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困惑尚未消除

困惑尚未消除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困惑尚未消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社会主义方向无疑是必须坚持的。说浙江是被整个国家的公有制主体“带进”社会主义,是于理不通,难以服人的。

二、困惑尚未消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的思想,肯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以后,私有经济已由社会主义外转入社会主义内,登上了社会主义的“殿堂”,社会主义与私有经济的兼容已不成问题了。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确是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为私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私有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融合问题。

第一,在这一理论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私有经济是非主体部分,一主一次,两者的地位不同,作用有异。为了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势必要对私有经济有所约束,有所限制,于是,对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私有经济也就不可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些年发生的“国进民退”现象,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现在讲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到了本世纪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是否又该回到“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主要理由,是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到了本世纪中,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已无继续保留的必要,该是“寿终正寝”了。现在离2050年,还有30多年,看来私有经济的“命”是不长的。而社会主义方向无疑是必须坚持的。私有经济与社会主义,“一短”“一长”,表明相互之间不可能有内在的联系。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于2008年开展了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这一次普查以2008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历时三年,通过对全省第二、三产业所有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调查,获得了大量常规统计难以取得的基础资料。2010年1月13日公布了普查公报。从报告中得知,2008年末,浙江省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20479.16亿元,在全部实收资本中,个人投入的资本占53.5%,国家投入的资本占19.9%,外商投入的资本占11.9%,港澳台投入的资本占10.0%,集体投入的资本占4.7%。按照所有制性质,国有和集体资本为公有制,占24.6%,私有资本占75.4%。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在谈到公有资产占优势时,同时指出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私有资产比重高,属于“有的地方”,是个“例外”。只要公有制在全国占优势,就能保证整个国家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使浙江这块地方变成了社会主义。言下之意是,浙江本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是在全国公有制“阳光”的普照下,才将它带入了社会主义。笔者认为,浙江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说它是“有的地方”也未尝不可,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所说的“有的地方”,不应是指整个省域范围,而应是省以下的较小的范围。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在“把脉中国经济增长”(刊登在2009年12月3日《南方周末》)一文中谈到,“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如果能把省间贸易做好,中国本身就能创造出一个世界市场”。中国是一个大国,绝大多数省份,其省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均可与欧洲中等国家一比。讲到浙江,该文说:“排名第四的浙江,经济规模超过委内瑞拉、爱尔兰、南非”,我们都知道,这些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小国。浙江是一个较大的经济区域,总体上私有资产占优势,是断不能用“有的地方”这样的“例外论”来加以说明的。说浙江是被整个国家的公有制主体“带进”社会主义,是于理不通,难以服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