序。同时,参加群体组织的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的,个人目的之间、个人与组织目的之间,也常常产生矛盾和冲突。组织中成员的活动内容和目的的差异性与矛盾性,必然客观上要求协调。没有协调,组织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单个人的力量便无法形成集体的合力,组织的目标便无法达成,组织便会解体。对组织内不同人群或工作组之间的协调活动,就是管理活动。

(二)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从它最基本的意义来看,一是组织劳动;二是指挥、监督劳动。管理二重性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这就是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必要性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目的性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1.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生的,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如果没有管理,一切生产、交换、分配活动都不可能正常进行,社会劳动过程就要发生混乱和中断,社会文明就不能继续。这一点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作了有力的论证:“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可见,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管理也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寓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所以说它是一般职能,但就管理职能本身而言,由于社会的进化,人类分工的发展,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人从一般社会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就如同有人专门从事围猎,有人专门从事进攻,有人专门从事农业一样。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出现了许多政治家和行政官员,专门从事国家的管理;出现了许多军事家和军官,专门从事军队的管理;出现了许多社会活动家,专门从事各种社会团体的管理;出现了许多商人、厂长、企业家、银行家,专门从事商店、工厂、企业、银行的管理;还有许多人专门从事学校、医院、交通运输和人事的管理等。据保守估计,全体就业人员中,至少有30%~40%的人专门从事各类管理工作,他们的职能就是协调人们的活动,而不是直接从事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因此,管理职能早已成为社会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任何社会任何企业,其生产力是否发达,都取决于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或各种生产要素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取决于从事社会劳动的人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这两者都有赖于管理。在同样的社会制度下,企业外部环境基本相同,有不少企业其内部条件如资金、设备、能源、原材料、产品及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基本类似,但经营结果、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却相差悬殊。同一个企业有时只是更换了企业主要领导,例如换了厂长,企业就可能出现新的面貌。其他社会组织也有类似情况,其原因也在于管理,由于不同的领导人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事实可以证明管理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需要有效的管理,并且也只有通过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2.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谁的预期目的?什么样的预期目的?实质上就是“为谁管理”的问题。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也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国家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管理概莫能外。以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为例,列宁有过十分深刻的分析:“资本家所关心的是怎样为掠夺而管理,怎样借管理来掠夺。”因此,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

在中国,公有制实现形式也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其他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企业所采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企业管理的形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但管理的社会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协调。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的社会属性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同。

(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20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虽然它还没有自然科学那样精确,但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已无人怀疑。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二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而没有掌握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主管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必然是靠碰运气,靠直觉或过去的经验办事,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可行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所以,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主管人员,但却是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主管人员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培养出色的主管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仅凭理论也不足以保证管理的成功,人们还必须懂得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它们,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列文斯敦,在他担任某研究所所长和管理系统公司总经理期间,通过对大量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使用发现,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同管理上获得的业绩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主管人员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这一点,可以说是管理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也有专家认为:一个管理者的能力=科学知识+管理艺术+经验的积累。并且指出,一个现代管理者如果仅具备管理的艺术和经验,其成功的概率只有50%;如果仅掌握了管理的科学知识,其成功的概率也只有50%。这种观点表明,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说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和艺术性。管理知识在运用时具有较大的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很难用规律或原理把它束缚起来,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同一件事情,因时间、地点、人物不同,不能用同一办法来解决,就是说,仅有原理或理论知识还不能保证管理实践的成功。学校是培养不出“成品”经理来的。要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除了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经过管理实践的长期锻炼,必须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中,既要用到管理知识,又不能完全依赖管理知识,必须发挥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说管理是由一些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求管理者必须认真学习管理理论,把握管理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活动的规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而掌握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管理人员在管理中要学会灵活应用管理知识,使组织活动达到最大效果。

管理的艺术性反映的是千变万化的管理现象,而管理的科学性则反映了纷繁现象中的规律,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原理和方法。因此,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和转化的。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而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二、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1.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包括工业及商业,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所应运而生的一种“社会机构”。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随着生产精细化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科学化管理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构成企业的要素,有7M,即人员(men)、金钱(money)、方法(methods)、机器(machines)、物料(material)、市场(market)及工作精神(morale)。企业所要管理的对象,就是这七个要素,因其性质的不同,故可将管理分成七类,名之为功能性管理,即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保养及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营销管理、事务管理、企业关系管理。

现将各子目列举如下:

(1)人事管理,包括工作分析及职位分类、工作评价及员工待遇福利、员工之招募及甄选、员工之教育及训练、人员之考核及奖惩、升迁、任免、抚恤等。

(2)财务管理,包括资本的取得、资本的运用(投资决策)、预算及折旧、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

(3)生产管理,包括厂房的布置、产品之设计及研究发展、制造管理及生产控制、品质管制等。

(4)保养及安全管理,包括保养工作人员的督导管理、保养成本分析、意外危险预防及安全维护、员工之保健卫生等。

(5)物料管理,包括物料之采购、验收、储存、搬运、物料预算及存量控制等。

(6)营销管理,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策略、定价策略、配销策略等。

(7)事务管理,包括文书及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总务、宿舍管理、保卫及工人管理等。

(8)企业关系,包括劳工关系、公共关系、政府及法令等。

2.企业管理的目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可以表述为:

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工作标准

工作成果是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数量、实际品质、实际速度及实际成本而言;工作标准是从事某项工作前所预定的具体化目标,是将目标以数量或其他测度量表示出来。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提高工作成果,而欲提高工作成果,则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达到预定的产品数量。事先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量标准,使全体员工以此为目标,并奋力实现,要据此严格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

(2)达到预定的产品品质。依据科学方法,事先制定员工所应达到的品质标准,使员工以此为目标,努力实现。若不能达到此目标,则应采取矫正措施。

(3)如期完成任务。对每件工作,应事先安排其进度表,使员工以此为目标,在工作中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切实按此进度如期完成任务。

(4)减少费用支出。为降低成本,应减少费用支出。但减少费用支出,并非就表面数字着眼,切不可不顾实际需要,硬性核减各种支出数字,而应考虑此项数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若必要则不应减少,若不必要则应减少或取消。

(二)企业管理的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企业管理突飞猛进,原因可分述如下:

1.工业发展的结果。自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技术与工作的本质已发生变化,因此各部门的生产控制必须预先设计、计划,以减少各方面的浪费,并增进协调,如此方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于是工商业者便致力于改进管理之道。

2.交通的进步与商业的扩张。由于交通发达,物质及产品之交流数量及速度均增加,人类生活的范围也日渐扩大,对于商品之需求日益繁多,促使工商业者必须以种种方式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生产、销售的工商业莫不日益扩展,于是不得不加以有效地组织、规划、领导及控制,以应付社会的需要。

3.机械的发明及动力的改进。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使用机动力量,产量为之大增,生产组织庞大,分工更加精细复杂,于是材料、机械、员工、储运等,均须精密地计划与控制。

企业管理在工业革命后,因为国土风情及研究途径等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了所谓的“美国经营管理学”及“德国的经营经济学”两派之分。

美国的经营管理学成立的基础,在于大规模经营的发展。其特色表现在:一是作为经营管理者必需的学问来发展;二是以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实践为内容,作为管理的科学来发展。所以,它是在大规模经营下所需要的经营管理的学问,也可以说是经营者的管理学。因此,美国人的研究态度,极富于实践并重视实际的问题,却忽视了理论体系的研究。代表人物为泰罗(F.W.Taylor)。

德国学者一向注重理论推演,他们一反美国学者的研究重点,专事理论研究,并将研究重点置于资本问题,即所谓“费用理论”,而忽略劳务问题之研究。代表人物为爱柏拔哈(G.A.Eberbach)。

企业管理的发展,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分界点,在此以前,即一般所谓的“经验管理”,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泰罗(F.W.Taylor)时代以前,学者皆以其本身经年累月之经验,归纳成管理规则,教其他管理人员遵行之。这些管理规则,多缺乏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即泰罗(F.W.Taylor)时代的科学管理制度。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乃以工场管理为中心的部门管理为对象,缺乏整体化及一般化。

第三阶段:由于泰罗科学管理制度的缺点,此后科学管理乃逐渐由生产管理发展到一般化,即后人所谓综合管理(Integral Management)。综合管理在美国是始于1919年,以杜邦公司及通用汽车公司为推广的先驱。但其确立则延至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其转机。

第四阶段:早在1926年,人际关系已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其开端乃是西屋电气公司(Westhouse Electronic Co.)的霍桑工厂(Hawthorne Plant)对于劳动生产所进行的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至于一般采用人际关系揭开企业管理的第四个发展阶段,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这一时期,除了人际关系外,更有数量方法之引用,即一般所谓之“管理科学”,因此,“行为科学”及“数学”的引用,为这一阶段之特色。

促使科学管理发展之因素有两个方面:①生产方法及制度的改变。18世纪后,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大规模的生产,使工厂范围日益扩大,业务日趋复杂,于是管理学家遂想出一些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这种新方法便是科学管理。故科学管理,是随工业制度的发达应运而生的产物。②管理学者的辈出及其研究。泰罗创始“科学管理”,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除了研究“工作方法”,加以改良,取消不必要的步骤,用同样的力量可以获得较大的生产量外,并主张采用差别工资制度,由此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甘特(H.L.Cantt)原本与泰罗共同工作,对泰罗的研究协助颇多,并出版了《工业领袖》与《工作组织》两本书,以说明管理者之责任与技术。吉尔布雷斯夫妇(F.B.Gilberth and L.M.Gilberth)也可说是动作与时间分析的创始人,自其《应用动作分析》一书出版后,核定工作标准的方法完全确定,而科学管理之基础更为牢固。

(三)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1.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在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多人组织起来,进行分工都会达到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只要是多人共同活动,都需要通过制订计划,确定目标等活动来达到协作的好处,这就需要管理。因此,管理活动存在于组织活动中,或者说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的类型、形式和规模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内部都含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信息(管理的客体、媒介和依据);机构(反映了管理上下左右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目的(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的效果与效率有很大影响,外部环境一般包含八个要素:行业;原材料供应;财政资源;产品市场;技术;经济形势;政治状况及国家法律、规章、条例;社会文化。一般认为,组织内部要素是可以控制的,组织外部要素是部分可以控制(如产品市场)、部分不可以控制的(如国家政策)。

2.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既然管理是让别人和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就要对管理的效果负重要责任。管理者有三个责任: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工人。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他们独立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自主地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各项经营活动的统一领导者,其阶层的职能可归纳如下:

(1)确立企业的目标与计划。企业管理都有其既定的最终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就要使之具体化,形成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总体目标与部门目标。企业经营者通过确立企业的目标和计划来统一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引导企业通过最有利的途径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美国许多大公司的经营者都非常重视制定相应的经营目标,因为这是执行其他各项职能的前提和依据。目标和计划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关系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它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职能。

作为企业经营者来说,要正确制定企业的目标和计划,必须正确分析和判断企业的各种环境因素,善于估量市场的需求趋势,竞争企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及时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巧妙地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善于利用企业各级主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2)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保证企业整体发挥最大的效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因此,任何企业的组织机构必须适应企业目标或任务的需要,而且还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

(3)配备重要的企业主管人员。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质量,因而:①必须重视人才的选拔。②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考核与评价,因为它是人才的选拔、提升、确定报酬和奖励的依据,否则容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项工作必须经常化。③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培训,它是人才选拔、提升的可靠基础。

(4)实现对企业全局的有效领导。一个优秀的经营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学会运用诱因去激励下属人员的行为动机,使其心甘情愿、满腔热情地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5)实现对企业经营全局的有效控制。企业经营者在确定企业的目标和计划后,就要发动和指挥企业全体成员去执行这些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其控制的职能就在于保证人们的执行活动始终不会偏离目标和计划的要求,从而保证其得以顺利地实现。

(6)实现对企业经营整体的有效协调。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部门、环节和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在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使这种相互关系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作为经营者来说,其协调职能就是要设法解决这些矛盾,保证企业的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协调状态,从而保证企业计划和预期目标能顺利实现。

3.现代企业管理追求多目标的经营管理,倡导自由式经营管理和动态管理。利用集体的智慧,强调创新,注重激发员工的潜在智能,在管理中引进数量分析的方法,使决策更具合理性。近代企业之生产计划,莫不走上“多目标”经营之道,其原因不外有四:①为满足顾客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无不以追求多样化为其目标,企业为满足顾客愈来愈复杂的需要,求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争相走上多目标经营之路。②为适应激烈的竞争情况。近代产品的转变迅速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单一产品之产销,易招致淘汰之命运,故为避免此种危险,以求企业之生存,唯有走上多目标经营之道。③企业的内部经济原理。走上多目标经营之道,不但在原料的采购上得到某些方便与利益,并可充分利用副产品与废料。④由于近代科技不断革新,迫使企业重视研究,这种研究结果,往往导致其他产品的发明。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大多数情况是人和人打交道。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多人共同完成目标,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千万不要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