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汉时期张掖经济开发的经验教训

秦汉时期张掖经济开发的经验教训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秦汉时期张掖经济开发的经验教训秦汉时期张掖经济的开发,其主要背景是当时的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秦汉时期张掖开发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牧则牧。秦汉时期不顾实际的掠夺性的开发,其后果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张掖原有的生态环境。对水利的综合开发是秦汉时期张掖经济开发的一项重要成就,更是汉代张掖屯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第五节 秦汉时期张掖经济开发的经验教训

秦汉时期张掖经济的开发,其主要背景是当时的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因此,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单纯的军事经济活动,其开发的目的是为加强和巩固边防服务,着眼于军事。但就意义而言,它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边防、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所实行和推广的屯田制度,虽为封建王朝对抗游牧部族的一种特殊办法,却对张掖扩展农垦区、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因秦汉时期的屯田是以军事需要为目的,屯田只是巩固边防的手段,它对张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张掖是河西走廊地带最宽敞的一段,出自祁连山的大小河流,在张掖境内淤积成了广阔的冲积洪积扇。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形成了天然的自然绿洲,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但由于秦汉时期因屯田而大面积伐木毁林(《居延汉简》中有“官伐材木取竹箭”、“二人伐木”等关于秦汉西北屯田伐木毁林的记载),严重破坏了张掖的生态植被。且自秦汉以后的封建王朝为加强边防巩固,都纷纷仿效秦汉的做法,导致张掖生态状况逐渐恶化,随之水旱失节,灾荒频发。时人贡禹(公元前127—公元前44年)曾因此指出:“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汉时期张掖开发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牧则牧。张掖土质呈沙性,凝聚力较差,吸水性亦有限。因此,保持当地水土不流失,所种植物是其关键。秦汉时期不顾实际的掠夺性的开发,其后果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张掖原有的生态环境。东汉时期,由于国家对西北控制力的减弱,张掖又成为诸多少数民族纷争的场所,加之生态破坏严重,气候变寒,使得原从内地迁徙至张掖屯田的移民纷纷内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断减少,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游牧民不断增多,生产方式发生了由农业到畜牧业的转变,这对当时已经形成规模的农业开发是一次极大的破坏。第二,秦汉在屯田时较为注意水利建设,修浚诸多沟渠,并打凿水井,利用便利的水利设施及井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此类河渠水利在“居延汉简”中有十分翔实的记载。对水利的综合开发是秦汉时期张掖经济开发的一项重要成就,更是汉代张掖屯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