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兰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兰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2008年,兰州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全力实施“十大行动”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兰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2008年,兰州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全力实施“十大行动”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3元,比2007年增长12.89%,增速也是近10年来最快的一年。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城乡发展不协调、二元结构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等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我市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仍然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这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兰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

2008年,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5.71%;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43.6亿元,同比增长12.2%;农作物播种面积309.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8.69万亩,比上年增长1.4%,粮食总产量达到38.75万吨,比上年增长4.25%,为50年来第5个丰收年,解决了0.67万人的温饱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3元,净增401元,比上年增长12.89%,增速是近10年来最快的一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8.61万亩,比上年增长5.54%,蔬菜总产量达170.07万吨;畜禽存栏达到381.3万头;猪、牛、羊肉总产量达到3.96万吨。加强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龙头企业重点围绕蔬菜、百合、玫瑰、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字牌”产品,兴办“农字牌”企业。先后开发出了百合粉、玫瑰高级美容系列等符合市场需求的深加工产品,并积极引导企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总投资亿元以上、日加工能力500吨的伊利奶业集团兰州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4300万元;养殖规模6500头以上的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启动兴建,以七里河万头养猪场、中川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正大12万只蛋鸡场为代表的一批养殖项目正在加紧筹划建设。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农产品社区连锁配送营销工作,建立连锁店14个。突出藏贮保鲜能力建设,全市藏贮保鲜库达到47家,贮藏能力突破110万吨。

(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从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兰州市坚持“稳粮、扩经、促牧和重输转”的思路,使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粮食生产上,突出抓了干旱山区双垄全膜覆盖技术推广,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产量增加9.3万吨以上,成为全市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在经济作物上,突出抓了川水地区以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0.12万亩,产量突破10万吨,收入超过20亿元。全市粮经比例由上年的60∶40调整到了58∶42。在畜牧业发展上,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突出抓了以“四个二”为主的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有效调动了周边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提高到了22.5%。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实现劳务输转21.6万人、劳务收入8亿多元。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来抓,现代农业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重布局、建基地、扶龙头、扩市场、促流通、增效益”的思路,持续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在榆中宛川河流域、皋兰西电及大砂沟灌区、红古湟水河流域、永登庄浪河流域、二阴地区发展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特色产业带,蔬菜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3%。突出榆中小康营、永登秦王川、皋兰西岔、红古青土坡、七里河西津坪5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新增设施农业7507.5亩。以瓜类、百合、玫瑰、红枣、红提葡萄、大接杏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总面积达到了16.1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和营销组织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安排专项资金140万元,对17家龙头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和培育,累计认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个,年销售收入实现33.5亿元,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筹措资金45万元,新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8个,累计达到160个,带动农户8万多户。三是全力开拓农产品外销市场,先后在北京、东南沿海和华中等10个城市成功举办“兰州高原夏菜”推介会。以高原夏菜为主的农产品外销覆盖面由上年的23个城市50多个市场,扩大到了32个城市、60多个市场,蔬菜外销量达80万吨,占总产量的47%。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大力推广“联户联保”组织化管理模式,探索开展市场准入、产地准出试点工作,全市三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网络进一步健全,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达到161个,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76万亩,并对7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站点进行了设备更新与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了资料台账和各类档案,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网络体系,兰州地区生产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了98%以上。

(四)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提高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的关键来抓,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集中财力3151万元,完成三电、西电等水利工程改造10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3万亩;投入3802万元,完成饮水安全工程12项;解决了8.33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农村六小工程成绩斐然。修建乡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建设中小学危房11万平方米、乡镇卫生院19个、标准化村卫生所80个、信息化乡镇4个、信息化村120个;投资2677万元,完成了79个行政村、7650户的“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项目。三是林业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完成国家、省和市级林业专项投资6703万元,全市113.5万亩天然林和121.4万亩重点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完成造林封育和补植面积19.16万亩。南北两山58万亩林地质量得到巩固提高,森林生态景观效果逐步显现。林木种苗繁育中心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天水路北出口森林生态景观二期工程顺利推进,绿博园顺利竣工开馆,高削坡绿化取得较好成效。四是防灾抗灾体系得到加强。农村防洪抗旱体系进一步改善,气象服务水平和灾害预警预测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38次,防雹作业185次,很好地发挥了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

(五)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008年,全市在巩固提高已建40个试点示范村的基础上,重点抓了10个示范村和10个扶持发展村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培育、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突出扶贫攻坚,争取和筹措扶贫资金9632万元,在三县及七里河区的27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通过强化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输转等工作,较好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截至2009年5月,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投入达到3.97亿元,60个市级试点村共组织实施各类产业化项目108项,基础设施建设188项,试点工作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试点工作带来的新实惠和新变化。一是农民收入较快增加。据统计,通过三年的试点建设,60个市级试点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4%。其中9个省、市级试点示范村的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试点前的2962元增加到2008年的5130元。七里河王家坪村在试点期间平整荒山荒坡800多亩,建立工业园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三年前的3936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6350元,净增2414元;城关区上坪村通过试点建设,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使入驻企业由2005年的23家发展到48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三年前的6746元增加到2008年的9000元,净增2254元。二是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三年来,60个市级试点村新建日光温室2677亩、高架大棚2033亩,新发展养殖奶牛和肉牛4100头,肉羊4.58万只,生猪存栏3.5万头。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7个,发展蔬菜7.5万亩、经济林1.9万亩。各试点村基本形成了1~2个主导产业,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红古区在河嘴村、青土坡等试点村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全区共建成设施农业2.19万亩,年蔬菜产量达1亿多公斤;皋兰县阳洼窑村和砂岗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高原夏菜、栽植经济林,安宁区桃林村和知门村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都培育形成了稳定的增收支柱产业。三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三年试点建设共硬化道路257.07公里,衬砌渠道190.9公里,铺设人饮管道233.32公里,解决8544户、3.59的万人的饮水问题,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60个、标准化卫生所56个、信息化村101个,农村商务中心436个,新建农民新型住宅1299户、18.53万平方米。试点村主干道全部硬化,饮用水全部达标,农户通电率达到100%,沼气、电磁炉等清洁新能源使用率达到51.2%,新建农宅配套了卫生厕所和洗浴设施,广播、电视、电话入户率均在98%以上,试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体育活动场所配套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道路、沼气、卫生厕所的建设推广,是试点期间变化最明显的地方,也是群众感受最深刻的方面,成为群众最欢迎和最称道的工作。四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试点村突出阵地建设,普遍新建农家书屋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条件大幅改善,村卫生所建设全部达标,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平均达到97%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五保户”供养和特困户生活救助率达到98%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五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活动。三年试点村共清理垃圾72.4万吨,清理各种土石堆、粪堆41.8万吨,整治小街巷1000多公里,栽植绿化树木20多万株,建成沼气池6346座,完成卫厕改造3686户。试点村全部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建住房全部进入规划区,住宅区适用、经济、安全、整洁,通村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皋兰县将每月10日定为“环境集中整治日”,七里河区组织开展“369”活动,西固区探索实行“农户收集、村社清运、乡镇处理”的长效机制,都使农民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六是生产活力大幅激发。通过试点建设,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基础条件改善、各种实惠增多、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以及各类培训带来的新知识、新风尚、新境界的熏陶,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逐步深化,信心和决心逐步增强,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期盼成为主流,特别是在试点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下,群众想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十分高涨,农村土地、资源、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六)城乡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对于兰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12月31日,中共兰州市十一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决定》。全市各县(区)和各部门都结合各自的实际,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和梳理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办法。皋兰县进一步审视县情,明确提出了东扩南展,构筑点线面梯次推进新格局,把皋兰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学的兰州现代卫星城的发展目标。安宁区提出了按照“五个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努力把安宁建设成为全市、全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的新思路。西固区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项重点,加快三个步伐,完善四个规划,实现五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力争到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的目标。七里河区重新审视了城乡分割的区情,梳理了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向题,形成了全区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并修订完善了公路、水利、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等四个大的建设规划,使分规划与总意见互相衔接,成为互相支撑、紧密联系的整体。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个新课题、新任务,各县区和各部门按照省上要求和市上统一部署,高度重视,行动迅速,都认真研究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截至2009年7月,八个县区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皋兰、安宁两个试点县区的《建设规划》都已基本完成。市上各实际工作部门正在制订或已经制订了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工作步骤。今年,全市4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和22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按计划顺利建设,正在全力组织进行的工作有:以高原夏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年度饮水安全和水利建设项目,规划审定和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300个农家书屋、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70个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800公里乡村道路年度建设项目,农村商务中心建设等。榆中县已开始进行修编城乡规划,进一步充实和细化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县城10平方公里控祥规划。皋兰县已落实了修编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及各类专项规划的工作任务,围绕城乡功能和空间布局特点,从整体上规划城乡布局和建设。目前,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已全面展开。

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面临的问题与难点

2008年,兰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快推进兰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是近10年来最快的一年;200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814.04元,同比增长16.83%。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仍占现金收入比重的53.96%和33.71%。虽然我市农民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和绝对值相比还有差距,还存在着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的问题,存在着地区间很大的不平衡性,农村还有许多增收困难户和生活困难户。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三农”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支撑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来源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受阻,一些企业关闭和停工,导致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降低,返乡农民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国内粮食、棉花、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兰州市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降5.9%,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11.2%、7.8%和3.3%。2009年5月份以来,有一半以上的农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下跌,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跌37.8%。致使农民依靠务农增收的形势也趋于严峻。

从表面上看,农民增收困难主要是农产品价格走低、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等原因造成,但从实质上分析,农民增收难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偏低

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衍生了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龙头加工企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不够,农产品深加工严重滞后,带动力不强,农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不高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农产品优势未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整体效益没有最大化;另一方面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二)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偏多且素质偏低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而当前农民增收的最大困难,在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困难。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许多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性因素,增加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相应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表象看,我市农村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已有一定比例,但事实上,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及个体私营企业以技术、资本替代了劳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变弱,加上外来劳力的就业冲击,我市本地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农民既失去了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又由于文化水平低,导致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竞争力较弱,给农民收入的增长带来较大影响。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偏弱,普遍存在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缺销路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无门,收入难以增加。

(三)收入的增加面临着市场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

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加剧,而以经营农业为主的分散农户,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千变万化的信息,市场应对能力偏弱,基本上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和市场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农产品难卖出,商品率难提高,农民收入难增加。同时,由于生态环境差,气候变化多端,各种恶劣和异常的天气越来越频繁。尽管我市的各种保护设施还比较健全,但也不能防止突发的、强大的恶劣天气对农产品的影响。今年遭遇持续干旱,6月中旬有效降雨使旱情有所缓解,但夏粮减产已成定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四)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影响农民增收

不可否认,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超过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有的甚至成倍增加,农产品的价格与其他社会产品相比还相对较低。农民增收成果,一定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所抵消。近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也有大幅攀升,农民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来增加收入的难度也相对加大。另外,近几年,社会消费品的价格快速增长,也是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农民创业面临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制约

目前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花卉园艺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单个农户土地面积有限,土地流转难,发展规模经营受到限制;发展设施农业和二、三产业需要进行房屋等设施建设,受到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民进行农业扩大再生产和创业需要较大额度资金支持,受到贷款难的约束。这些都制约了农民的经济活动,影响了农民创业增收。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和建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扭转了农民收入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农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单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以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为目标,重点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生产,同时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努力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积极推广高效种养模式,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重点支持发展以高原夏菜、百合为主的蔬菜产业,以红提葡萄、大接杏、玫瑰、油桃、梨、枣、花卉为主的林果园艺产业;大力发展以奶牛、生猪、肉羊、家禽为主的规模养殖业,通过做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二是狠抓品牌农业建设。坚持以品牌农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进而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快农业品种、技术和模式创新。围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加快研发一批增产增效增收明显的优良品种、特色品种;组织攻关一批设施农业、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储运保鲜等技术和装备。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的推广网络。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务农劳动力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民增收的外部条件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加大各种农业投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构建支农资金稳定增加的长效机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实现播种、栽插收割、植保的机械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和管护,提高乡村道路等级。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市级财政每年用于农村投入的增幅应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幅。要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安排和财力布局上,优先保障农村饮水、农村中小学危旧房屋改造等项目。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民创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很高,关键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突破一些瓶颈制约。要认真落实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展农民创业空间,特别要鼓励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本积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头致富。以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服务为基础,为农民创业提供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微利项目贷款贴息以及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为农民提供创业场所。针对当前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研究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搭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

县域经济是全市发展的基础之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统筹配置各种资源,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要实施工业带动战略,推动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小城镇,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增强小城镇辐射农村、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作用。小城镇要因地制宜,打特色牌,培育竞争优势。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健全完善农业商业服务网络,加快东部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新业态、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扶持各种农村生态游、城郊度假游和“农家乐”项目,开拓新的增收渠道。

(五)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持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2009年上半年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占53.96%。要持续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当前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和服务。根据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逐步让农村劳动力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就业信息、就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向农村拓展,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组织的转移。二是做好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突出就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使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和生存能力,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经验。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要降低和减免培训费用。针对现在仍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女性较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洁、保安、家政、家庭手工业等技能培训,开发相应就业岗位,挖掘转移就业的潜力。三是切实保障农民工获得工资的权益。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指导和监管,根据物价上涨因素同步调整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严厉处罚随意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部署,积极实施和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

(六)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和使用制度,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和使用制度。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农业。建立健全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流转双方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确定流转价格。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发展中介组织,可开展农村土地银行的试点,使土地流转工作逐步规范起来。二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发展城乡土地市场,逐步建立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的运作机制,使土地增值收益的绝大部分由农民分享。三是创新农民宅基地管理制度。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一部分农民进城后一些村庄部分房屋和宅基地被闲置或废弃。对这种趋势要引起重视,可以采取经济补偿、置换等办法,鼓励已进城、进镇或已在农民集中居住点落户的农民把这些闲置的宅基地改造成耕地。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展进城进镇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市社保、以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住房的试点,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农民贷款难是困扰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创业。解决好这一难题,一是要切实抓好金融支农政策的落实。这几年中央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加涉农信贷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落实这些政策,督促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积极稳妥地培育发展小额信贷为主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规范引导发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村镇银行,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信贷服务。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积极开展涉农和小额贷款业务。三是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公司和涉农担保业务,探索建立主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四是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积极开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规模养殖和设施农业的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八)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加农民的福利性收入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持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对于考入高等院校的困难农民子女给予补助和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让农民病有所医。继续完善农村计生奖励扶助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困难农民群体提供社会救济,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加快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步伐。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光明日报,2009-2-2.

1.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决定(2008年12月31日).

2.兰州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领导小组.兰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结.2009-6-8.

3.兰州市发改委.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09.

4.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企稳.兰州日报,2009-7-24.

执笔人:张玉斌 刘心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