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经验的可学性

浙江经验的可学性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浙江经验的可学性浙江30年快速发展形成的浙江现象,有其固有的历史、文化基因,有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国内外的条件,与其他省、区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因而,浙江模式也是难以复制的。浙江是个、私经济的大省,个体、私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浙江经济之所以发展快,GDP总量排名全国靠前,靠的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

四、浙江经验的可学性

浙江30年快速发展形成的浙江现象,有其固有的历史、文化基因,有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国内外的条件,与其他省、区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因而,浙江模式也是难以复制的。但由于浙江之路具有的一般特点,又决定了它是可以学习的,对全国多数省区都有借鉴意义。

首先,它是一种个体、私营经济。这种所有制形式,是私人投资,私人所有,只要个人有积极性,就可以兴办,不像国有经济,由国家投资,全由政府来决定。个体、私有经济,规模不大,投资不多,需要的资本有限,容易兴办。浙江是个、私经济的大省,个体、私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浙江可以通过个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其他各省区同样可以做到。虽然浙江先走一步,有体制上的先发优势,但现在发展个、私经济的政策氛围更好,其他省区则有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后来居上,通过个、私经济有力地推动本省区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省区纷纷派人到浙江考察参观,学习浙江发展个、私经济的做法,连浙江近邻,全国经济强省江苏也提出了“发展私营经济学浙江”的口号,私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由此可见浙江私营经济的影响力。

其次,它是一种由打工起步发展起来的经济。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不少浙商是从打工开始,掘到第一桶金,然后创办企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浙江人是全国最早的打工群体,是打工者的“祖师爷”。那时候,外出打工是遭到批判的,不仅生活极为艰难,还要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但他们咬着牙,挺过来了,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至今日,全国已形成了“打工族”,中西部地区农村外出打工已成为潮流。外出打工,既赚了钱,积累了资金,更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这就为他们以后回家创业打下了基础。江西的一位农民,在温州皮鞋企业打工几年,学会了制鞋的全套工艺,后在家乡办起制鞋厂,因当地雇工价格便宜,企业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随着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提升,许多劳动密集型行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许多外出的打工者将变成创业者,从而有力地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再次,它是一种以加工为主的经济。从前文的叙述中,我们已经得知,浙江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农民办的企业,大多是以加工为主的。所加工的产品,其原材料往往不在浙江,而是从省外、国外运进来的。如海宁的皮革制品,本地没有牛羊,但却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皮革产业,两头在外。有些地区的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如山西、内蒙古的煤炭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其他地方没有这种资源,就学不了。而加工型经济,只要肯学习,肯模仿,从零部件做起,无论有无资源,都是可能做到的。

最后,它是一种县域经济。浙江的城市经济,虽然改革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从全国范围看,城市经济实力并不是很强,远不如广东、江苏等省。浙江没有上海、北京、天津那样的由中央直辖的特大型城市,也没有像深圳、厦门这样的对外开放的特区城市,城市经济相形见绌。浙江经济之所以发展快,GDP总量排名全国靠前,靠的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浙江的县域经济走的是“私营经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的路子,实行了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扩大了县一级的权力。这些做法,对于多数省区来说,都是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的,完全可以学着去做。

外地借鉴浙江经验,重点在于创业精神,而不是照搬照抄其具体做法。重要的是,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民,应主动寻找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所释放出来的机会,充分利用本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价格低廉的后发优势,以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兴办企业,这样,外出打工者就可像浙江农民那样,使自己由打工者变成创业者,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脱贫致富。对县一级的放权,应迈出更大更坚实的步子。把浙江的经验学到手,通过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中西部地区便可以大大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