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压力的适宜度

压力的适宜度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1.1 压力的适宜度1.什么是压力何谓压力?放置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施加的压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压力是个体因某一事件引起的身心反应。压力与个体的性格、认知等是密切相关的。所谓压力适宜度指的是人们与其承受的压力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量度,也即在不伤害身心健康的情况下,人们所能应对的最大压力程度。

8.1.1 压力的适宜度

1.什么是压力

何谓压力(stress)?其实,压力并不是我们这一代才发明的。“压力”一词最早出现于物理学,它原本是一个物理概念,意为当一力施加于某一物体时,受力物体会产生形变,那么这个力就叫压力。[2]而后来直到20世纪初,医学界才有压力的概念,以压力来表示人体的过度负荷。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医师华尔德就已经有著作论述当代生活的压力,他形容压力足以让人“神经耗竭”。而压力这一词在《中华在线辞典》里的解释是:(1)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例如往墙上按图钉时,手指对图钉垂直作用的力,即是图钉所受的压力。放置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施加的压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2)比喻威逼人的力量:舆论压力、精神压力。在心理学上,压力也叫做应激,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936年,由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 Selye)提出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应激。但想要对压力有更全面的了解,这两个定义显然是不够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压力作为与健康、工作和生活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作用的普遍性、持久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广泛讨论与研究。下面我们援引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学者对压力所下的定义,据此给出本书的定义。

(1)加拿大著名的生理学家汉斯·薛利认为:“压力是任何形式的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2)罗宾斯教授认为:“压力是一种动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个体要面对与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机会、限制及要求,并且这种动态情境所产生的结果被认为是重要而又不确定的。”

(3)李焰认为:“压力是指个体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实际或认识能力上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出来的身心紧张的状态。”

(4)伊夫·沃伦和卡罗琳·托尔把压力定义为:“压力是个中性词,形容对紧迫形势反应的体验。”[3]

(5)朱永新认为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们对外界环境的心理反应会使人们产生体力的消耗,最终表现为生理状态的变化,如高血压、头痛、溃疡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的综合状态被称为应激。[4]

(6)周三多教授认为压力是指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5]

(7)美国压力管理大师保罗·高柏瑞博士认为“压力”就是一种认知,即认为某种情况超出个人能力所能应付的范围。[6]

(8)王以仁等认为压力是个体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安或对外界威胁有所知觉,因而压力对个体产生刺激、警告或使其活动。[7]

综合上述定义,本书对压力的定义是:压力是个人对外在或内在环境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因此,职场压力是指组织员工在工作场中受到种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情绪,它是一种非特定性反应,这种反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三部分。[8]

2.压力的特点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压力常常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压力是个体因某一事件引起的身心反应。首先,个体在感受到压力时,会出现口干舌燥、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生理反应,同时也会出现紧张、烦躁、退缩等某些心理反应,这也就是说,压力常常伴随着身心反应。

(2)压力具有个性化。压力与个体的性格、认知等是密切相关的。同一事件给不同的人带去的压力是不同的,例如对待同一场考试,有的人会感到紧张、焦虑,而另一些人却会表现得很轻松。

(3)压力是一个过程。压力的产生经历了引起压力产生事件、刺激的出现、个体对刺激的感知、身心反应以及做出行为的一系列过程。

(4)压力具有累积效应。长时间的重复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与一次性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相比,显然是前者给个体造成的压力要大些。压力的效果是可以累积的,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下,即使单个事件的压力很小,也会使人疲惫不堪。

(5)压力是会变化的。个体对待同一事件,第一次做可能会感觉到紧张,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这种压力感会渐渐地消失。由此可见,压力是会随着环境与场合的变化而改变。

3.最佳压力适应度

压力是好还是坏?一位国外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这样说道:“压力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但是如果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你需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使压力的程度能够与你的心智相协调。”假如哪个组织没有压力了,一定会是松松垮垮,不仅会造成低效率,而且会造成人才的退化乃至毁灭。没有压力不行,但压力太大了也不行,因此压力管理必须把握好“度”。所谓压力适宜度指的是人们与其承受的压力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量度,也即在不伤害身心健康的情况下,人们所能应对的最大压力程度。此外,罗宾斯教授等认为压力与组织的工作绩效是一种倒U型关系,即只有在压力等于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达到最大值,压力过大或过小时都不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9]。因此,压力是否处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可以通过受压力者的身心反应过程、工作绩效等方面来加以衡量。

(1)压力与生理反应过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压力的生理病理反应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认为压力是对任何形式的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即“一般性适应综合征”,包括警觉反应期、抗拒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简称“GAS理论”。

警戒阶段(Alarm Reaction):这是个体遭遇到压力和威胁时,身体的压力反应系统由刺激而产生反应的最初阶段。在警戒阶段,身体储存的能量被激活,肾上腺素作用于肌肉和脂肪组织,促使它们释放出各种储存的化学物质,表现为呼吸加快、消化减慢、瞳孔扩大等反应。在警戒阶段,个体的情绪昂扬,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对于工作与生活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抗拒阶段(A Stage of Resistance):在这个阶段,由其他事件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加重,身体的特定器官对压力作出适应性反应心率加快、并且会更兴奋。个体可能对工作、能力等产生怀疑,可能变得忧虑、灰心或者疲惫,可能引起睡眠问题,也可能出现过多的敌意或易于攻击。

衰竭阶段(Exhaustion):当个体长期暴露于压力之下,在用尽所有的适应能量后导致衰竭。身体压力系统和压力源的斗争最终因过度操劳而疲惫不堪。压力的影响开始被身体的其他系统所感到。在这个阶段他们变得不堪负荷。

从这三个阶段的过程来看,显然只有处于第一阶段的生理反应的压力水平才是适宜的,因为如果当压力导致个体出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生理反应时,则可足以表明压力对个体已产生伤害性的刺激了。

(2)压力与工作绩效

罗宾斯教授等人对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两者关系的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本身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工作绩效的降低,两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8-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压力过小或过大都不会提高工作绩效,只有适度的压力即压力处于x0水平时,才能促使人发挥潜在的最大能力,此时工作绩效也达到最佳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体会到这一点。

img53

图8-1 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倒U关系模型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组织可以根据员工工作绩效的变化来考量压力的适宜度。例如,当给员工一定的工作任务时,如果他的工作绩效不仅没有保持在原有水平反而下降,那就应该考虑这项任务给他带去的压力是否过大。[10]

4.压力适宜度的影响因素

总的来说,造成不同的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验

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对两组跳伞者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过100次跳伞经验的人不但恐惧感小,而且会自觉地控制情绪;而无经验的人在整个跳伞过程中恐惧感强,并且越接近起跳越害怕。同样的道理,一帆风顺的人一旦遇到打击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而人生坎坷的人,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可见,增加经验能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所以经验丰富的人可承受更大的压力。

(2)准备状态

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心理学家曾对两组接受手术的患者做实验。对其中一组在术前向他讲明手术的过程及后果,使患者对手术有了准备,对手术带来的痛苦视为正常现象并坦然接受;另一组不作特别介绍,患者对手术一无所知,对术后的痛苦过分担忧,对手术是否成功持怀疑态度。结果手术后有准备组比无准备组止痛药用得少,而且平均提前三天出院。因此,有应付压力的准备也可减轻伤害,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3)个体的认知

认知评估对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压力情境使有些人苦不堪言,而另一些人则能平静地对待,对于同一任务有人可能认为要完成它压力很大,有些人则可能认为完成任务是件简单的事情,其实这都与认知因素有关。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在没有任何实际的压力反应之前会先辨认压力和评价压力。如果把压力的威胁性估计过大,对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估计过低,那么压力反应也必然大。

(4)个体的性格

有学者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一般来说,A型性格比B型性格的人更容易产生压力。A型人工作效率高,竞争性强,但好胜心强,缺乏耐心,不知满足;B型人从容安逸,温和平静,不争强好胜,工作慢条斯理。A型性格的人,由于对自己的希望过高,以致在心理和生理上,负担都十分沉重。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之下,其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源源不断地产生内部的紧张和压力,在面对压力时,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就会显现出来,因此他所能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就越小。

(5)社会支持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总是在群体中生活着,需要与别人交往,获得他人的支持。当一个人产生压力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地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降低。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具体说就是与家人、上司、同事等的关系紧张,周围的朋友少,缺少释放压力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压力事件的强度只能增强而不能削弱。所以如果一个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也就是他可以从他的朋友、亲人、所在的组织获得的帮助越多,那么他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就越强。

(6)性别差异

一般说来,一方面,由于女性的认知思想较狭窄,缺乏变更能力和自控能力,在处理某些事情时显得偏激或能力不足,容易遇事慌乱、紧张,但多偏重于家庭方面,如爱情、婚姻、婆媳关系、孩子问题等,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女性的承受压力能力比男性弱;然而,另一方面,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男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男人要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重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去奋斗。而女性在传统观念里,只要做好一个贤妻良母就算是成功了,女性通过奋斗可以使自己成为女强人,不行的话也可以退出事业做一个贤妻良母。因此,男性由于“英雄角色”的传统观念束缚,多压抑自己的感情,难以外泄,而转向心理内部冲突,导致深层损害,而女性易于发泄,易受暗示,容易被劝解,“消化、吸收”外来压力的能力较男性强。这一点为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所证实,在地震发生一年之后,陆续传出有许多灾民自杀的不幸事件,而在这些自杀的个案中,绝大多数的自杀者都是男性。由此可见,在工作、商业经营、转职、晋升等方面,女性承受压力的能力普遍要比男性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