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实施“科教兴宁”战略的重点问题

浅谈实施“科教兴宁”战略的重点问题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实施“科教兴宁”战略的重点问题在21世纪到来之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心向西部转移的战略决策。正因为如此,“科教兴宁”就成为宁夏跨世纪必然的战略选择。

浅谈实施“科教兴宁”战略的重点问题

在21世纪到来之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心向西部转移的战略决策。这一英明决策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将进一步促进西部落后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将进一步稳定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为今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宁夏要想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来实现经济的腾飞,即依靠“科教兴宁”战略振兴宁夏经济。这一战略的提出是自治区党委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着眼于长远利益,根据本区现实情况做出的重大决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的投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在过去科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资源是缓慢的,那么,它在当代则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贡献率仅为10%~15%左右,20世纪中期上升到40%左右,70年代以后又上升到60%以上。在发达国家,高科技、新知识带来的高效益大大超过了传统观念中的资本和劳动力。如在1995~1997年的3年中,美国的高技术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占27%,而传统的支柱产业——汽车业的产值份额仅占4%。创办于1974年的仅有20多年历史的微软公司,只有1.5万名员工,但资产总额已达到了1500亿美元,其市场价值已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这种新型的以计算机为特征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与传统经济的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和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的决定因素。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科学技术和人才就成为一个地区在全国地位的决定因素。如上海与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差距主要不在地理位置和资源上,而是科技教育水平的差距、人口质量和人才数量上的差距。正因为如此,“科教兴宁”就成为宁夏跨世纪必然的战略选择。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实施“科教兴宁”战略,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要摆脱贫穷落后,谋求发展,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促进技术进步的战略和策略有两个方面:一是依靠本地的技术创新。二是从发达地区、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关系是促进宁夏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通过技术引进,凭借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少走弯路,迎头赶上,是宁夏谋求经济发展的捷径。

对于发达国家、地区来说,由于科学基础、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比较强大,它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而落后地区则不同,因为经济实力差,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能投入足够经费,同时由于缺乏好的工业基础和配套设施,特别是缺乏把实验室成果开发成商品的中间环节所需的大量资金,研究成果往往只能成为样品。通过技术引进,使宁夏的研究与开发能够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行,避免在区外或国外已有的技术上重复劳动,适时的技术引进能帮助我们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实践经验证明,原来经济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凭借“后发优势”就可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宁夏应如何获得先进技术,并且凭借技术引进的这种“后发优势”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呢?

(一)要从现状出发,引进适用的技术。

由于在资本、就业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我们不宜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不宜建立占用资本较多的大工业。因此,我们在选择技术类型时,就有一个“适用”技术问题,不能一味求洋、求新、求大,按照“适用技术”的观点,“高”而不“适”未必可取,最好是“适”中求“高”,又“适”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用新技术时,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又要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就目前而言,宁夏亟须引进节水灌溉及黄河治理等相应的技术,丞须引进马铃薯产业、苜蓿产业、蓖麻产业等新兴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太阳能和煤层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

(二)在技术引进上应注重反求研究。

反求研究是以实物样品为起点,进行反推性的研究。首先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构分析,然后进行分解研究,理化实验以至破坏性实验,反求其制造过程、实验过程和研究过程,反求其技术诀窍、设计方法、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反求研究有产品作为实物证据,对实物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比关起门来进行独立的技术开发研究容易成功。通过反求研究,可以在消化掌握先进技术中有所创新。反求研究避免了盲目制造,把别人的优点拿过来,同时找出其弱点及技术上的差距,改进了我们的产品,这样可使宁夏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三)还应注重增强技术引进的吸收能力。

宁夏要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发展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之路,就必须培养出适应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必须加强应用科学和工业技术基础的建设。只有这样,引进技术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是真正的技术扩散。

二、开展宁夏农业领域的科技革命,依靠科技进步,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

宁夏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现有耕地1220万亩,人均耕地2.4亩,居全国第二位,有600多万亩的自流灌区,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现已成为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可以说,农业是宁夏的支柱产业,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是决定宁夏新世纪发展的关键。但宁夏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人口多以及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的落后。

(一)努力恢复宁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宁夏贫困的重要原因,历史上林木茂密、水草丰美、“牛羊塞道”的黄土高原,由于频繁的垦荒,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应结合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将不宜农耕的土地适时退耕还林还草。近年来,宁夏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出现阶段性的粮食过剩,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遏制恶性循环,恢复生态平衡。

(二)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宁夏南部山区严重缺水,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大水漫灌的落后浪费的灌溉方式,致力于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微灌、滴灌、渗灌等新的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还应该适时地研究、引进和推广一批适用于宁夏农业的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使农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实现产品增值。

一方面,对农产品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目前,宁夏农产品普遍存在“难卖”的情况,这不是市场无情,而是我们的产品品质对市场不适应。现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决定于产品的品质,能否抓住农产品充裕的大好时机,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发展独具优势的优质产品,大大提高名优品种的比重,将直接决定今后农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另一方面,目前积压、滞销的主要是一些“原”字号的初级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经过精加工的农产品新品种,市场销路还是比较好的。国内外的情况表明,凡是农产品加工发达的地方,农产品转化、增值就快,市场占有率就高,效益就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强。宁夏农产品总量比较大,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几位,但这种总量大的优势应通过加工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夏可逐步形成葡萄酿酒、马铃薯加工、清真肉奶、水产果菜等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建成若干技术含量高、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龙头企业,打出一批名优、特优知名品牌。

(三)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不同,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也会有所差异,因而选择主导农业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农业综合开发,培育特色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自己的产业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优势的地位,这是培育农业产业化基础的一条成功之路。对于宁夏而言,可利用当地资源开发一批上档次的拳头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可建设特色鲜明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作为开发的重点工程和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建设项目,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效、无副作用的枸杞沙棘麻黄、苦豆子、葫芦巴等特色产品,逐步将宁夏建成中国西部的“药谷”。同时,发展畜牧业及其产品加工业也是宁夏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宁夏的畜牧业主要应加快肉牛和肉羊生产,突出发展奶牛和优质细羊毛生产加工,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宁夏的清真牛羊肉在上海地区就已创出了“名优”,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夏进”纯牛奶在国内市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

通过农业推广人员组织实施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传播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信息,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将人、财、物发挥最佳效益,以达到农民增长知识,提高技能,转变观念和态度,使农户增产增收,改善农户生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

人是创造价值的根本力量,实施“科教兴宁”战略必须从价值的源头做起。邓小平同志谈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作用。

(一)“科教兴宁”的关键是人才。

1.人才开发应当坚持自我开发为主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培养、使用和稳定现有的人才。由此,我们应该制定一系列稳定现有人才,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措施和办法,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宽松环境。一方面,应重视发挥宁夏现有青年人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中,必然产生许多新领域,既需要青年人的智慧和创造,也为青年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好“银色资源”——老年人才,当年投身宁夏建设的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最熟悉地方情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应当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体现价值的机会。

2.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引进人才。对愿意到宁夏来工作的确有专长以及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的优秀人才,只要专业对口、工作需要,均可享受优惠政策,可以“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

3.建立专门的研究人才开发战略的组织机构,专门研究宁夏人才的现状。根据需要提出有远见、可操作的开发政策措施,包括人才开发项目、人才开发基金、人才市场的建设和人才信息网络的建立等。最后,还应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建立各类人才培训基地。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迫在眉睫,包括乡镇企业队伍、农村服务队伍,以及外出打工的队伍也需要提高。

(二)“科教兴宁”的基础是教育。

“科教兴宁”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主要靠教育的普及,宁夏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教育的落后。从全民文化程度看,宁夏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全国少13.2个百分点;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达到45.9%,比全国多11.41个百分点;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6%,低于全国7%的水平,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的20%和世界平均15%的水平。总的来说,人们的教育意识较差,教育能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振兴地区经济的作用还没有被普遍认识到,这也给发展教育带来了人为阻力,许多中小学生的流失就是证明。

教育作用于经济发展上的影响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掌握现代技术并应用于经济发展中。二是教育开阔人的眼界,提高其对生活水平的期望值,从而引发从事和更新经济活动的能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在这种条件下,宁夏的教育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和飞跃。我们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教育投资的增加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宁夏教育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远低于发达地区。应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开辟为教育投入服务的新税种,将高消费引向教育。另一方面应鼓励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鼓励和提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不计征税。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把校办产业收入列为教育经费来源,与学校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2.在教育层次上优先发展基础教育。首先,基础教育对宁夏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应将基础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包括正规的中小学教育,也包括对文盲或半文盲,或待教的各种年龄段的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教育的这几个小块。而基础教育的内容,除知识文化外,还包括道德、法律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宁夏人民的素质。稳步发展适合宁夏特点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以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宁夏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大学毕业生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比例已高达30%以上,这种状况导致我们有限的教育经费出现了资源浪费,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效应”。所以应强化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要求的适应能力,不仅要下大力气培育和扶持一流的高等院校,提高培育一流创新人才的能力,而且要改变高等院校教学中以既定教材进行知识灌输为主的模式,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作为改革重点。其次,改变高校的专业设置。事实表明目前的专业设置既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创造才能,也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跨学科、边缘化特征,应改变此现状,以适应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最后,要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在必要的基础课教育之后,能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国家提供的资源,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人才缺乏的问题。

200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