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国伙伴关系的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

大国伙伴关系的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国伙伴关系的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突然自行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终结。战后以来,两极格局是各国制定和调整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据此,它要搞单极格局、称霸世界,或曰搞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二、大国伙伴关系的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

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突然自行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终结。世界各国面临着这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必然要开始新的一轮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调整,而这次的调整必定具有新的内容、特点和结果,具有新的意义。

战后以来,两极格局是各国制定和调整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现在两极格局不存在了,外交政策的一个基本依据根本变了,外交政策必须调整和改变。世界各国莫不如此,非变不可。以前的两极格局决定了各国的外交政策,或是与美国结盟、依附美国、站在美国一边,或是与前苏联结盟、依附前苏联、站在前苏联一边,后来有一些国家奉行中立的、真正的不结盟的政策,但也未能根本改变两极格局。这样,继续原来的政策行不通了,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以至生存,必须作出调整和改变。这也是无一例外,对各国都是一样的。

美国在前苏联解体之后成了惟一的超级大国,是冷战的胜利者。据此,它要搞单极格局、称霸世界,或曰搞美国统治下的和平。与此同时,它也把一些国家视为对自己安全的威胁,称其为“流氓无赖的国家”,准备对付以至狠狠地打击这些国家。后来更进一步考虑、分析哪些国家会挑战它的超级大国地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军事打击以至运用核力量在内,来对付这些国家。首先,美国有这么一股反华势力,面对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上升,不断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叫嚣,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敌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也不奇怪,长期在敌对状态下生存发展,一旦没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似乎难以适应,总想找一个敌人,这已成为他们习惯的思维方式。这是美国在调整对外政策方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在对待盟国的关系上也要有新的调整,具体表现在对待欧洲诸国和日本。前者是“北约”的去向,是继续存在还是该解散;如果继续存在,是削弱还是加强、是缩小还是扩大。后者是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去向,也存在和“北约”同样性质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在加强这种同盟关系,尤其是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不断地加强了对北约和日、美安保条约的控制,更加重视发挥其在实现美国控制下的和平中的作用。再次,对待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策也要调整,尤其是一些以前和前苏联关系密切或者签订条约的国家更是如此。如印度,在冷战时期,长期和前苏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包括军事合作在内。前苏联解体之后,基于双方的需要,美印加快了接近的步伐,美国减少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直到“9·11”事件之前,实行抑巴、扶印的政策。还有对一些原来接受前苏联援助较多的国家,美国也以提供援助为诱饵,要这些国家接受西方的模式,搞私有化、多党制、议会民主等。这当然也是为了实现美国的总的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又次,对待前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俄罗斯的政策也是新问题,在不断的调整中,在叶利钦执政时期,美国全面支持俄罗斯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从支持叶利钦继位总统到提供有限的经济援助、贷款,直到允诺俄罗斯加入西方七国集团,其目的就是要把俄罗斯全面纳入西方体系,成为其中的一员。当然,美国并不把俄罗斯当做平等的一员,更不希望俄罗斯和它平起平坐,发挥独立的作用,仍然对俄保持着某种戒备和防范。在普京执政以后,美国对俄的政策仍在调整之中,不希望俄罗斯真的恢复发展和强大则是无疑的。最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在调整之中,经过国内对华政策的两派大辩论,对华遏制派处于下风,对华接触派处于主导地位。由此有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公开承诺过不支持中国台湾地区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中国台湾地区加入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美、中关系一度得到顺利发展。但小布什执政后,开始公开提出“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还明确提出要以武力协防中国台湾地区。后来“战略竞争对手”不提了,说是“建设性合作关系”,但对台的态度不仅没改正,反而由其国防部正式接待了中国台湾地区的所谓“国防部长”,商谈了军售问题,加强了军事合作,承诺继续对台“武力协防”。还支持中国台湾地区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尽管中美之间在反恐、地区问题及经济领域的合作增强,双方都在不断调整政策,但美国的对华政策包括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关系究竟要走向何方,只能拭目以待。

美国的对外政策在作全方位的调整。其他力量,如欧盟、日本、俄罗斯、众多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自然也都在全方位地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当然,调整的幅度大小不同,调整的方向也有各自的选择。但20世纪90年代都在调整之中,这是没有疑问的,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或实现自己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求得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如以对华政策为例,是很不同的,有的加快了改善对华关系的步伐,有的则拉开了对华关系的距离,有的则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有的继续加强对华的友好合作。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这种调整还在继续。面对这种复杂的变化,中国的对外政策在坚持一贯的政策原则的前提下,也会有不断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国关系的调整出现了一个高潮,大国之间形成了各种名目的“伙伴关系”是一个鲜明的特点。从1996年开始,特别在1997年,大国关系的调整成为国际形势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美、欧、俄围绕欧洲事务的频繁接触,中、欧、美、日、俄之间的双边首脑会晤,尤其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双方同意将1994年建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4月,中国政府总理朱基同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成功地举行了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1997年10月,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正式访美,经过会谈双方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7年,中俄在确认“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又发表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明;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中法发表了关于世界多极化的联合声明,并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7年,日本首相桥本和中国总理李鹏进行互访,中日确定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997年10月,俄、法、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制度;1997年9月,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正式出台,美、日同盟关系加强;1997年11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日本首相桥本在西伯利亚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署和平条约,从而打破了日俄之间的长期僵局;1998年6月,克林顿访华,同年11月江泽民访俄,随后又访问日本,还有西欧几个大国首脑相继访华。这进一步促进了中美、中俄、中日、中欧关系的发展,其他力量之间的关系也在调整中发展。

以上现象表明,冷战后大国关系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各大国都在力求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关系,从各国发表的声明来看,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发展合作,同时,不相互敌对、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这是对冷战时期那种不正常的国家关系的否定。经过调整,大国关系逐渐向机制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稳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对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9·11”事件发生后,各国关系又有新的调整,形成了反恐联盟。2004年3月,美英联军出兵伊拉克,又使大国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应该指出,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还是初步的,大国之间还存在诸多分歧和矛盾,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这会成为阻碍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和世界新格局,即多极化发展的基本原因。总之,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将形成未来多极格局的框架,也是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极化趋势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多极化趋势的经济基础。欧洲共同体经过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及随后各国议会的批准,向欧洲联盟的发展,不仅有内容的充实,决定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而且成员国也扩大了,由12国增至15国。它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和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取代各成员国原有的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质的飞跃。现在它的成员已增至25国,其实力又有新的发展。无疑,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在经济、政治、外交、安全诸多方面都会发挥集团的力量和独特的作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从1989年启动后,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迅速的发展,从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从部长级提升为首脑级,成员也不断增加到21个,包括了美、日、中、俄等亚太地区的大国,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其成员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必然使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松散的论坛,形成了“APEC方式”的集团;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集团,其影响和作用会不断扩大,绝不可低估。在美国倡导下,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正式启动,其成员不多,但实力很强,成立之后,对解决墨西哥的金融危机、促进北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也为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所重视,许多国家都表示希望参加,今后随着条件的成熟,无疑会不断扩大,成为美洲一个大的经济集团,其影响和作用也是可以预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