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现象

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现象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3 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可以说在当今世界大都市区已经成为现代空间经济组织的基础单元。以美国为例,美国大都市化的进程贯穿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在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同时,美国大都市区的地域范围也在迅速扩大。

1.3.3 大都市区化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现象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48]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化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倾向,造成郊区急剧扩张,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运动推动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并与周围小城镇连成一体,同时由于城市外迁人口仍在中心城市上班,在郊区与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内部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重塑了全球的经济、社会与空间景观,并且与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技术影响相叠加,使得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间网络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空间网络化在地理景观上具体表现为诸多城镇密集地区的生成,尤其是在一些以核心城市为辐射点的都市密集区。传统单个核心城市正在演变为都市地区,而这些都市地区又融入了更大的都市密集区域,最终与全球城市体系相连。可以说在当今世界大都市区已经成为现代空间经济组织的基础单元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都市化的进程贯穿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20年至1940年,大都市区的规模与数量普遍增长。1920年在美国的城市化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美国全国人口突破1亿,而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50%(达到了51.2%),至此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化了的国家,城市发展进入了新阶段。[49]如表1.8所示,1920年美国有58个大都市区,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9%,1940年时大都市区则增长到了140个,占全国总人口的47.6%,大都市区在地域上的分布已经成为全国性的现象,大都市区已成为“全国所有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美国学术界一般把1940年之后称为大都市区时代。第二个时期是1940—1990年,主要表现为大型大都市区的优先增长,大都市区的数量上升到268个,人口达到2亿,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79.6%。如今居住在巨型大都市区内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0%。

表1.8 1920—1990年美国大都市发展情况

续表1.8

资料来源:U.S.Bureau of Census,Census and You,Vol.26,No.4,April 1991

在1990—2000年期间,如表1.9所示,美国大都市化进程还在继续。在这10年期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增加了2 000多万人,增长13.9%,比同期美国总人口的增长率还高0.7个百分点,而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强。截至2000年6月,美国共有362个大都市统计区和560个小都市统计区。在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同时,美国大都市区的地域范围也在迅速扩大。如前所述,2000年,美国政府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了调整,在原有的大都市区概念之外划分出一个“微都市统计区”概念,这更是极大扩展了大都市区的地域范围(见图1.1)。

表1.9 1990—2000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Census 2000;1990Census,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Counts,United States(1990,CPH 2 1)

图1.1 1990—2000年美国大都市区地域范围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http://www.bls.gov/lau/maps/uscmpr.htm

在美国大都市化的进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大都市带(megalopolis)”问题,甚至可以说由若干个大都市区连绵组合形成的“大都市带”,更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组织中枢。戈特曼最早所命名的美国大都市带地域范围从新罕布什尔南部到弗吉尼亚州的北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波士华(Bos-Wash)大都市带”(见图1.2)。在这之后,随着美国大都市区的迅速崛起,大都市带作为一种地域景观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都市带的概念也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使用。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主要有4个:东北海岸的大都市带、环五大湖半月形大都市带、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墨西哥湾沿岸大都市带。这已经成为新世纪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并必将对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img22

图1.2 戈特曼的“波士华大都市带”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http://usinfo.org/usia/usinfo.state.gov/products/pubs/geography/map3.htm

【注释】

[1]U.S.Bureau of the Budget.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Washington D.C.,1967:VII

[2]U.S.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Standards for Defining Metropolitan and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Notice.http://www.whitehouse.gov/omb/fedreg/metroareas122700.pdf

[3]U.S.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 Bulletin No.06 01Corrected:Update of Statistical Area Definitions and Guidance on Their Uses.http://www.whitehouse.gov/omb/bulletins/fy2006/b0601_rev_2.pdf

[4]谢守红等.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城市,2004(2):6—9

[5]张京祥,邹军,吴启焰,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城市规划,2001(5):19—24

[6]转引自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9

[7]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2

[8]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1

[9]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7

[10]谢守红.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城市,2004(2):6—9

[1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1

[12]参阅Zhou Yi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In: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 by Ginzburg,B.Koppel and T.G.McGee,1991:89—111

[13]姚士谋将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定义为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特征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地区经济中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参阅姚士谋.中国的城市群.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

[14]参阅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城市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7

[15]例如周一星批评国内“很多人把Megalopolis翻译为特大城市或城市集群或城市带都有点词不达意”(参阅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5)。刘君德等认为“目前我国对都市区概念的理解和描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科学地界定都市区的内涵,准确地表述都市区的概念,逐步实现认识上的统一非常必要和迫切”[参阅刘君德,马祖琦.都市区概念辨析与行政地域都市区类型的划分.中国方域,2003(4):2—4]

[16]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城市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5

[17]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研究进展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7(2):2—11

[18]Zhou Yi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In: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 by Ginsburg,B.Koppel and T.G.McGee,1991:89—111

[19]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研究进展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7(2):2—11

[20]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1996(3):32—36

[21]参阅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9

[22]刘君德,马祖琦.都市区概念辨析与行政地域都市区类型的划分.中国方域,2003(4):2—4

[23]功能区域和类型区域的概念参阅本章第2节的相关论述

[24]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地理研究,2006(1):112—120

[25]参阅本文第一章的相关内容

[26]转引自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4

[27]实际上,这一观点也同样出自周一星教授。参阅周一星,史育龙.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出路何在:建立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上).市场与人口分析,1995(4):7—11

[28]参阅Zhou Yi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In: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 by Ginzburg,B.Koppel and T.G.McGee,1991:89—111

[29]详细的论述请参阅Glasson,John.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Planning.Hutchinson&Co.(Publishers)Ltd.,1979:35—37

[30]阿尔弗雷德·赫特纳著;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0—152,241—256

[31]理查德·哈特向著;黎樵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9—130

[32]理查德·哈特向著;叶光庭译.地理学的性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58

[33]参阅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40

[34]参阅理查德·哈特向著;黎樵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3.原书在翻译用词上稍欠妥当,将nodal region翻译为“核心区”,将uniform region翻译为“同样区”,笔者对这两个用词的表述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35]参阅沃尔特·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6]Boudeville,J-R.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2—5

[37]Gore,Charles G.Regions in Question:Space,Development Theory and Regional Policy.London and New York:Methuen &Co.Ltd.,1984:8—9

[38]史育龙,周一星.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经济地理,1995(4):289—301

[39]章光日.从大城市到都市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2003(5):33—38

[40]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11

[41]黄璜,叶裕民.美国和加拿大都市区的划分及我国的借鉴.现代城市研究,2004(12):40—50

[42][英]R.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74

[43]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5

[44][英]R.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5

[45]Berry,Brian J.L.,ed.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Berke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1976:34

[46]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9—320

[47]黄勇,朱磊.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地理,2005(1):71—75

[48]安树伟.中国未来区域政策需要关注大都市区管治.中国经济时报,2006 09 05

[49]张京祥,刘荣增.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及管理.国外城市规划,2001(5):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