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竞争力的层次上,混淆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在竞争力的层次上,混淆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在竞争力的层次上,混淆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在《本土》中随处可以发现产业与企业概念的互换,这种任意性甚至在摘要中就显露了出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身处其中的每个企业都有竞争力。

一、在竞争力的层次上,混淆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在《本土》中随处可以发现产业与企业概念的互换,这种任意性甚至在摘要中就显露了出来。摘要前半部的基本逻辑(也是该文的最重要观点)就是:因为产品创新和能力发展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工业[16]竞争力上贫乏无力。换句话说,因为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不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所以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也不会是比较优势。

企业是微观层次的主体,企业能力属于经营管理的范畴。企业具有起码的组织和学习能力,是企业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不管企业身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否,这种能力都是必需的。产业则是宏观层次的主体,产业竞争力属于比较优势的范畴。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身处其中的每个企业都有竞争力。产业的有利状况只说明了企业的良好竞争环境,在竞争中是否能够取胜,还要看每个具体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创新,或者说是它的资源组织和学习提高能力。这个道理和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分析原理也是一致的。通过五力模型进行产业分析的结果只是选出了平均利润较高的企业群体,并不保证其中每个个体的盈利水平。也就是说,产业选择只解决了企业战略问题的一半——定位(position),另一半——运营(operation),要靠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来达到。[17]

反过来,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和学习能力,意味着它在竞争中可能获得成功,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大小与它所处的产业环境密切相关。企业都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学习能力,这是它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获取实际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同样拥有这些能力的企业,也有因外部条件不配合而失败的。宏观上来看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有同样经营能力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成功的几率高一些;而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有同样经营能力的企业成功几率低一些。这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通俗含义。

可见,企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说,中国的一家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其所处的中国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有国际竞争力;反过来,中国的服装来样加工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竞争力,也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每家企业或打算进行服装来样加工的每家企业都会成功。所以说,即使《本土》中举出依靠组织能力和产品创新成功的新科事例,也不能说明比较优势原理的无效,因为组织和创新能力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即使它像新科一样已经身处中国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家用电器制造业;同时,即使该文举出利用了比较优势但失败了的万燕、爱多事例,也不能说明比较优势原理的无效,因为即使身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它像万燕一样错误认识自己(自行开发新产品却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忽视合作问题(和C-CUBE之间)、缺乏法律意识(没有申请专利),像爱多一样采取冒进的广告策略(天价的央视标王和明星制作)、紊乱的定价策略(1997年5月大降价,9月逆势提价、11月又大降价),同时经营不善并产销脱节(降价带来热销但无力迅速扩大生产),即没有起码的资源组织能力,它的失败是必然的。

而且,有必要附加说明的是,正如本章上节分析,新科成功的首要原因并不是注重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开发获取竞争优势;恰恰相反,新科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于产品组装制造环节的熟练技能和低廉成本优势,并充分利用之。同样,万燕和爱多事例也并未如《本土》所说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也就是说,万燕和新科事例所说明的内容和《本土》作者举出它们的初衷相反,前者其实正好说明了该文所谓的“竞争优势”的失败,后者恰恰说明了该文定义的“比较优势”的成功。看来,只有经由比较优势打造的竞争优势——如新科、格兰仕等所拥有的,才是可靠的;而不是相反,如万燕、华录等企业违背比较优势规律去人为创造的、缺乏综合实力支持的竞争优势。这种横空出世的所谓“竞争优势”,常常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昙花一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