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税金与利润

税金与利润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工程经济要素工程经济分析评价主要就是对工程方案投入运营后预期的盈利性做出评估,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工程经济分析评价需要首先确定所处的特定环境下工程方案的投资、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这些构成了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2 工程经济要素

工程经济分析评价主要就是对工程方案投入运营后预期的盈利性做出评估,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工程经济分析评价需要首先确定所处的特定环境下工程方案的投资、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这些构成了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2.1 投资与资产

2.1.1 投资

一般来说,工程技术方案实施初期总需要一次性投入一笔费用,如工程项目方案的投资费用、设备方案和工艺方案的初始购置费或制造费用,称为投资。投资必须具备投资主体、投资客体、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等要素。

根据国家规定,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包含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部分,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不含流动资金投资。

建设投资是指项目按拟定建设规模(分期建设项目为分期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内容进行建设所需的投入,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是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建项目的资金投入行为,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手段,在建设资产投资中占的比重最大,约占社会建设投资总额的50%~60%。更新改造投资是在保证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先进技术改造原有技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约占社会建设投资总额的20%~30%,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房地产企业开发厂房、宾馆、写字楼、仓库和住宅等房屋设施和开发土地的资金投入行为,约占社会建设总投资的20%。其他资产投资是按规定不纳入投资计划和占用专项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基金的资金投入行为,在建设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小。

建设投资由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期其他费、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构成。建设投资可分为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部分。所谓静态投资是指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它相对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动态投资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涨价预备费,这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投资。动态投资在生产性项目投资中必不可少。

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金以现金、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等形式出现。项目投资需要量和体现项目投资效益的总资金是建设投资总额与全部流动资金需要量之和。

2.1.2 资产

资产是企业的一项经济资源,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如购买、生产、建造等)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建设投资最终形成四类资产,其中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可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最终形成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较长时间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通常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具体规定按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主管部门制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办理)的有形资产。根据企业会计规定,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均应作为固定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置存的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资产在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同时存在,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如必要的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应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存货和短期投资等,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基本上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专有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

其他资产指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包括其他长期资产(国家批准储备的特种物资、银行冻结存款、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支出等)、临时设施等。

投资构成与之所形成的资产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投资构成与之所形成资产关系图

2.2 费用与成本

费用和成本都是企业为达到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支出,体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并需要由企业生产经营实现的收入来补偿。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产品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的汇集,两者在经济内容上是一致的,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成本有多种不同的概念。

2.2.1 折旧与摊销

1)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内要不断发生损耗,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补偿,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按照我国的税法,允许企业逐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并在所得税申报前列支。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采用直线法(平均年限法);对于使用情况很不均衡,使用的季节性较为明显的大型机器设备、大型施工机械以及运输单位或其他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新兴行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

这种方法是把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总额按规定的折旧年限平均分摊求得每年的折旧额。具有计算简便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式中,固定资产原值——由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待摊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去掉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部分)、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构成。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百分比率。

折旧年限——选取税法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也可以选用按行业规定的综合折旧年限计算。房屋、建筑物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保留1%~5%的残值;机器设备一般按10年折旧,保留3%~5%的残值;大型耐用的专用设备可适当增加折旧年限。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平均年限法的一种演变,但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①按照行驶里程计算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②按照工作小时计算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种方法是在上年末净值的基础上乘以折旧率(常数)求得本年的折旧额。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时,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4)年数总和法

这种方法是以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总额为基础,乘以年折旧率得到折旧额。年折旧率是一个与年数总和有关的数值,年数越大,折旧率越小,折旧额越低。

2)摊销费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投入费用在项目投产后一定期限内的分摊,其性质与固定资产折旧费相同。摊销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成本。若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中均未规定有效期限或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

其他资产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不少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入成本。

折旧和摊销本身并不是企业的实际支出,而只是一种会计手段,是把以前发生的一次性支出在生产经营期各年度中进行分摊,以核算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和可以分配的利润。企业计提折旧和摊销会引起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从而使所得税减少。因此,折旧和摊销具有抵减税负的作用,即会使企业少缴所得税。

2.2.2 经营成本与总成本

成本按生产要素进行归结,分为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

经营成本即运营费用,又称运营成本、付现成本等,是指工程技术方案投入使用后在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金支出,是以现金流量实现为依据的成本耗费。在实际经济分析中,各种方案的经营成本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确定。对于设备方案来说,经营成本包括运行使用费用(如人工、燃料、动力等)和维修费(如保养、修理等),如果不同型号设备生产相同数量和质量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不同,则可将原材料费用也计入设备经营成本中;对于单纯产品制造方案来说,经营成本包括人工费、原材料费用等;对于如道路、桥梁、房屋等永久性设施方案来说,经营成本包括维护、经常性修补、定期大修等费用;对于综合性的方案,如投资项目,它包含了产品、工艺技术、设备、工程等多个方面,其经营成本也是综合性的。

总成本费用是从企业财务会计角度,核算产品的全部资源耗费。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它由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组成。制造成本是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从企业所取得的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期间费用是指在产品销售、企业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三部分,从企业当期的主营业务利润中得到补偿。

投资项目投产后的产品的总成本和经营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经营成本与总成本关系图

产品总成本中包含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采掘采伐类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维简费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费,是对方案初期投资所形成资产的补偿价值。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它们并不是现金支出,而只是在方案内部的一种现金转移,由于方案的投资已计入现金流量,如果再将折旧费等计入现金流量,将会发生重复计算。

尽管贷款利息对于企业来说是实际的现金流出,但也没有列入经营成本中。这是因为在不考虑资金来源的情况下,考察全部投资(包括资本金投入和负债资金投入)的经济效果时,贷款利息支出则属于全部投资内部的现金转移,所以为方便起见,利息支出并不列入经营成本中,当在分析中需要考虑利息时,则可在经营成本之外,作为现金流出单独列出。

2.2.3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成本按各种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如图2.3所示。

图2.3 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构成图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而变动的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修理费、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其他费用,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固定成本,短期借款如果用于购置流动资产,可能部分与产品产量相关,其利息可视为半固定半可变,通常为了简化计算,将其视为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产品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亦称为变动成本。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随产量变化而呈线性变化的费用,称为比例费用,如原材料费、燃料费等;另一种是随产量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的费用,称为半比例费用,如某些动力费、运输费、计时工资加班费。半比例费用最终可以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2.2.4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产品总成本与产品总产量之比,即单位产品成本。

边际成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名词,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短期增减产量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所以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产品变动成本。

【例2.1】 某钢构件生产厂生产某种钢构件的最大生产能力是12 000件/年,已签订了10 000件的加工合同,每件售价1 200元,单位产品总成本1 000元,其中:固定部分(折旧费等)200元,变动部分(直接材料、人工费等)800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现有一客户,准备以90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1 000件,追加订货无特殊要求,也不需要投入专属设备,是否能接受此批订货呢?

该构件的平均成本为1 000元/件,而客户只愿支付900元/件(边际收益),如果接受订货,似乎是亏损的。但是,实际上其边际成本(因追加订货而增加的每吨费用)只有800元/件。用边际成本法计算:

增量收益=1 000件×900元/件=900 000元

增量成本=1 000件×800元/件=800 000元

增量利润=900 000元-800 000元=100 000元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此订货能产生10万元的增量利润(边际利润为100元/件),如果在没有其他更高价格订货利用完剩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接受此订货。

从例2.1可以看出,短期增减产量经济分析决策的依据应是边际成本,而不是平均成本,并且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即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2.2.5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本方案实施之前已经发生或者按某种凭证而必需的费用。由于沉没成本是在过去发生的,它并不会因为采纳或拒绝某个方案(项目)的决策而改变,因此对方案是否采纳的决策不应造成影响。例如,已使用多年的设备,其沉没成本是指设备的账面净值与其现时市场价值之差,它与是否选择新设备进行设备更新的决策无关。沉没成本不计入工程经济分析的现金流中。

当一种有限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时,可能有许多投入这种资源获得相应收益的机会,如果将这种资源置于某种特定用途,必然要放弃其他资源的投入机会,同时也放弃了相应的收益。机会成本就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某方案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例如,一定量的资金用于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项目,若选择甲,就只能放弃乙的投资机会,则乙项目的可能收益即是甲项目的机会成本;一台施工机械用于某工程施工,就失去了出租或用于其他工程的现金收益。工程经济分析中要计入机会成本。

2.2.6 全寿命周期成本

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是一种系统的经济分析思想,又称全寿命期费用,是指技术方案在其寿命周期内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初期的方案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到使用期间运行费和维护费直至寿命结束时的全部成本支出。如对于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分析,不仅需要研究建设阶段的一次性成本,而且需要考虑项目竣工验收后,使用阶段的运行、养护以及维修等长期成本支出。

全寿命周期成本可分为初始成本、经营成本和替换成本三类,每类成本又包含若干子项,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C0——初始成本;

   Ct——经营成本;

   Cr——替换成本;

   i——项目的基准收益率;

   n——项目的寿命周期。

如某五星级涉外高档酒店和商务写字楼项目,其初始成本包括土地购买成本、建安费、财务成本等;每年的经营成本包括日常管理成本、设备维护检查成本、维修成本等;替换成本包括主要设备每5年更换一次的成本、系统升级更新成本等。

2.3 销售收入、税金与利润

2.3.1 销售收入

销售(营业)收入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所取得的收入。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表明商品价值得以实现,为成本费用补偿和利润的取得提供了前提,是企业再生产不断进行和经济效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销售收入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数据,其估算的准确性极大地影响着项目的经济评价。销售收入的计算既需要正确估计在各年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负荷或开工率)基础上的年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也需要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计算销售收入的基本公式为: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或服务)单价

2.3.2 税金

税金是项目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国家交纳的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也是国家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工程经济分析中涉及的税金主要有以下几个税种。

1)销售税

(1)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建筑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或转让收入征收的一种税。对交通运输项目、建设项目、邮电通信项目等,在进行经济分析时,营业税应按营业收入额乘以营业税税率计算。营业税是价内税,包含在营业收入之中。

(2)消费税

消费税是针对一些特定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小汽车等)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实行价内税。

(3)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和商品附加值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一般工业性建设项目及相关技术方案经济分析中涉及此项税的计算。我国增值税实行价外税,税率分为三档,即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商品税率为零。计算公式:

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额是指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若售价中含增值税,需把含税销售额还原成不含税的销售额,以便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记上“销售额”和“税金”。即:

当期进项税额只限于已取得的、从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和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例2.2】 某企业购进各种原材料及燃料,价款为30万元(不含税),经加工生产出某种产品,销售后取得的销售收入为45万元(不含税),按17%的增值税税率缴纳增值税,试计算该企业的增值税额。

解:增值税=45×17%-30×17%=2.55(万元)

(4)资源税

资源税是国家对开采特定矿产品(如原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矿原矿等)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通常按应课税矿产的产量乘以单位税额计算。按照“资源条件与开采条件好、收入多的多征;资源条件与开采条件差、收入少的少征”的原则,资源税实行差别税额。

2)销售税附加

销售税附加包括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它们是伴随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而附加上缴的一个税种,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为基数征收,在税制分类中属于特别行为税。计算公式:

销售税附加=增值税(或营业税)×相应税率

应当指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都属地方税,各地在税率上有不同的规定,计算税金时应以当地规定为准。

3)所得税

所得税是指以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纯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属于收益税。项目财务评价中所得税是指企业所得税,即针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征税的税种,是企业依据经营所得的净收益缴纳的税金。

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税所得额=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税及附加-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4)其他税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等,这些税通常计入经营成本的其他费用中。

2.3.3 利润

利润是企业真正可以自主支配的收益,是投资经济目标的最终体现。工程投资项目投产后所获得的利润可分为销售利润(忽略营业外净收入和其他投资收益)和税后利润两个层次。

销售利润又称为所得税前利润(简称“税前利润”)或利润总额。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税后利润(净利润)=销售利润-所得税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2006)的规定,企业年度净利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顺序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所得税前的利润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延续弥补时间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后用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金弥补。

(2)提取10%法定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公积金

任意公积金是指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任意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的区别就在于其提取比例由投资者决议。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应提取的法定公积金等,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可向投资者分配。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

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金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分配利润

企业年度净利润经过上述分配后,所余部分为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企业未分配的利润,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单独反映。

2.4 工程经济要素的关系与现金流的构成

2.4.1 投资、资产和成本的关系

项目建设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以满足其投资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资金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资本金,它是投资者提供的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是债务资金,它是从金融市场借入的资金。

投资(包括资金来源)和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及项目(工程方案)投入运营后的产出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4来概要地表述。

图2.4 投资、资产、成本关系图

2.4.2 全部投资现金流及投资回报

现金流是工程方案经济分析的基础。现金流构成按“收付实现制”为原则,按实施该方案而实际发生的当期现金流为准,即由实施该方案而引起的增加的现金收入作为现金流入,引起的增加的现金支出作为现金流出。

投资资金的来源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投资者投入的股东权益资金(资本金),二是向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债务资金。如果不分方案资金来源,从全部投资(包括资本金投资和负债投资)收益角度来考察,方案的现金流构成如图2.5所示。运营期的净现金流量是全部投资的净收益,是对全部投资的回报。

2.4.3 资本金投资现金流和资本金投资收益关系

从投资者资本金投资收益角度来考察,方案的资本金投资的现金流构成如图2.6所示。建设期的全部投资资金与借入资金的差额就是投资者的权益投资资金,运营期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就是资本金投资的净收益,是对权益投资的回报。

图2.5 全部投资现金流和全部投资收益关系图

图2.6 资本金投资现金流和资本金投资收益关系图

习 题

1.简述工程经济要素的基本构成及计算方法。

2.理解总成本、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边际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有什么关系?边际成本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析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利润之间的关系。

5.分析投资、资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6.分析全部投资的净收益来源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7.分析资本金投资的净收益来源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8.某台设备原价为120 000元,若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为6 000元,试分别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9.某项目年总成本费用为2 700万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为总成本费用的15%,固定资产折旧费为300万元,摊销费为120万元,利息支出为70万元,则该项目年经营成本为多少万元?

10.某建筑企业年施工承包收入为6 700万元,已知营业税税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则该企业当年应缴营业税金及附加为多少万元?

11.某施工企业2010年利润计算有关数据如下:工程结算收入25 000万元;产品销售、机械作业销售、材料销售、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出租收入2 600万元;工程结算成本19 800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805万元;其他作业成本2 000万元,其他业务应负担税金60万元;管理费用1 045万元;财务费用1 760万元;所得税费用500万元。试问该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是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