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1.1 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之前,经济学已经演化成一门逻辑严密、自我解释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当前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之上,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那么,经济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11.1.1 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之前,经济学已经演化成一门逻辑严密、自我解释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信奉“看不见的手”和“萨伊定律”两大定律。“看不见的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斯密提出,强调经济中各元素以自我为中心的逐利行为最终会导致经济的完美平衡,认为政府没有必要介入经济,政府的职能只是作为经济的“守夜人”,保证经济在不受外力干扰下自由运行。“萨伊定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提出,其基本内容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的供给就会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生产严重过剩,大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为了平衡供求甚至把过剩产品销毁,这次经济危机给世界造成巨大危害,政府对此束手无策,经济学家使用过去的经济学理论已无法为这次经济危机开出药方。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经过“痛苦的挣扎”,最终摆脱过去经济学理论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经济学,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过去经济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①政府不能仅仅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必须介入经济,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②与“萨伊定律”相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总支出受到限制,必然产生生产过剩。把两者相结合就提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由政府对经济进行支出管理。正是由于政府的介入,最终促使世界从经济危机阴影中走了出来。

当前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之上,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那么,经济危机是如何爆发的?这就要使用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来解释。三大心理规律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占收入增加量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投资额的增加,投资收益会逐渐下降。流动性偏好是指在收益相同时,人们倾向于持有流动性更好的资产。为了便于理解三大心理规律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我们使用简单的两部门模型来阐述,如图11-1。

img178

图11-1 简单的两部门模型

假定经济中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家庭向企业出售四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从企业获得收入100万元,企业使用四要素生产产品向家庭出售,总产出100万元,家庭购买产品消费支出100万元。可以看出,这个模型中,家庭把所有收入用于消费,同时,企业把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生产要素。这时,整个经济处在一个均衡的循环状态中。同时使用下式表示:

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

该经济流程中,企业的总产出被家庭全部消费,消费支出等于总产出,企业生产多少家庭就消费多少,产品总能卖出去,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现在我们在两部门模型中加入资本市场,经济流程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11-2。

img179

图11-2 加入资本市场的两部门模型

家庭不需要把所有收入用于消费,只购买50万元的消费品,即消费支出50万元,把剩余50万元以储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进而购买50万元的投资品,即投资支出50万元,企业的总产出仍为100万元,但划分为消费品和投资品两种产出,家庭总收入仍为100万元,但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经济中总支出仍为100万元,但划分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种支出。上式变为

img180

经济流程在加入资本市场后,从上式中可以看出,总支出变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这种变化为使用三大心理规律解释经济危机做了铺垫。首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使得消费支出下降,消费支出低于50万元;其次,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导致投资支出的下降,投资支出低于50万元。两种支出的下降共同决定总支出的下降,总支出低于100万元。总支出一旦下降,企业的100万元产品就会出现剩余,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在下期生产就会压缩产量和解雇工人,不断循环下去最终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特征较多,基本特征为产量下降和工人失业。因此,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总支出不足,而总支出不足是由三大心理规律共同决定的,三大心理规律如同公理般存在,仅仅依靠经济自身无法解决该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政府购买等手段增加总支出,吸收企业产出。如果企业剩余产品全部被政府购买,企业下期不会压缩产量,不会解雇工人。如果政府购买大于企业的剩余产品,企业下期会增加产量,雇用更多的工人。因此,政府如何通过各种政策有效地改变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府购买,也就成为本书宏观部分的逻辑起点。相应的,研究各种支出和政府经济政策构成了本书宏观部分的理论框架。凯恩斯之后,许多经济学家放弃了传统观点,追随凯恩斯,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进行注释、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