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务型制造的机理

服务型制造的机理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服务型制造的机理一、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和特征(一)服务型制造的相关研究与概念界定1.服务型制造的相关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服务型制造的研究,集中于服务型制造的概念、特征、趋势、价值来源、价值增值机理、可持续性等问题。国内学者对制造业服务化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

第二节 服务型制造的机理

一、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和特征

(一)服务型制造的相关研究与概念界定

1.服务型制造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服务型制造的研究,集中于服务型制造的概念、特征、趋势、价值来源、价值增值机理、可持续性等问题。

自1962年贝克尔(Becker)最早提出由物品向服务转移的思想,一度转入近20年的沉寂后,从1980年代开始,其思想再度成为研究热点。国外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以范德梅维(Vandermerwe)和瑞达(Rada)为代表(英文servitization一词最早就是这两人提出的),其研究重点是揭示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其后一些学者托尼(Toni,1994)、罗宾逊(Robinson,2002)、范鲁伊(Van Looy,2003)等,沿用两人的概念,进行了诸如服务业在制造企业创造顾客价值、获取竞争优势等问题的分析;一派以怀特(White)、斯托顿(Stoughton)和冯(Feng)为代表,其焦点集中在服务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里斯金(Reiskin,2000)、布莱佩斯(Plepys,2004)分别以化学品管理服务、计算机服务外包为例,托福(Toffel,2002)通过对服务化模式与传统销售模式的比较进行展开分析。

总体来讲,他们是对制造企业的产出由实物产品向服务产品转移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另外,尤诺(Uno,1989)、斯戴尔(Stille,2003)等揭示出服务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哈顿(Hadun,2000)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在生产系统中的角色演变历程,即从工业时代的“润滑剂”效果(20世纪50至70年代)到“生产力”效果(20世纪70至90年代)的演变,再到后工业时代的“推进器”效果(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演化。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发达国家为了抢占制高点,纷纷支持相关研究,例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从2002年开始资助“服务工程的探索”(Exploratory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the Service Sector,ESS)等项目,欧盟支持“网络化环境下协同设计与制造”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制造业服务化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郭跃进(1999)、左鹏(1999)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经营的表现、原因、优势以及对中国企业经营的启示;李江帆(1990)的《第三产业经济学》提出了生产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导致生产软化系数逐渐增大的思想;宋高歌(2005)探讨了产品服务化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鲁桂华(2005)等对制造业服务增强的起源、现状以及服务延伸产品差别化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并获取价值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不过,他们都没有明确使用“服务化”的概念,基本上限于对现象的表述和简单总结。自2006年以来,国内学者以汪应洛、孙林岩等(2009)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率先提出服务型制造模式,论述服务型制造的价值、本质内容、模式、发展路径等,明确、深化了对服务型制造的研究,从而推动了服务型制造的实践。

2.服务型制造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服务型制造,孙林岩等人(2007)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新的先进制造模式;这种更深入的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模式,称为服务型制造。国外虽然未明确提出服务型制造的概念,但许多发达国家对服务型制造的相关研究早已有之(林文进,江志斌,李娜,2009)。美国提出基于服务的制造(service based manufacturing),澳大利亚称为服务增强型制造(service-enhanced manufacturing),日本称为服务导向型制造(service oriented manufacturing),英国称为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

面对新的制造模式(如基于性能的柔性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模式,基于单元的分形制造、全息制造、智能制造等分散化制造模式,基于集成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现代集成制造模式)的不断涌现,面对制造业新的发展处在其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新时代,面对服务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并嵌入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大格局,中国制造产业如何在创造“中国制造”辉煌之后再次扬名全球,致力于打造我国以至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浙江省如何做到名副其实,这些都为研究提出了必须解答的新课题。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论证、提炼,并作前瞻性的判断,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实践。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使命:在总结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服务型制造的特征

服务型制造可以分为两类,即面向生产的服务(生产性服务)和面向服务的生产(服务性生产)(袭著燕,郑波,孙林岩,2009)。其具有的特征是:(1)服务型制造的目标是为最终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系统—服务创新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要的广义产品(产品+服务)。(2)服务型制造是新的商业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它通过分散化的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和顾客的协同,形成服务型制造网络。服务型制造网络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理论,在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的基础上形成制造业的价值网络。服务型制造网络成员包括:产品服务系统的最终消费者的顾客;产品服务系统生产过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金融、法律、保险、会计、管理咨询、物流、分销、售后服务);服务性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产品制造商)(孙林岩,2009)。

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制造服务以及顾客的全程参与,构成服务型制造的三个基石,三者协同创造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服务型制造模式使得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成为价值的增值环节,使得整个价值链成为价值增值的聚合体。

二、服务型制造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一)关联制造产业规模经济的推动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入的不可分性。投入的不可分性,意味着投入与规模无关,随着规模的增加,平均成本在下降,因此便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这种不可分的投入,广泛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范围和领域。制造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公共物品的投入,都具有明显的不可分性。制造企业的集聚可以共享公共物品,从而节约建设基础设施的费用。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企业都能产生经济效益。不同的制造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制造产业基础、发展趋势、市场结构和规模,已有的相关制造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对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速度、竞争能力以及规模将产生必然的影响:其一是相关制造产业发展的直接需求,例如宁波石化行业的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强烈需求。其二是在制造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要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进而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素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其三是已有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共享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前期基础,例如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二)分工合作的推动

现代竞争特别是区域或制造产业部门的竞争并非取决于单个企业的投入规模,而是取决于整体生产率的高低。当同一区域或产业的相关服务企业(包括竞争对手)通过合资、合作或联盟等方式,形成严密的分工与合作体系,共同进行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价值创造活动时,一方面,单个服务企业会因为专门从事价值链的某一环节而熟能生巧——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整个地区和制造产业由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强化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增强了竞争实力。

国内外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历程就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分工越是深入、彻底、延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越是快速,分工程度与收入增长、结构调整呈现正相关关系。刘徐方经研究得出结论:由于科技创新和放松管制,现代服务业内部以及边界和交叉处打破原来的产业界限,使之相互介入、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形成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最终实现产品、业务与市场的全面融合。

(三)知识外溢的推动

服务型制造企业对知识的渴求比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更强烈,服务业制造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是知识在集群内部传播、积累、增生、扩散的动态过程。知识及其成果的共享和效仿是经济社会的一种普遍要求,由于现代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更多是高科技、高技术的经济活动,知识溢出对其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

服务型制造企业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包括服务观念、心理模式、思维方式、信仰等,业务相近或互补的服务企业,如果空间位置接近,就增加了很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隐性知识的传播效率。所以,知识溢出是集群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事实上,知识溢出不仅导致企业集群,而且决定了集群的规模,还影响着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因此,服务企业在空间上越分散,知识交易频率越高,交易费用也就越大。地理上的集中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传播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搜寻成本,提高共性知识的产出率。另外,集群内的服务企业集群由相关产业构成,它们通常利用同样或类似的知识投入,具有相似的知识结构。所以,相对于从外部搜寻,处于集群内的企业更容易找到其所需要的知识资源,这就节约了企业搜索知识的时间和成本。

(四)创新欲望的推动

首先,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不竭的驱动力。服务型制造企业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特征,由于企业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接近,可以使服务企业之间的频繁交流更有可能,这样服务型制造集群的合作与创新便具备了现实基础。

其次,服务型制造集群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网络,它通过集群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构成一种集体学习,刺激企业内部创新。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创新不仅增强了企业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而且保证了创新的传播、交换和创新环境本身的更新。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使新产业和新产品不断出现,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创新的迅速扩散又使以现代服务业集群为基础的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整个服务产业效率的提升。

最后,对单个企业来说,开拓创新对资金的要求较高,服务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集群的群体力量打造区位品牌,进而获得强劲的市场优势。

(五)消费效应的推动

在一个服务型制造企业的集聚区,各种类型的服务企业在空间(包括虚拟空间)上的联合,会产生综合经济效应。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集聚区各类企业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使得集聚内商品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使其愿意来购买商品;同时由于商家的集中,消费者在价格搜寻过程中节约了时间和搜寻成本,集聚区内商品价格上的优势,又节省了消费者的花销,从而使消费者成为商业集聚效应的最大受益者。他们的各种消费会在这个区域实现,消费者在该地区的消费要超过在一般地区的消费,因而产生消费带动效应。

(六)品牌效应的推动

服务型制造集群往往形成一定的区位品牌效应。服务业通过集聚,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这既减少了单体企业的广告宣传费用,又借助广告效应形成整体品牌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单体企业获得稳定乃至不断增长的顾客流以及整体的商誉

三、服务型制造实施的机理——服务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产业集群的成长

服务型制造实施的机理,可以通过服务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产业集群的演进的成长路线和实施路径来清晰地展现(见图6-1)。服务型制造并非企业单个自发、独立的个体行为,服务型制造的实施离不开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浪潮的影响,也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因此,我们就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三个维度予以说明。

img47

图6-1 服务型制造集群的成长路线和实施路径

(一)企业层面的分析

从企业层面来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模式转变,其实施的基本路径有两条。

路径一是,传统制造企业依托实体产品,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将原来集成在产品中的知识、技能与其他要素进行分解和外化,形成各类高附加值的服务要素,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向客户提供包含这些服务要素的“产品+服务包”或“纯服务(组合)”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价值增值。简单地讲,制造企业这时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服务,即产品服务系统。

产品服务系统也可以按照产品与服务的结合情况分为以下几类:(1)先服务后产品。例如,OEM转向ODM。具备一定研发、设计能力的制造外包企业,可以朝研发、设计等高端的业务环节发展,并为发包商提供研发设计服务。(2)产品中嵌入服务功能。产品中包含服务功能,产品与服务不可分割,顾客使用产品时企业需要为顾客提供与产品关联的服务。(3)附加服务跟随着产品。卖机器设备的同时提供技术操作人员(人员服务)和委托管理服务。(4)售后产品的服务。这指的是产品销售后,服务一直跟随,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售后产品的维修与维护,而且是硬件中的软件更新,产品服务功能的升级(可以在设计中预留),从而持续性地卖软件与服务。

路径二是,传统的服务企业向制造领域渗透,通过外包或自建的方式拓展自己的制造系统,达到向客户提供包含这些服务要素的“产品+服务包”;并且企业制造的每个环节之间、企业内的上下工序之间、企业外的配件加工外包企业与产品组装方之间,形成服务关系。

(二)产业层面的分析

从产业层面来看,服务型制造的推进有赖于并有助于制造产业结构和服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这就是说,如何在国际业务流程外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打造由制造企业、生产型服务企业和客户构成的服务型制造体系,这是一个现实的重大挑战。其关键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的生产与服务业务分离的问题,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门化、产业化的壮大与发展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产业层面的产生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

企业的生产与服务业务的分离,用专业术语说是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务的外包。对于企业不同生产性服务类业务的外包要区别对待。

1.非核心业务的外包

关于生产性物流、生产性金融服务、人力资源、设备保养等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这些可以从企业制造价值链中分离出来,通过社会第三方来进行,即外包出去。生产性物流已构成重要的利润来源,第三方从事生产性物流还很不发达,这要求企业与生产性物流外包服务企业间建立实时的生产信息的联系,准时地为企业生产线上提供需要的物料,而前提是企业生产的信息化与生产性物流外包企业信息化的协调统一。生产性金融服务也伴随着生产各个环节的外包而产生。设备保养与维护的外包,可以确保服务型制造的顺利进行。

2.非核心研发或设计环节的外包

对于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很大的环节,许多企业不愿意外包或者仅会考虑部分的非核心研发或设计环节的外包,由于这部分的外包涉及研发合作或创新合作领域,因此,如果要实现研发、设计的外包,不仅需要在集群内发展研发、设计类子园区,而且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三)政府层面的分析

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是服务型制造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当前在“脱虚入实”的大背景下,政府如何有序、有力、有质地引导资金资本“入实”,成为一项首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政府则要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发展。

由此可见,服务型制造的实施,关键是企业、产业和政府的联动:企业要贴近客户需求,积极重构服务导向的价值链;产业组织要基于服务型制造网络的运行机制,努力践行其运行机理;政府要切实研究服务型制造新格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从而提出应对方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