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本原理的产生和发展

人本原理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1 人本原理的产生和发展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本思想古已有之。人本原理的形成是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逐步深化和结合的产物。这一阶段的理论虽然是对人本理论的发展,但它的基本出发点仍然是把人作为管理的客体,还不是完全的人本原理。

3.2.1 人本原理的产生和发展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本思想古已有之。在西方,18世纪时期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及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对人本思想已有所涉及。到了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创立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极大地发展了人本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马斯洛创立了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说,后来又经罗杰斯等的继承和贡献,人本主义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同样,我国古代的人本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在《太公兵法》中有:“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尚书》中也有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些都是在强调“民”的重要性,引用到现在的管理中,即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本原理的形成是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逐步深化和结合的产物。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和他的研究者经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后发表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认为: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金钱能刺激生产积极性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因素,并认为只要人际之间的关系融洽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给管理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使管理者将管理的重点由追逐效率为目的转为追求以人际关系为目的。但人际关系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就会降低组织的效率。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起,可以说它是对人际关系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学说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波特的工作动机层次模型等。这些学者都针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分析。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发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有诸多方面,不仅有经济需要(这是最基本的),他们还有七情六欲,还需要安定、友谊和归属感,甚至还要实现自我价值。行为科学理论的兴起引起管理对人的因素的重视,指出了在工作中要实现民主、恢复人的尊严和人性,使得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使得以人为中心研究管理问题成为管理的科学方法。这一阶段的理论虽然是对人本理论的发展,但它的基本出发点仍然是把人作为管理的客体,还不是完全的人本原理。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许多经济学家以及管理学者通过对日本的成功企业的经验研究,发现人在组织经营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于是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现在随着科技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管理界对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这种观点,管理就是为人的管理,就是要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