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者购买商品评价几个方面

旅游者购买商品评价几个方面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资源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广泛,种类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评价的内容因不同的分类标准而不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自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它是对旅游者最直接的吸引力。一是指旅游资源的历史考古价值。③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是指单个景点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或者某个区域内各种类型景观的协调性以及旅游区内景点的集聚程度。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_旅游规划方案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旅游资源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广泛,种类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评价的内容因不同的分类标准而不同。

我们知道,旅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自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它是对旅游者最直接的吸引力。某个地区是否发展旅游产业及开展何种旅游活动,不是单纯地由资源本身来决定的,必须考虑旅游环境及外在的开发条件。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和相关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把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自身的评价,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特色、规模组合状况、旅游功能等,这些既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旅游开发的生命线和产生效应的价值,更是旅游开发的可行性预测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旅游资源环境状况,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条件、旅游环境容量等;三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即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等。在评价过程中,对旅游资源自身条件的评价是基本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二和第三方面的评价,以得到更为全面的综合评价结果。

(1)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①旅游资源性质评价。按性质可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旅游资源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价值、功能和开发方向,其评价标准往往存在明显差异。

②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主要包括美学观赏性、历史文化性、奇特性等价值的评价。

美学观赏性:是指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美感。美学观赏价值评价是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资源评价的重心。旅游活动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为了寻求美、鉴赏美。美的事物可以让旅游者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所以,我们需要从美学角度对观赏价值进行评价,从而得知旅游资源的美是否符合旅游者所追求的美。旅游资源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自然美,也蕴含着人文美。自然美是通过大自然所创造的山河、湖泊、云雾等的形式、声音、意境来体现的。自然美可以从形式美和意境美来具体分析评价。形式美评价主要凭借感官进行。形式美包括形象、轮廓、色彩、声音、韵律等基本要素。它们的组合及变化构成美的各种形式,继而给旅游者以感官、心理上的美感体验。意境美评价主要是评价某些资源形象或意境的象征意义,使旅游者的思想、情感在观赏旅游资源时得到启迪、升华。人文美包含艺术美和社会美。人文美主要通过寺庙、亭台楼阁、雕塑、民俗风情等来体现。凡是知名度很高的旅游景点,其美学观赏价值也一定很高,像四川九寨沟、杭州西湖、洛阳龙门石窟等都能给人以很强的美感享受,不论这些美感是单纯的自然美还是人文美,或者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

历史文化性:即旅游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一价值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广泛存在。一是指旅游资源的历史考古价值。如果旅游资源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或者遗存的文物古迹数量越多,年代越久远,越珍稀,质量越高,其历史考古价值也就越高,像安阳殷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曲阜孔庙等。二是指旅游体现的某种文化特征或继承的某种文化艺术价值。我国很多旅游资源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熏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诗歌典故和民族传统习俗,还有各种建筑、纪念地等。这些都包含着前人的劳动结晶,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文明程度。这种文明程度越高,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大,像安徽西递宏村、山西平遥古城、云南阿诗玛故乡等。三是指科学研究价值。主要评价旅游资源在形成建造、分类区别、结构构造、工艺生产等方面广泛蕴含的科学内容及科技史上所具有的各种研究价值。如闻名遐迩的长江三峡、云南 “三江并流”,表现了丰富深奥的地质运动、构造断裂、河流袭夺等自然过程。

奇特性:即旅游资源的特质和个性,它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它主要是指某一旅游资源唯我所有的特质,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具有新奇性、特殊性。旅游资源的奇特性越高,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也相对较高。凡是能够产生奇特性的旅游资源,要么其举世无双,要么其特色鲜明,要么其景致相互配合产生令游客赞叹的情景,从而才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像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因独一无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因独特的秀丽风光使游客趋之若鹜,有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因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组合而名扬四海。

对于某一具体的旅游资源,上述三方面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某一方面占主导地位,只要在某一方面很突出,照样是十分优秀的旅游资源。

③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除了取决于自然价值外,还取决于资源的规模大小及组合状况。旅游资源规模指景观包含的景点数量、占地面积大小等。同一种类的旅游资源,在其他指标相同的条件下,旅游资源规模与旅游资源价值通常成正比。因为规模越大,可进入的游客才会越多,从而才可能产生更高的效益。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是指单个景点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或者某个区域内各种类型景观的协调性以及旅游区内景点的集聚程度。实践证明,景点只有在一定地域内集中,具有一定密度,又具有多类型资源协调布局和组合,整体质量水平及吸引力才高,旅游分区和旅游线路才合理,最终才具有一定的开发可行性。杭州西湖是这方面的典范。就自然风景要素来说,它有山、湖、泉、树木等;就人文景观要素来说,它有寺、庙、园林、历史人物遗迹等。而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协调,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④旅游功能。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特殊功能,或者说是能够满足某种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旅游资源一般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健身、医疗、探险、商务等功能。美学观赏性比较强的旅游资源可以用来开展观光旅游活动;文化、科学性比较强的旅游资源可以用来开展文化旅游、科学考察等活动。如果一个旅游资源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旅游功能,能够吸引不同类的旅游者,它的旅游价值就会更大。旅游功能关系到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等级、市场指向等,进而影响到开发和保护的前景。

(2)旅游资源环境条件评价

任何旅游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因而必须与环境联系起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旅游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活动开展的季节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自然环境本身就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品质。而且,旅游者一般都比较喜欢有美感的环境,所以旅游开发地的整体环境应该是幽静宜人的。旅游业是季节性很强的行业,开发地的气候等条件直接决定了该区适宜旅游的季节。并且,如果开发地一年中适于旅游的气候的天数越多,对游客的吸引力才越大,旅游资源开发后的效益才会越明显。气候还决定了开发地出现灾害性天气的季节、天数、频率和影响程度,这些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直接的影响。水体和地质状况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况且,水是景区设施和旅游者生活的必需品,水质如何关系到旅游者的健康。地质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有重大影响。如果是地震、滑坡、泥石流易发的地区,则其不适合作为旅游开发区。所以,一定要分析发生地质危害的可能性大小,这些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数量、资源的开发及效益。

②经济环境条件。经济环境条件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坚实的经济基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坚强后盾。旅游地的建设需要足够的财力、人力、物力。资金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就无法完善,这样势必会影响旅游者的数量。可以说,资金的充裕程度决定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进度及可能性。人力是开发旅游资源必不可少的条件。人力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种。充足的体力劳动者是保证旅游设施、简单服务等有效完成的保证。脑力劳动者是旅游地开发和服务质量上乘的基本前提。物力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旅游开发的成本。如果当地有充足的物产、物资供应,那么就可以降低旅游业的成本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③社会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政治局势、治安状况、政策法规、卫生状况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等。旅游业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如果环境稳定,旅游业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反之,一旦环境出现波动,旅游业也会做出相关的反应。如果一地的社会治安很差,即使它有再好的旅游资源,大部分旅游者为了自身安全的考虑也是不愿意来游览的。如果旅游地的政策法规倾向于发展旅游,当地居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也会很高,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如鱼得水。如果卫生状况良好,旅游地可以更好地吸引旅游者。如果旅游开发地的居民开放热情,对旅游者没有抵触,就会积极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④环境容量评价。环境容量是指旅游资源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特定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旅游活动的能力,又称为旅游承载力饱和度。一般来说,环境容量越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也就越大。从旅游资源自身条件来考虑,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和容时量。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考虑,主要是心理容量。容人量是指旅游资源单位面积所能容纳游客的最佳数量,它反映了旅游资源的设施及规模状况。容时量是指游览旅游区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如果旅游区的景观可以一览无余,那它的容时量就很小。如果旅游资源所含景观种类较多,聚合度又较高,那么它的容时量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大。心理容量是指旅游者对某一特定游览景物在观赏氛围上的一种心理需要。如果旅游者需要满足舒展、坦荡的旅游心理,那么旅游资源就相应地含有开阔的空间,如草原、海滩、大海等景观。如果旅游者需要满足热闹的心理,相对来说空间范围的要求就不会很大,如赛龙舟放风筝等就需要很多的同乐者参与。事实上,人们的心理需求是十分复杂的,在评价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这种心理容量。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要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外部条件也是旅游资源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与周边旅游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好的地理位置可以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世界上许多旅游区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成为热点景区。交通条件即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一地风景纵然很美,如果交通条件不方便,还是很难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与周边旅游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及吸引效应。如果旅游资源与周边景区相比有自己的独特性,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替代关系,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且可以和周边的旅游资源产生集聚效应,获得更大的效益。如果旅游资源与周边景区的资源雷同,它们之间就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这样往往会引起旅游者分流。

②客源条件。一定数量的客源是维持旅游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的客源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考虑。时间方面,客源的时间不同可以形成旅游的淡旺季。空间方面,主要考虑客源的分布半径、客源地的人口特征及经济文化状况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区位条件是吸引客源的重要方面,在评价客源条件时,需与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区位条件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③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对当地居民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后对环境的影响。旅游业是经济型产业,必须对其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旅游开发的社会效益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要对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尽量杜绝其负面影响。旅游业对环境也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景区超负荷接待会导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环境效益的评价也十分必要。如果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很大冲突,应以环境为重。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评价时应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