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图表

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图表

时间:2023-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消费者均衡的变动上面我们分析得出了消费者总是在预算约束的情况下寻求能带来最高满足程度的商品或服务组合。X价格下降后,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变为E2,消费者对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为X2。其次,考察消费者由于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变化的影响。

三、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上面我们分析得出了消费者总是在预算约束的情况下寻求能带来最高满足程度的商品或服务组合。那么,当消费者的收入或面对的价格发生变化后,消费者均衡状况会如何变化呢?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当消费者面对的商品价格发生变动后,我们可以鉴别出两种影响,其一是当某种商品如X商品的价格变化后,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在简化的分析中,即与Y商品,在实际分析中则要考虑X商品与多种商品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发生了变化,那么消费者会减少相对变得更为昂贵的商品,而增加相对变得较为便宜的商品,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其二是当X商品的价格变化后,会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或用其名义货币收入可以购买的商品或服务量发生变化,由此消费者会增加或减少对所有商品或服务的购买量,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商品价格变化造成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变化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用M n代表消费者的名义收入,而用M r代表实际收入,整个社会的一般物价水平用P来表示,P为全社会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则有:

img87

当名义收入M n给定时,除一种外的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保持不变,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提高后,会使得一般物价水平P提高,从而降低实际收入。反之,当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降低时,会使一般物价水平P降低,从而提高实际收入。不过,一般比较次要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小,一些相对重要的商品或服务的影响就大得多,从而其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关系,替代效应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变化方向,通常与价格变化的方向相反,即价格下降时,对这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反之,则对其的需求减少。收入效应则可能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同也可能不同,即价格下降时,对这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反之也是如此。下面依次分析正常品和低档品在价格变化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里只分析价格下降的情形,价格提高的情形与下降时类似。

(1)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4.13所示,以横轴来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其他商品(Yn)的数量(可以看作是消费者除用于购买X商品以外的其他所有商品和服务组成的合成商品,或直接看作是消费除用于购买X商品的支出外剩余的货币)。当X商品的价格由P1下降到P2时,预算线以A点为轴向外旋转,即从A1B1旋转到A1B2,消费者原来的均衡点为E1,与之对应,消费者对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为X1。X价格下降后,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变为E2,消费者对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为X2

img88

图4.13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为了分别考察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我们将上述消费者均衡点由E 1到E 2的移动分成两部分。

首先,考察相对价格变化产生的影响。这时假定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仍获得与先前均衡时同样的效用水平,为表示这一点,可以画一条平行于变动后的辅助预算线A2B3,使其与原均衡时最高的无差异曲线I1也相切,切点为E3,E3即为实际收入不变时消费者面对的均衡点,X的最优购买量为X3。这样,反映出当X商品的价格从P1下降到P2后,均衡点首先从E1移动到E3,因为这一移动只反映了相对价格的变化,所以,与均衡点相对应的X商品最优购买量从X1到X3的变化反映了替代效应。

其次,考察消费者由于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变化的影响。现在将预算线A2B3向外平行移动至A1B2,相对价格没有变化,这一移动相当于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均衡点从E3变化到E2,对应的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从X3变化到X2,反映了收入效应。

这样,X商品价格下降后总的价格效应,即X的最优购买量从X1到X2的变化就分解成两部分。首先从X1变化到X3,X3-X1表示替代效应的大小,接着从X3变化到X2,X2-X3表示收入效应的大小。从图4.13可以看到X3-X1>0,X2-X3>0,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增加。

(2)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如图4.14所示,按照与上面相同的方法分析低档品的价格效应,从图中可见,总的价格效应为X2-X1,替代效应为X3-X1,收入效应为X2-X3,X3-X1>0,X2-X3<0,这时,替代效应使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增加,而收入效应则使X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减少。更进一步地,如果收入效应X2-X3的绝对值足够大,以至于抵消了替代效应的影响,那么,商品X的价格下降不会提高其需求量,反而会使需求量下降,当出现了这种情况时,我们将这种商品称为吉芬商品,以爱尔兰经济学家吉芬(Robert Giffen)的名字命名。

img89

图4.14 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

当消费者面对的商品价格水平给定而收入水平变化时,消费者均衡如何移动呢?接下来我们介绍收入—消费曲线,反映当收入变化(如增加)时消费者均衡点及对某种商品或服务需求量变动的轨迹。如果我们将收入与该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放置在一个坐标系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一条曲线,称为恩格尔曲线。这一曲线是以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恩格尔(Ernst Engel)的名字命名的。

如图4.15所示,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从M1变化到M2,再变化到M3,预算线从A1B1移动到A2B2,进而移动到A3B3,则消费者均衡点相应从E1到E2再到E3变化,对X商品的需求量从X1变化到X2再到X3

img90

图4.15 正常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img91

图4.16 低档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以X商品的数量为横坐标,以收入为纵坐标,将上述X需求量和收入的组合描到坐标系中,即可得恩格尔曲线。从图中可见,恩格尔曲线向横轴弯曲,这表明这种商品是一种奢侈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增加的幅度更大,也就是其收入弹性大于1。如果恩格尔曲线向纵轴弯曲时,那么表明这种商品是一种必需品,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增加的幅度较小,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如果恩格尔曲线不是向右上方倾斜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话,这种商品就是低档品,收入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收入弹性小于0(如图4.16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