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

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一座好城市,是一所好学校。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文脉和城市记忆,并传承着这个城市的故事。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只有展现了个性文化,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才能转化成文化资本。这如诗的城市和水,因“瘦”得其真传。

城市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一座好城市,是一所好学校。

一座美丽的城市就是一首诗。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文脉和城市记忆,并传承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城市策划和定位,就是要找到这座城市的故事与记忆,通过策划让这座城市有更多的故事,成为流芳千古的记忆和佳话。

城市,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形式,只有创造出个性的城市文化,才能够创造属于城市市民自己的生活空间与特殊意义。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只有展现了个性文化,这座城市的文化资源才能转化成文化资本。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城市策划和定位的研究,包括对城市形象CIS系统整体设计与创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文脉梳理、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经济结构研究、“城市文化资本”运作、城市会展经济策划等,曾先后为河北的唐山;安徽的铜陵、广德;江苏的南京、扬州无锡连云港、江阴、溧阳高邮等城市进行了城市文化整体定位、城市文化资本运作、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大型会展活动的运营与策划及城市发展研究战略”,这些城市形象研究与战略运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城市创造其特有的“城市文化资本”。在过去多年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战略研究的实践中,我在《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1)这一概念正在被广泛接受,并感受着城市文化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力量。

在对城市战略的研究特别是在对“城市文化资本”的研究过程中,对扬州的“城市文化资本”感受最深……

我曾给扬州这座城市策划过2005、2006、2007年的“扬州国际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还策划过2007年“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也在月影随波的时候,在瘦西湖船上主持过“扬州国际城市旅游论坛”……

为了寻找城市的记忆,并能够把城市记忆升华为“城市文化资本”,我几乎踏遍了扬州所有的小巷子,看到这个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记忆”,这些独有的文化符号与记忆堪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城市文化资本”,这里,每一个街坊、每一条小巷,都有自己的语言和符号,都会给人以新的遐想与情思……

或许我在试图给扬州一个定位:

随城而处的扬州水文化,是生活品质的再现,是精致生活的格调,是人情脉脉的深处……

水,对于城市人的生活,永远是第一张柔美的诗笺。

在水一方,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种希冀,扬州人就生活在这美丽的水一方,这一方成为这个城市自己说不完的故事,瘦西湖也自然成了扬州人引以为豪的“城市文化资本”。

古语云,不能诗,无以言志;生活的感悟告诉我说:不依水,思无以归……

扬州瘦西湖曾是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和向往,记忆浪花中曾多次被自己的记忆所感动……

“上善若水”这是千年流淌的古训,也是对“在水一方”品位生活的追求,智者的感悟,仁者的认同。

当今,天下消失多少个湖泊已经很难数得清,更难记得清,但留下来的名湖却是清晰可记,当然也是屈指可数了。“东湖西湖洞庭湖”,南湖太湖瘦西湖”说起来是名湖的排列与价值,可是,阅尽天下名湖,唯有瘦西湖以诗韵为尚,诗的美韵,诗的画意,诗的情感,诗的生活、诗的浪漫、诗感伤……

或者说,瘦西湖是湖的诗,当然也是诗的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曾堆起我童年无数的梦想:或许长大了也要下一次扬州,寻找梦中的感觉。多少年了,我在默默追求以待,每一次到扬州,都增一丝思恋……

生活的体现越多,比较而来的情感就越清晰,我感受过南湖的碧波,可是那里没有我喜爱的琼花;在夜色中观赏过东湖的“清风徐来,微波不兴”柔美,可那里没有我想要的精致;我曾渴望有西湖柔美之风,拂面弹发,观西子印月之上的品位生活,可是商海大潮让我与之擦肩而过……在寻寻觅觅之中,梦想水居的高雅,寻找“七善”生活的“慎独”之居。

湖的涟漪是瘦西湖的“诗风”,湖岸的烟柳是瘦西湖的“诗雅”,二十四桥明月夜就是瘦西湖的“诗颂”。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或“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或淡居湖风里,诗风颂瘦西湖……

每当能临湖以诗言志,会从心底顿然感知那种已然的舒静伟岸,沉娴自然,阅水听心,淡定人生的情怀。

我敢说:“没留下咏诗扬州的诗人,都不是名诗人!”

不是吗?南朝何逊说扬州:“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一种古风古韵,从心头泛起。隋朝皇帝说:“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草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一片田园风光。唐代诗人徐凝感知扬州最深,真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张若虚曾在《春江花月夜》中叹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昭初人”;“鸿雁长心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唐代刘长卿则以:“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为心的驻留。唐朝李绅宿扬州时说:“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风扬州。”杜牧更是直诉瘦西湖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诗人秦观曾以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佳话成为婉约派诗人的代表,他也是扬州人,曾居高邮。可是在他眼中的扬州却有另一番气象:“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精致扬州又多了些许伟岸……

韩琦称琼花是“四海无同类”,瘦西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天下只有一个瘦西湖,琼花与瘦西湖一样“天工借颜色,深淡随人智”。元代汤武称扬州是“天上人间,吴头楚尾。”正是这样,所以才有清代宋元鼎所说“关情最是扬州路。”文人毕竟是文人,相比而言,唯有清代皇帝康熙留情最多……在他眼里的瘦西湖边是“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磬有余清,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不言而喻,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王渔洋、蒲松龄、孔尚任、吴敬梓、郁达夫和朱自清等人都曾在瘦西湖撒下情与诗,或许这也是我情寄扬州的缘由所在吧!

这如诗的城市和水,因“瘦”得其真传。

清朝钱塘诗人汪沆写诗扬州,便以瘦西湖一起流芳千古:“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在这里不用谈瘦西湖有多美,因为从古至不知多少文人墨客都把瘦西湖比作美丽的少女,或者说如何“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云云,不免有些落俗。但早在一千多年前,隋炀帝硬是把扬州瘦西湖畔看成是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于是赐扬州的柳树与己同姓,取名杨柳。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有“杨柳烟花”成为天下人“下扬州”的理由?

忽然感觉,沉淀了千年的瘦西湖钟灵之气,如果能融扬州当代仍存的毓秀之姿,似可酿就淡而净、雅而幽的、善而诚的诗意生活——临湖而吟,畔湖而居,真可谓增加了诗的自然与韵致,添了人的风情,又显出了生活的价值,更可以在淡泊之中飞扬思想,达济天下……

登阁远眺,白鹭掠过,翠鸟轻飞,波光粼粼之上,偶有清风拂面,水气倏忽入怀,沾衣欲湿,为之神清气爽,为之怡然自得。

湖水曲行,小桥流水,沿湖独辟石径,绿树繁花之中,淙淙流水之上,或晨练以迎朝阳,或黄昏闲庭信步,若逢星月同行,则虫声鸟鸣,合奏田园之趣,疑是置自然画中。

远处大明寺塔,可观山,可以阅湖,水在脚下,山在眉前。步移景换水云间,可比陶渊明,又能采菊东篱,恰似诗仙;

真可以说,一生做湖的主人。阅湖人家,湖心生活,淡雅的功成和成功后淡雅,给人以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感觉……

瘦西湖——让我感知到平静的生活是灵魂的一种内在力量。

因为水的居处,就是家的居处。

我住在瘦西湖边……

我沿着瘦西湖回家……

悠悠瘦西湖,浓浓杨柳情,淙淙屋后溪,青青芳草心。

这也许是对扬州城市的一个策划,你如果与我会有同样的感受,扬州一定是世界记忆中的扬州。

这就是对一座城市的理解,是一种策划,一种定位,一种文化与人生的感悟……

张鸿雁

2007年11月23日

于南京金陵名人居慎独斋

【注释】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国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