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键零部件突破的内涵界定

关键零部件突破的内涵界定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从关键零部件内涵看突破的内涵。要降低整机对关键零部件经济上的依赖性,在关键零部件企业拥有较强市场势力的条件下是无法达成的,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才有利于产品价格的回归,支持相关企业或自己加入相关关键零部件市场的竞争或为可行办法。在市场上购买到关键零部件与实现关键零部件突破不可混为一谈。

4.2.1 关键零部件突破的内涵界定

研究关键零部件突破,并不是要具体解决某个行业的关键零部件或某个具体装备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的突破问题,而是要找到突破的规律性,所以将关键零部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针对影响关键零部件发展的共性制约因素,寻求突破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关键零部件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产业的功能升级实现地区制造业的升级。

首先从关键零部件内涵看突破的内涵。

上文已经分析指出,决定零部件关键性的,是其对整机而言在功能上的重要性,是整机成本对零部件获得成本在经济上的依赖性,本质是厂商在零部件核心技术能力上的垄断性。按照技术创新理论,技术从其结构属性看,可以分为元件技术和结构技术,要削弱零部件对整机功能上的重要性,显然突破整机结构技术、以新结构替代旧结构,或可以降低某些零部件功能上的关键性,在机床中由直线电机驱动代替滚珠丝杠就是一个例证;有关理论研究也显示,重视结构技术创新是以弱胜强的途径之一。要降低整机对关键零部件经济上的依赖性,在关键零部件企业拥有较强市场势力的条件下是无法达成的,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才有利于产品价格的回归,支持相关企业或自己加入相关关键零部件市场的竞争或为可行办法。再看打破关键零部件厂商技术上的垄断,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整机厂商本身或扶持关联企业自主建立关于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能够运用相关核心技术生产、投资(扩大再生产)和创新关键零部件产品的能力。之所以需要自主建立有关技术能力,是因为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往往具有壁垒属性,是掌握该技术的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是其获取利润的源泉,因而往往被掌握技术的企业以各种方式严加保护,通过一般的市场途径难以获得,甚至通过专利技术许可方式也很难得到。从上面的分析看,要克服整机对关键零部件功能上、经济上的依赖性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上的垄断性,唯一的出路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形成关键零部件相关技术能力,不仅能够制造出相关的关键零部件,还能有效控制成本、保证零部件质量,以便全面实现零部件在整机中的功能。

其次,从关键零部件的价值链位置看突破的内涵。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关键零部件制造环节与两条价值链密切相关,一条是整机产品价值链,另一条零部件产品自身的价值链,如图4-1所示。以整机产品的价值链分析为基础,关键零部件的突破应当实现对整机价值链上关键零部件制造环节的某种控制力,也即实现了从组装加工向关键零部件制造的功能升级;以关键零部件的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突破意味着实现对该关键零部件价值链的全面控制,不仅要控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环节,更要实现对关键零部件价值链上研发、设计、下级关键零部件(如果存在)制造乃至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环节的全面控制,虽然厂商可能区别不同类型价值链、按照不同区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外包某些不十分关键的工序或环节。

img30

图4-1 关键零部件相关价值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对价值链的控制力是一种市场力量,是一个厂商通过其行为影响市场供求、进而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对整机厂商而言,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某些关键零部件产品,并不能代表具有对这些关键零部件的控制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市场上购买到关键零部件与实现关键零部件突破不可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对厂商而言,实现关键零部件突破,意味着建立自身关于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技术能力,在关键零部件的价值链上(显然包含服务一侧,但由于关键零部件价值链往往具有生产者驱动特征,所以关于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应是寻求突破的主要方面)建立整体控制力,同时实现对相关整机价值链零部件制造环节的控制,有能力自行制造、设计乃至研发符合相关整机要求的关键零部件产品、工艺并提供优质服务,并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摆脱对关键零部件原在位厂商的经济依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