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外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经验借鉴

国外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经验借鉴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3.3 国外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经验借鉴(一)以产业经济关联的日本都市经济圈发展现状1.日本产业都市经济圈特点日本城市化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伴随工业化发展起来。日本都市经济圈注重城市的功能分散和城市间功能的有机整合,以城市功能整合促进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3.3.3 国外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经验借鉴

(一)以产业经济关联的日本都市经济圈发展现状

1.日本产业都市经济圈特点

日本城市化明治维新时期开始,伴随工业化发展起来。日本山地众多,平原较少,地势西高东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模仿欧美建设近代社会,在经济上大规模利用海外资源发展工业,海运、采矿、造船和钢铁等经济命脉产业获得迅速发展,企业基本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近海平原地带。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成长期。在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影响下,制造业高度集中,带动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迁移,区位优势良好的东京—横滨、大阪—神户、福冈—北九州和名古屋等四大临海地带日益发展,形成了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太平洋沿岸都市带。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高峰,随着经济的日益活跃,以东京为核心的首都圈、以大阪为核心的近畿圈、以名古屋为核心的中部圈逐渐构成了日本都市经济圈的主体格局,三大都市经济圈(Urban Region,或称Metropolitan Area)是日本当代城市集聚的最主要地区。但随着连接三大都市经济圈的主要城市新干线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开通,使都市经济圈之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更加便捷,名古屋等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降,弱于东京、大阪,呈现衰落态势,东京、大阪等城市实力更为突出。1980—1990年许多公司将总部从大阪迁到东京的行为又使得东京的经济中心地位不断加强,一极化态势明显。可以说,日本都市经济圈的发展与日本产业化、工业化的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较短时间内,日本从战争废墟中走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都与日本都市经济圈对工业产业的超强集聚能力密切相关,都市经济圈规模经济、集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仅节约了资源,更为日本经济赢得了国土开发中的无意识保护,而后者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综观日本产业都市经济圈发展历史发现日本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点:(1)日本综合国土开发规划对都市经济圈发展影响深远,每次国土规划都有明确的都市经济圈调整目标。例如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提出的据点式开发模式对区域开发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国土的均衡开发,“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提出的“大规模项目”开发模式及作为对第二次规划修订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意欲实施的“整个国土城市化”,“追求高福利社会,创造以人为本的宽裕环境”;第三次国土规划提出的田园城市构想与技术发展城市构想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建设使人安心健康型的、文化型的、具有人情味的综合环境”;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形成一种具有特色功能的多极型的,能排除人口、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等诸功能向某一特定地区过度集中的现象,并促进地区间和国际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交流的国土结构”;第五次综合开发规划的国土与城市的全面建设,日本城市发展的数量、质量、规模和功能都在不断优化和调整中,“为追求多轴型国土结构的形成和实现打好基础”。(2)日本都市经济圈注重城市的功能分散和城市间功能的有机整合,以城市功能整合促进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例如围绕东京的都市经济圈中,横滨市、八王子市主要发展住宅区;厚木市以研究开发和信息产业为主;横须贺市主要承担医疗福利、物流等职能;成田市以国际交流和物流业为主等等。分工明确的周边各个城市与首都圈的东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圈域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了都市经济圈的整体竞争能力。(3)轨道交通网和快速道路系统是城市密集地区演变为都市经济圈的重要基础。日本非常重视快速铁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和快速道路系统建设,大都市和都市经济圈都是以轨道交通网和快速道路系统为骨架拓展的,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保障了大都市的运转效率,使都市经济圈内城市间通勤成为可能,使远距离的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事实上,对于地少人口密集的地域,快速交通体系是决定都市经济圈形成与否的骨骼结构,新加坡的城市发展也可佐证,城市区域间的快速交通与绿带的交替是新加坡城市建设与保护的主要空间规划解决手段。

2.日本都市经济圈问题、新的国土规划与都市经济圈发展趋势

日本都市经济圈发展迄今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调整的就是明显的东京圈过于集中,其他地方城市过于依赖东京的问题。已有的五次首都圈整备规划的指导思想都试图把东京都中心区部分功能分解出去,却收效甚微。现行的日本第五次国土综合规划将重点落在了调整日本国土空间结构和建设更为有效公平的市民社会上来。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日本国土开发经历了从第一阶段的“国家”到第二阶段的“经济”主题的历史转换,现在迎来了国土开发第三阶段的“市民社会”建设。作为国土整治、开发的宏观政策,新国土综合开发规划——《21世纪的国土总体设计(Grand Design)》的目标年为2010年至2015年,新国土规划基本方向是将现在的人口和各种机能集中在东京、太平洋一带的一极一轴型国土构造转变成多轴型国土构造,使各地发挥出自身优势,进而实现国家整体的均衡发展,欲建造包括东北国土轴、日本海国土轴、西日本国土轴、太平洋新国土轴的多轴模式。新国土规划首先明确各地应拥有其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特性,以及未来各自具体的发展方向,意欲加强地域间的合作和交流,目的在于促进日本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空间的均衡发展,解决市民社会公平和公正的机会及人口分布的结构性问题。表现在地域结构上,第五次国土综合规划要调整的是将目前对东京过于依赖的垂直型地域空间结构改善为互补的扁平化的城市结构(见表3-9)。

表3-9 日本三大都市经济圈结构与国土开发轴的空间变化

资料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计划局大都市经济圈计划。

3.经验借鉴

(1)促进地方在规划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日本新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给我们提供的借鉴是,国家制定的国土规划可以是地方规划的协调基础和依据,而国家国土规划的思想中也可以融入地方规划的思想,国家的统筹与地方的健康发展和发挥地方特色相结合,给公众和地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支持。如我国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三大“都市经济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其发展前景广阔,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当然,我国不同地区都市经济圈在规划基础、目标取向、空间构造、实施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性,需要在国家和地方规划中做不同层次的考虑。

(2)严格控制都市经济圈内城市的无序蔓延。日本人口密度高,国土空间匮乏,城市化进程迅猛,导致许多城市的开发建设强度过大,空间利用无序,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对于已经形成的无序蔓延,现在进行控制和治理收效甚微。目前,苏锡常都市经济圈城镇密集区已经出现无序蔓延的态势。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进一步整合时需充分注意日本都市经济圈过于高强度连绵开发的弊端,在划定城市间控制地带,限制控制地带的开发建设上有实质性作为,保持都市经济圈空间发展的灵活性和生态取向,降低结构调整的风险和难度。

(3)规划重点以都市经济圈内共性问题为主。日本首都圈规划对首都圈的整体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的阐述着墨不多,重点是对首都圈面临的并且需要各城市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作出相应规划,如如何提高交通效率、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如何振兴产业等。都市经济圈规划是跨城市(地区)的规划,各主体都有比较强的自主性,规划的重点就是如何协调城市(地区)之间的关系。都市经济圈规划力争要做到的是针对需共同解决的问题提出规划方案,引导各城市(地区)达成共识,并根据共同的目标,遵循共同的准则,进行有效的协作。

(4)都市经济圈规划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生态环境的治理是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和水质污染往往是跨区域的,局部地区无法单独治理,必须通过跨区域的协作来解决。都市经济圈规划要制订统一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通过区域协作落实。日本的首都圈规划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在规划中比较具体地对水质和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解决方案,甚至就垃圾处理的区域协作提出了政策解决措施。

(二)以新经济崛起的美国都市经济圈发展现状

1.美国都市经济圈与新都市经济圈的发展

美国东北部有世界上最为成熟的两个都市经济圈,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都市经济圈和北美五大湖都市经济圈,它们的兴起依赖于传统产业。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和萨默尔维尔、伍斯特、普罗维登斯、新贝德福德、哈特福特、纽黑文、帕特森、特伦顿、威明尔顿等中小城市组合而成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都市经济圈是一个由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美国最大的都市经济圈,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90%,在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到1.5%的土地上集中了美国人口的20%左右,开发始于英国殖民时期,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北美五大湖都市经济圈东起大西洋沿岸的纽约,西沿五大湖南岸至芝加哥,其间分布有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等大中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城市总数达35个之多,在历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钢铁—能源—汽车为主导产业的都市经济圈体系,也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美国新崛起的都市经济圈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南部也有部分),是近来美国新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带,据美国经济统计分析相关资料:美国2000年和2006年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15个大都市区中,位于老城市带东海岸的较多,2006年有7个,中部地区有3个,西海岸尽管只有5个,但人均收入水平却分列2、3、7位,都市区的经济实力在美国具有相当的优势(见表3-10)。

表3-10 美国2000年和2006年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15个大都市区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统计年鉴》2009以及美国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得出(http://www.bea.gov/regional/reis)。

其中圣何塞和旧金山都市区近年来都是以高技术产业的经济贡献度和知识密集及创新能力强劲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2005全球知识竞争力报告》中哈金斯对全球知识经济评价时选取了125个领先地区,它们主要位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其中北美55个,欧洲45个,亚太25个,以19项指标考察全球范围内城市或地区的知识竞争力后,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圣何塞和旧金山在新经济的竞争中显然位于世界前列(见图3-5)。

img32

图3-5 全球主要地区知识竞争力排名

资料来源:《文汇报》2005年12月28日,第5版。

旧金山都市经济圈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以洛杉矶为中心,南起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向北经洛杉矶、圣塔巴巴拉到旧金山海湾地区和萨克拉门托。该都市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异常,是宇航业、航空业、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的研究和生产基地。圣何塞则是全球信息创新产业策源地硅谷的所在地,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与圣琼斯(San Jose)两个城市间的狭长地带上,自1951年斯坦福大学为增加学校财政收入建立斯坦福科技园区并批租第一块土地至今,硅谷已聚集约7000家科技公司,今天硅谷的出口量占加州年出口总量的四成左右。1992年至今硅谷共增加20万个工作机会,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就业人口约有10%聚集在硅谷。十多年来,由硅谷—圣何塞带动的周边信息创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集聚是美国圣何塞都市区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本质所在。宽泛的将圣何塞和旧金山都市区称为加利福尼亚大都市带,美国从坐拥全球领先通讯网络、以航空航天业著称的西雅图向南延伸到以高技术产业崛起的加利福尼亚的西海岸带已成为美国新的经济贸易中心。

2.都市经济圈新发展带来的启示

(1)更强劲的经济国际化趋势影响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经济活动国际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联系国际化。截至2002年末,世界各国与美国贸易量总额达18544.7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额131993亿美元,涉及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占国际进出口贸易量总额的14%,2004年这一比例仍在13%的水平,反映出美国城市在生产、消费市场和流通等经济活动领域的国际联系紧密。二是资本的国际化。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家银行,如花旗银行、JP摩根—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国银行等,美国银行金融体制完善,其资本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很强,反映出美国城市经济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且美国持有的外国股份截至2002年末达13452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国民收入的1/10强),反映出美国资本在国际经济当中的庞大影响力。三是企业组织国际化。除美国本土公司总部外,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在美国中心城市呈集聚态势,大型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的并购活跃,反映了美国城市参与生产国际分工和组织的能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载体,经济国际化的持续深入将世界范围的城市体系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并将以全球化无法抗拒的力量重塑全球城市体系。

(2)引导和改变居住生活,新区域的城市化趋势。美国在统计中把全国划分为东北部、中西部、南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一般认为,东北部和中西部为旧的城市开发区域,南部和西部则为新城市开发区域。美国新都市经济圈对人口的吸引力是最为显著的,2000年美国共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601个,过去10年这些城市中有18个人口增长了1倍以上,它们全部位于南部和西部,而1990—2000年,美国5万人以上城市中,人口绝对减少的有107个,其中2/3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而减幅较大者则基本上都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新都市经济圈崛起自新产业和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为灵便,人的流动性和移动性增强对原有生活工作带来的改变更容易让人接受,从而引导和改变了美国居住生活的地域取向。

(3)新经济不断的偏好追逐持续改变已有城市格局。高技术产业主要的资本投入在于人力知识,偏好具有便宜的地价,便利周到的金融、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最好邻近大学、政府或民间研究机构等知识源地,有便捷的交通系统与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简言之,能够消减高技术产业运行中高昂的运营成本,是城市在竞争和发展中所能提供的有利卖点。美国西海岸和南部高技术密集区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绵延格局弱于东部的分散化特征暗示着新经济对城市体系改变可能存在的无序性,而美国一些老的东部城市如费城的郊区、亚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和内华达州的里诺正在成为追求优质生活环境的美国技术人员和投资者的新宠也表明由新经济促生的偏好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动力作用机制正在持续的发挥作用。

3.新经济对都市经济圈的空间影响力

新经济下城市的空间重组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新经济对都市经济圈拥有的空间影响力来自于新经济的特性。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全球为市场,以网络为交易媒介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经济的实质是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这种结构性的变革对新经济的贡献度是巨大的。当世界经济从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传统国别经济转向倚重信息资源和网络服务的全球经济时,作为世界经济活动载体的城市体系对新经济变动的响应在空间上也必然表现出来。以往的城市空间体系或城市空间组织可以以城市节点在资本、交通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组织,新经济下,城市空间重组的动力升级为节点城市在咨询、信息、技术、知识等“流动空间”中所具有的控制力,信息力决定城市体系的未来形态。

具体而言,在新经济驱动下,智力(knowledge leader)是首要的,然后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密集、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完善,信息服务(info-service)发达,新经济所需各创新要素在区域内逐渐发展成熟,相互作用并合成创新环境、创新产业和新的生活方式,再由这种新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影响它们所处的城市的未来开发形态和空间组织方式。在新经济中,知识力、信息力和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力决定单体城市在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位序。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欧洲空间发展计划(ESDP)经验借鉴

1.欧盟空间发展现状及趋势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它先后经历了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共有27个成员国,人口约5亿,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经济实力上最强的区域之一。但是,欧盟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经济不平衡,这阻碍了区域空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并且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不断增加,成员国内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GDP来看,欧盟的中心地区,包括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等大都市在内,覆盖了欧盟20%的疆域及约40%的人口,却创造了欧盟50%的GDP;然而,在欧盟的南部边境——从葡萄牙到西班牙南部,意大利南部和希腊,人均GDP仅达到了欧盟平均水平的50%—65%。在欧盟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例如芬兰北部和英国北部,经济状况也大大差于南部;海外的一些区域很多情况下只达到了欧盟平均水平的50%以下。

随着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和社会合作的广泛开展,它们内部边界的分割特征逐渐消失,成员国的各个城市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强,欧盟空间发展也相应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和特征:人口低水平增长和老龄化趋势加强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差异、区域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取空间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抓住欧洲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实现欧盟的可持续以及区域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欧洲空间发展计划(ESDP)的出发点不仅涵盖了环境意义上良好的经济发展,如给后代保留充分的资源,同时也包含了促进一个平衡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协调空间发展的社会和经济要求,以及地区生态与文化功能,从而在更大的尺度上创造一个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地域。ESDP将在保证区域多样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发展,从一个经济联盟迈向环境联盟和社会联盟(见图3-6)。

img33

图3-6 ESDP的目标三角形——实现平衡的和可持续的空间发展

资料来源:欧盟ESDP总报告。

2.欧洲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ESDP以发展多中心与均衡的城市体系,强化城乡地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倡导交通与通讯整体发展的概念,以支持欧盟区域多中心发展策略,以明智的管理手段开发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为空间发展基本指导方针,并且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实际状况,实行了一系列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政策。它们包括:在跨国和跨行政区合作的框架内推动各欧盟成员国城市群(包括相关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整体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建立跨行政区和跨国网络,加强在空间发展领域特定主题的合作;提高城市化地区和“门户城市”的战略地位,特别关注欧盟边缘地区的发展;倡导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精明管理,发挥城乡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关注地方和区域发展条件,尤其是文化与自然遗产;以强化区域功能为目标,倡导城乡之间的合作;通过海港和航空港(国际性门户)的合理布局、设施水平的提高以及与辐射地区交通联系的改善,推进欧盟洲际交通设施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衡的发展;增进欧盟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上交通策略之间的协作,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的协调与综合,避免无效投资(如交通设施的过剩与重复建设),保证现有交通设施的最有效利用;通过建立可推动创新的区域性制度,发展企业集团网络,促进创新的迅速传播;更好地协调对自然景观有影响的开发措施;等等。

3.欧洲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启示

(1)促进城市区域网络的形成。在欧盟,所有城市和区域都必须能够促进就业增长、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为达到这一目的,ESDP积极地鼓励不同城市以及区域之间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和彼此合作,建立一个区域的、跨区域的乃至跨国的城市网络,这样才能加快城市和区域之间功能的提升和互补,才能实现更高的地区可达性,尤其是中心城市和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大区域的可达性,才能促进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互相融合,促进城市区域网络的形成,这是区域平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明确区域发展走廊。ESDP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欧洲走廊,这些走廊能够强化欧盟的空间凝聚,是促进不同城市在空间发展层面达成合作一种实质性手段。欧洲走廊的概念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及环境等各部门政策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欧洲走廊的发展蓝图中,必须明确指出哪些地区可以大量发展人类活动,而哪些地区必须作为开放空间保留。在欧盟范围内有大量的可以发展走廊的地区,有些走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在其他区域中走廊的发展必须与现有走廊进行连接,并且相应的二级网络系统也应该被建立起来。因此区域发展走廊的概念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构建区域发展的空间框架,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3)强化边界城市和区域。ESDP希望促进“门户”城市的发展,形成欧洲走廊多模式的基础设施,对于电信设施的同等使用,以及提高边缘地区的可达性,因而起到强化边界区域及其城市的作用。这一措施既适用于欧盟的扩展进程,也适用于发展与非成员国、南方国家以及其他经济区域之间更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边界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能够缩小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给边界城市区域带来发展机会,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4)提倡多层面的纵向合作。ESDP政策的选择根据所适用地理区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ESDP提倡展开三个层面的空间合作:共同体层面;跨国/国家层面;区域/地方层面。在对各项政策选择的实施方面,各成员国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欧盟的有关部门都应该考虑到部门和空间上的各种冲突,从而正确地安排各项计划和项目的优先顺序,以及实施细则。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负责部门政策的主管机构之间、负责各个不同层面空间发展的主管机构之间,以及共同体层面、国家之间、区域及地方层面的各方参与者之间实行密切的合作即纵向合作(见图3-7)。成功地开展这些合作是实施整体空间发展政策的关键,是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四)不同产业属性的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借鉴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产生的,工业化形成了城市发展的最初动力。典型的工业化时代以机械力为特征,城市以产业链进行功能关联并形成与产业垂直一体化相呼应的金字塔式城市等级体系;信息力则为后工业化的主导力,产业发展在后工业化时代趋向柔性集聚,城市空间组织也由以前的刚性等级化向水平柔性网络化发展。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内不同城市之间乃至我国东中西部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市主导发展的产业属性存在差异,因此需借鉴不同产业属性的都市经济圈空间开发经验。

img34

图3-7 ESDP空间发展合作的途径

资料来源:欧盟ESDP总报告。

1.空间结构扁平化与空间联系多向性的变动趋势

日本都市经济圈和美国都市经济圈的空间发展形态或调整目标都是日益趋向空间结构的扁平化。从日本多核多轴的国土开发和城市网络轴向布局计划到美国遍布东中西部的15个都市区,传统中心城市尽管仍然强盛,但更多城市的崛起和在其网络中节点地位的提升却是事实存在的。新的城市网络空间体系更倾向于多中心、多极、整合协同发展,通过培育多极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或都市经济圈的力量,通过建设交通通讯等“流载体”打通城市体系的沟通脉络,为空间结构扁平化提供实现的物质基础。空间结构扁平化的内涵是减少信息通过的层级,使结构更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从而降低未来空间结构调整时的难度和风险。微观产业和企业领域早已经历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变动,由于结构改变带来的绩效提升显著。空间结构扁平化实质上是区域空间组织形态对微观产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种适应和响应,它们的趋势是一致的,但由于空间范围属性大而反应较为迟滞。在后福特主义模式下生成的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扁平化架构会促进未来新产业空间的形成,城市间联系必然逐渐摆脱传统的纵向等级化,向横向对等的网络结构转变。

2.都市经济圈空间特性服务于实现地域综合开发功能的趋势

都市经济圈地域功能的首要表现是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日本和美国区域空间开发的长期实践显示,即使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中,都市经济圈空间特征也表现为基本的分异性,即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职能城市的共存。因而其区域开发的重点都倾向于促进国土的综合开发,削弱地区间发展落差,增强都市经济圈内部紧密联系,实现区域的统筹发展。

都市经济圈的空间组合包含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整合。在都市经济圈空间内部,各城市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的差异为城市间互补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今天的都市经济圈更合理地表现为网络化交互协作的空间特性,都市经济圈中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共同寻求带动区域发展的机会,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大城市的发展水平基本代表着所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程度和方向,关系到都市经济圈在未来全球范围内所能获取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大城市或核心城市与全球化的对接将带领着所属都市经济圈实现更高目标的地域开发功能。而中小城市是都市经济圈空间格局的必须组成,不仅承担着分散大城市职能的作用,其对大城市的生产与生活配套和所具有的特质文化等属性为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特色。因而在以都市经济圈促进地域综合开发时需要对都市经济圈的空间特性进行仔细甄别,在都市群发展的现实基础、价值取向、空间组织、发展控制方面服务于地域综合开发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