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西欧经济及其经济模式

战后西欧经济及其经济模式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战后西欧经济及其经济模式一、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回顾和经济特征(一)经济调整与恢复时期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德、意以军事上的失败而告终,经济上也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政治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欧盟内联外延的发展政策使其成员国增至15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一极。其次,宏观经济政策遏制了经济回升。

第二节 战后西欧经济及其经济模式

一、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回顾和经济特征

(一)经济调整与恢复时期(从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作为战争发动者的德、意以军事上的失败而告终,经济上也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政治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作为战胜国的英、法两国经济也受到严重破坏。1946年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只及战前1938年的22.9%,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到1946年的工业生产只为1937年的90%,出口贸易从1938年的4.71亿英镑下降到1944年的2.66亿英镑。法国在战争中由于遭到占领和破坏,受到的经济损失比英国更大,损失达14 000多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1944年法国解放时,工业生产只及1938年的20%,农业只及1938年的50%。到1945年,法国的GDP仅相当于1939年的50.85%(按1938年价格计算)。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西欧开始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工作。由于西欧各国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同时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再加上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4月到1952年向西欧提供了130亿美元的援助,到1950年,西欧各国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1948—1958年的10年期间,工业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联邦德国高达14.4%,法国为6.5%,意大利为8.7%。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初的20多年,西欧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被称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在1961—1973年期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4.5%,法国为5.6%,英国为3.2%,意大利为5.3%。在消费物价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上,联邦德国为3.4%,法国为4.6%,英国为5.1%,意大利为4.4%。在年平均失业率上,联邦德国仅为1.0%,法国为2.5%,英国为2.7%,意大利为5.4%。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比较低(见表2-2)。

表2-2 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1950—1973年)单位:%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125页。

注:na表数据不可得。

总的来说,促使西欧主要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较快速度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有:(1)固定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比如说西德在1950—197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2%。(2)西欧在战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中东地区进口大量廉价石油。(3)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西欧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其中,西德在60年代的出口量和进口量指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5%和10.2%,并长期保持对外贸易顺差。

(三)经济“滞胀”及调整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

在经历了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欧经济结束了二战后的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转而进入低增长、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阶段。从表2-3可以看出,在1974—1982年间西欧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不超过3%,在消费物价指数上法国甚至达到了两位数,失业率都普遍很高。西欧各国经济普遍回升乏力,增长缓慢,萧条和复苏时间长,几乎没有出现过高速增长的情况。西欧国家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以及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繁荣消逝所致。

表2-3 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1974—1991年)单位:%

img8

数据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数据库。

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盟经济明显落后于美国。1991—1995年,欧盟GDP的年增长率为0.8%,美国为2.1%;1996—1998年,欧盟为2.3%,美国为4.2%;1999年欧盟为2.1%,美国为3.8%;2000年,欧盟为2.8%,美国为3.1%。欧盟内联外延的发展政策使其成员国增至15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一极。但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其次,宏观经济政策遏制了经济回升。最后,对科技开发的投入明显不足,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

(四)21世纪初的发展时期(2001—2005年)

从2000年下半年起,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特别是“9·11”事件沉重地打击了全球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下滑的步伐,作为世界经济三大体之一的欧洲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欧元区经济,从2000年起GDP的3.9%一直下降到2003年的0.8%,直到2004年才开始恢复性的增长,2004年和2005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9%和1.4%。欧元区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平均都处在8%以上的水平,德国和法国尤为突出,经常爆发工人大罢工。由于欧盟采取的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欧元区的年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大约2%的范围(见图2-3)。

img9

图2-3 欧元区主要经济指标图(2000—2005年)

数据来源:欧洲中央银行。

注: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失业率数据都经过季节调整。

21世纪初,欧洲特别是欧盟经济处于低迷的原因主要有:(1)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2)欧盟国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制约着其经济发展,使提出的改革目标未能顺利实现。(3)欧元的大幅升值以及单一利率体制对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愈加突出。(4)《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指标设限也是抑制欧盟经济增长的因素。(5)欧洲统一市场存在着许多缺陷。

2005年欧元区经济又受到了来自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冲击。经济上的冲击主要是世界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政治上的冲击来自欧洲宪法遭到法国和荷兰的拒绝所引起的对欧洲前景的悲观情绪。

专栏2-1 《稳定与增长公约》改革与财政状况

财政问题一直是影响和制约欧元区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欧盟在财政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即同意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这一改革对欧元区经济具有深远影响。

为了协调成员国的财政政策、维持欧盟的稳定发展,1991年2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其中明确规定政府计划或实际的赤字与GDP的比例不能超过3%;政府债务与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这里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保障基金)。1997年6月欧盟首脑在阿姆斯特丹会议上通过《稳定与增长公约》,对不遵守《马约》规定的财政预算约束所采取的惩罚措施做出了安排。《马约》和后来《稳定与增长公约》协调了各国的财政预算和财政政策,保证了欧洲货币区的顺利推进。

2001年以后,欧洲经济开始滑坡,各国开始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2003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都突破了赤字约束,预算赤字达到或超过GDP的3%。欧盟的财政政策框架受到国家利益的挑战,尤其是成员国出现了不努力实现《马约》的倾向。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理事会于2004年发表声明,提议强化《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执行。经过一系列的讨论,欧盟的经济与金融委员会于2005年3月20日提交《关于改善执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报告》。这一报告提出了若干改革《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建议,并得到了欧盟理事会的签署。这一报告的内容现在已成为《稳定与增长公约》的一部分。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善管理,强化预防性措施和改善纠正措施的执行。在改善管理方面,主要是明确划分了成员国、欧盟理事会和经济与金融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在预防性措施方面,其变化主要是加强了对成员国预算状况的监管和经济政策的监督与协调。在纠正措施方面,这次改革强调经济与金融委员会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纠正措施。《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虽然给予各国以更大的财政灵活性,但是也强化了财政纪律的执行。

总体来说,《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虽然在短期内,尤其是在目前难以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对于维持欧元区的长期稳定和提高欧元区经济活力方面(结构改革引起的)将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来源:王洛林,李向阳:《2005—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6页,整理汇编。

二、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欧洲特别是欧盟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尤其在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了它的第五次扩大,一次接纳中东欧10个新成员入盟,超过了前四次扩大之和。它使欧盟疆域面积从326万平方公里增至450万平方公里,增加37.8%;人口从3.78亿增至4.53亿,增加19.8%;GDP总值从78 081亿美元增至83 773亿美元,增加7.3%;贸易总额从39 977亿美元增至44 263亿美元,增加10.7%。它的经济总额已经超过美国,占据了世界第一。

(一)欧洲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体

就世界经济地位而言,欧盟的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无法与美国乃至日本相比,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欧盟基本上与美国相当,而远远超过日本。更重要的是,欧洲货币的统一以及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大将进一步大幅地提升欧盟的世界经济地位。首先,从欧盟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看,在2004年,欧盟25国GDP总值,占到世界GDP总值的31%,超过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其次,从欧盟25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例看,2004年欧盟25国在商品贸易的出口额占到世界的40%,商品贸易进口额占到世界的38.7%。同年,在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到世界的47.7%,服务贸易进口额占到世界的44.8%。最后,欧盟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在2004年,欧盟的FDI的流入量占到世界的33.4%,FDI的流入存量占世界的45.2%,同时欧盟的FDI的流出量占到世界的38.3%,FDI的流出存量占世界的53.3%[9]

(二)欧盟制订世界规则的能力越来越强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取决于经济实力。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欧洲已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由于欧盟的经济规模与经济水平以及欧洲对外部世界经济的依赖性,欧盟首先将谋求自主确定欧洲的对外贸易规则,而由于其巨大的市场地位因而也将确定世界贸易规则。欧洲1993年实现的共同市场到1995年已经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区,而随着中东欧的市场的加入,欧洲已经建立起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市场。在全球市场上,贸易规则向来是由对进入世界最大市场拥有控制力的国家来确立的。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欧洲大家庭将为21世纪的世界贸易确立规则。其次为了保证外部经济对欧洲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欧洲也将要求参与乃至直接制定国际货币规则,欧元是谋求这个权力的起点。欧洲将会凭借强大的统一货币来参与国际货币体系规则的制定,遏制美元霸权,伸张欧洲货币利益。

(三)欧洲特别是欧盟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先行与“示范”效应

欧盟模式是由欧洲高度发达的中小国家组成的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全面制度化和高度化的区域经济实体,它有一套较完整的超国家管理机构,欧盟对成员国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对某些重要领域,如农业,则实行共同政策;欧元区实现单一货币,欧盟各国的主权较多地让渡给欧盟权力机构。欧盟的高度一体化和制度化模式,在世界诸多区域组织中独树一帜。欧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无疑是发展程度最高的,它的示范效应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四)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欧元作为交易货币。虽然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融资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但是占欧盟对外贸易很大比重的内部贸易会使用欧元计价,另外与欧洲有大量贸易的非洲也会逐渐接受欧元。其次,欧元作为投资组合货币。从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来看,欧元提高了欧洲金融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欧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由于近年美元的持续走低,再加上美国严重的贸易赤字,欧元已经逐渐开始进入各国的外汇储备货币中。从长远来看,欧元将会在很多方面与美元并驾齐驱。在2005年的IMF中总储备账户,其中欧元区的黄金储备占到世界的42.6%,SDR(特别提款权)占到世界的4%,外汇储备占到了世界的4%[10]

三、欧洲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在一片废墟上开始重建经济和社会秩序,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因历史传统、社会文化和商业习惯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中最具影响的无疑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所谓“莱茵模式”。

德国模式或称之为莱茵模式,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认为它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把经济管死,而要将个人的自由创造和社会进步的原则结合起来。它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要使这些权利的实行给公众带来好处。在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上,它的原则是国家要尽可能少干预而只给予必要的干预。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起调节作用,并为市场运作规定总的框架。所以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国家有所调节的市场经济,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下面以德国为典型,对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加以介绍。

战后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了经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德国经济发展迅速,1950—1987年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6%(按1980年价格计算),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德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社会福利方面较有力的国家调节,同它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密切相关。

(一)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德国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初期,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受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经济发展在“自由放任”的状态下运行,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这种经济思想陷于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经济学界开始反思,并在30年代末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有两大学派,即“弗莱堡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其中,“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欧肯被视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欧肯认为,从理论上讲,典型的经济体系有两类,即“集中管理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前者无法应付庞大的经济体系运行的挑战,必然引起资源的错误配置,因而是不可取的。但后者也必然带来一系列弊端,如垄断、波动和收入不平等。在欧肯看来,自由竞争是达到最大效益的唯一手段,而垄断则压制了竞争。因此,为使自由竞争顺利进行,必须由国家出面反垄断。对于经济波动,收入不平等,也需要国家干预。但干预必须有限度,那就是不得阻碍自由竞争。因此,他主张走出第三条道路,即“社会市场经济”。概括来说,社会市场经济就是以自由竞争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并由政府适当干预以保证自由竞争顺利进行且消除波动和收入不平等的市场经济。

(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

1.保护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提高市场活动的效率。但如果任其自由竞争自由发展,必然会导致集中或垄断,从而最终阻碍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和造成新的不平衡。对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干扰集中化的进程,任何人都不得左右价格或控制价格和市场。1957年,联邦德国通过了一个反垄断的法律《反对限制竞争法》(简称《卡特尔法》),1965年又加以修正,该法律禁止搞跨行业和本行业阻碍贸易的协议。联邦政府还在经济部下设立卡特尔局,对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和“不道德”竞争加以限制和干预。如不经卡特尔局的批准,任何企业不能组成卡特尔式的企业集团,卡特尔局对违反《反限制竞争法》规定的,可处以相当于非法收入3倍的罚金。但不明显影响企业之间竞争的合作不属禁止范围。对于企业之间的兼并,卡特尔局也严加控制,如兼并之后会形成控制市场实力的地位,卡特尔局就会拒绝批准其兼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有滥用市场实力的行为,卡特尔局可予以制止,也可以宣布有关合同无效。此外,政府还鼓励中小企业竞争,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型企业能与大型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

2.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与美国的经济干预和调控手段不同,联邦德国主要是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而不是主要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

(1)联邦德国的银行体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德意志联邦银行为德国的中央银行,具有发行货币、执行存贷款政策,以及通过最低准备金、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并从事国内外清算银行的业务活动。联邦银行在执行职责范围内具有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体制确保其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以达到稳定货币的目的。

(2)控制通货膨胀是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因为货币稳定是社会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政府经济政策的中心应该是在没有通货膨胀的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币值稳定是平衡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联邦德国政府采取了控制货币发行量、控制财政赤字、控制工资增长幅度和控制物价上升等许多综合措施。正是由于这些措施,联邦德国在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等方面的成效明显好于其他发达国家。在1950—1986年间,联邦德国的年均物价上涨率为3.2%。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经历的“滞胀”,通货膨胀率连续几年达到两位数,但此期间联邦德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比较缓和,年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为1973年的6.9%和1974年的7%,均未超过两位数。

3.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在战前已基本形成。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形成了一个范围广泛的体系。其社会保障措施包括五大方面:收入再分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劳动保护政策、劳动市场政策和企业职工参与政策。通过有效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系统耗资巨大,几乎占GDP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福利国家之一。在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保险形式分为自愿保险和义务保险两类,其中义务保险(又称强制保险)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退休金、失业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德国保险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自治管理原则,即尽可能使投保人、雇主和保险机构融为一体,社会保险机构独立于政府,享有自治权。各保险机构中都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

(2)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在联邦德国,战争受害者补贴、儿童津贴、产妇补贴、家庭补助、建房补贴等属于社会服务和社会救济的项目。在联邦德国的社会服务体系中,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体系是在欧洲国家中比较成熟的。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比较有效,对提高全国的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暂时失业的工人,政府还拨出专款进行职业再培训,以便使其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联邦德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20年来,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收支不平衡,收支缺口加大,财政亮起了红灯。特别是近几年,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的不景气引发财政的严重危机。2002—2003年各级政府税收减少约314亿欧元,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2年达3.75%,远远高于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上限。由于税收减少,2002年社会保险领域养老保险缺少60亿欧元,医疗保险缺少24亿欧元,沉重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经成为财政甩不掉的包袱。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陷入困境,除了由于社保支出快速增长以外,经济衰退、人口结构变化等也是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①失业保险领域支出快速增长。大量的失业人口对失业保险支出形成巨大的压力,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总额持续上升。由于大量企业倒闭,税收减少,财政负担日趋沉重,政府迫不得已试图通过举债、增税和增加收费的传统道路增加财政收入,而结果适得其反。税赋的加重导致企业和个人负担进一步加重,更多企业倒闭,形成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加税→企业倒闭→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的恶性循环。②医疗保险领域陷入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固然是医疗保险陷入危机的重要原因,人口的老龄化也是医疗保险负担加重的原因。③养老保险领域入不敷出。④社会救济领域,社会激励机制出现了紊乱。高福利保障降低了公众的工作积极性,在某些情况下,工作收入甚至低于领取救济的收入,于是许多人宁肯领失业救济或社会救济而不愿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

四、欧盟经济发展展望

目前,欧盟经济开始趋于好转,可以说欧盟经济下滑已到谷底,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随着美国、日本经济发展势头加快,整个经济世界经济增长趋强,欧盟也将在这一大趋势下走向复苏。未来欧盟经济前景面临着以下的积极因素:(1)欧盟东扩之后的入盟效应会在今后几年之内逐步显现,贸易创造效应、投资效应等会拉动欧盟经济。(2)欧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各国预算的灵活性,并在长期内有利于欧元区的稳定与增长。欧盟主要成员国在继续贯彻《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同时,相继出台了推进以增强各国经济现有增长潜力为目的的经济结构改革和措施,如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教育等方面的普及。(3)欧洲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持续改善,赢利能力增强,工业信心指数和产能利用率回升,企业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看好,投资开始回升,这使欧盟经济重新出现活力。(4)欧洲中央银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加速的货币扩张,为欧元区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和充足的流动性。(5)随着美国、日本经济走好,欧盟的外部需求也开始增加起来。

但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不利因素:(1)欧盟国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制约着其经济发展,其提出的改革目标未能顺利实现。(2)欧盟国家的财政赤字问题仍然很严重,这会在短期内制约欧盟成员国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3)欧盟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失业率还是很高。高工资也使劳动成本增加,从而制约欧盟制造业的发展。再加上最近的石油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可能继续制约欧元区的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4)欧盟自身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欧元汇率的波动仍然可能会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盟企业的出口。这是因为美国的双赤字难以在短期内改善,美元汇率也会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