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费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

消费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二)消费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1.消费对全省经济拉动作用较为平稳消费不仅是浙江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最稳定的动力。“十五”期间,浙江的消费率一直处于50%左右,且走势呈逐年走低态势,但趋势有所缓和。同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80%相比,浙江消费率低了近30个百分点。上半年,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4%,攀至近10年来同期最高点。

(二)消费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消费对全省经济拉动作用较为平稳

消费不仅是浙江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最稳定的动力。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城乡居民生产积极性,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十分显著,“六五”、“七五”期间超过50%以上,其中1981年甚至高达64.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消费热点缺乏,消费需求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持续下降,“八五”期间拉动率只有27.5%。到了“九五”期间,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投资不足,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消费开始升级,对GDP增长的作用又重新增强,从“八五”期间的27.5%上升到“九五”期间的47.3%和“十五”期间的55.2%。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消费品市场总体呈平稳增长走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在市场高物价的拉动下不断扩大,同比增幅持续走高,实际增幅比上年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同比增幅比去年上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0.2%,比去年上半年回落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亿元,同比增长21.2%,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2.4%。

综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波动最小。“十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年度间最大差距只有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上下波动只有13个百分点,是三大需求中最稳定的因素。第二,结构趋向合理。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的拉动高于政府消费,在消费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政府消费的增速快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而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呈逐渐下降之势。第三,消费率偏低。“十五”期间,浙江的消费率一直处于50%左右,且走势呈逐年走低态势,但趋势有所缓和。同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80%相比,浙江消费率低了近30个百分点。收入水平较低和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成为制约消费率提高的首要因素。

从国内比较,浙江消费率水平也是偏低的,甚至比全国最终消费率水平还低了5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列倒数几位。中国沿海几个省(市)消费率普遍不高,这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高位稳定、趋向微升的趋势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浙江省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仍存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内在机制;二是收入持续增长的稳定机制没有形成;三是消费环境不利于居民消费稳步增长,特别是农村消费;四是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的某些市场化改革措施,使相关支出成为目前城乡居民的主要负担,形成挤出效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会使依靠高投资维持高经济增长局面难以为继。

2.影响消费增长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1)影响消费增长的不利因素[11]

——受全省经济增势回落的影响。整体经济波动是影响消费增长的重大因素。近年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浙江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增势回落,今年的回落之势更为明显。工业增势回落,从两方面直接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一是工业生产增长回落的同时从业人员增幅下降,进而影响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仅增长2.2%,是2000年以来最低增长率;净增16.7万人,明显小于去年同期的净增数40万人;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619万人,更是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仅以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同比少增23.3万人推算(按照2007年全省人均消费水平),上半年影响消费额13亿元,相当于全省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新增量的3%。二是工业生产增长回落的同时产品销售规模缩小,进而影响批发业增长。上半年,全省批发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从去年同期的11.26%降到9.95%,所占比重从14%降到11%。同期,全省商品市场成交总额增长7.3%,增幅明显低于2007年全年的13%。

——受居民收入增幅较小的影响。消费增长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浙江居民收入增长在较长时期保持全国领先,但近两年情况发生了变化。2007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2%,分别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12.2%和9.5%。2008年上半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6%,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4.4%,回落6.6个百分点。两者的实际增幅,不仅分别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6.3%和10.3%,而且均成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低点。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收入分配不够合理,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向政府财政和企业倾斜。如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3.5%和2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若扣除镇海炼化和杭州炼油厂的政策性亏损影响,增幅可达22.4%。两者的增幅均远高于居民收入增幅。

——受物价大幅上涨的影响。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价格高低,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消费品更是如此。从去年开始,通货膨胀在全国显现。今年以来,通货膨胀趋于严峻,物价指数加快攀升。上半年,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4%,攀至近10年来同期最高点。物价大幅上涨,直接侵蚀了居民购买力,消费水平随之下降。以食品类消费品为例,此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中,食品类涨幅最大,上半年高达19.7%。而同期,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8.5%,鱼和虾消费量分别下降7%和8.1%,鲜菜、鲜果和鲜瓜消费量分别下降4.9%、13.5%和12.8%。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品也存在类似情况。

——受资本市场震荡的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自两方面:一是劳动性收入,二是资产性收入。居民的资产性收入,主要是储蓄所得和股票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收益。由于目前银行的实际利率为负,储蓄所得利息几近于无。近年股市走牛,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2008年上半年股市惨跌,绝大部分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直接导致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下降。浙江民间资金较多,民众参与股市的程度较深,其负面影响也更加显著。

——受客流量缩减的影响。没有旺盛的客流难有旺盛的消费。2008年1—5月与2007年同期相比,全省全社会客运量下降3.3%,旅客周转量下降0.2%;而全国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5.7%和8.1%,反差明显。另据浙江省旅游局数据,上半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比去年同期增长7.7%,同比增幅回落1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增长6.3%,增幅回落15.2个百分点。

(2)影响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12]

——新农村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能力必将增强。中央和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浙江省“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农村消费市场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对于增加农民收入预期、调整消费格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进而扩大整体消费将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将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医疗、住房、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未来支出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即期消费。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相当多的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目前城乡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浙江“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近日浙江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其具体目标就是到2010年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税收调节作用的不断发挥,收入分配关系的不断合理调节将有助于贫富差距的逐渐缩小,最终达到扩大消费的目的。2006年起全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同时,对于税前扣除项作了调整,该项针对低收入和工薪阶层收入群体的微调政策,让绝大部分群众收入有不同幅度的提高,消费能力将得到增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浙江省“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政策措施将会有力地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