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水市改制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天水市改制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调研课题组对天水市部分改制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天水市改制企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理论学习认真思考,归纳出了改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四是尽力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五是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

天水市改制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从2001年开始,为尽快盘活天水市现有国有企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天水市遵循国家和省上一系列有关加快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在充分汲取天水市“九五”期间国企改革经验教训及学习借鉴外地深化企业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产权制度和企业用工制度为核心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经过十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本调研课题组对天水市部分改制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天水市改制企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理论学习认真思考,归纳出了改制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天水市改制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2001年以来,天水市先后进入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原市属企业和省属下划企业共463户,其中原市属企业439户、部省属下划企业24户,涉及工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经过十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天水市新一轮国企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其中:产权整体出让274户,破产重组和解散关闭142户,股份制改造、兼并、租赁等47户。通过新一轮国企改革,绝大部分企业普遍建立起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劳动用工和分配机制,企业负担明显减轻,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为加快天水发展、构建和谐天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规模工业企业效益较为显著

随着国企改革中企业债务、离退休人员工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伤残、怃恤人员生活费、企业办社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企业轻装上阵,科学制定和落实发展目标,全市工业经济摆脱了低速徘徊状况,呈现规模扩大、项目扩展、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2年开始整体盈利,扭转了长达10年的整体亏损局面,主要经济指标连续9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4.8亿元,是2000年9.6亿元的6.08倍;实现销售收入121.43亿元,是2000年24.97亿元的4.86倍。

(二)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改制有进有退,从整体布局上调整了产权组织结构,463户原国有集体企业中,除50户关闭、12户改制为国有参股的股份制公司外,其余401户全部退出国有序列成为非公有制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产生了一大批机制活、发展后劲足的民营企业,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两年股份制企业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近2/3,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的一半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三)促进了工业企业“招商引强”和项目建设

通过新一轮国企改革,企业产权得到明晰,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也为企业开展对外协作联合、加强项目建设和“引大引强入天”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星火机床有限公司收购法国索玛公司、参股德国亨利安公司、长材厂与中国西电集团联合组建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与酒钢西部重工集团共同建设大型制管项目等,都是改制重组企业“招商引强”联合发展的成功典范。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星火机床产业园和长城电工产业园“三大产业园”的启动建设,都是重组企业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成果。

(四)优化了企业股权结构

改制重组的企业,都能够严格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投资者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外来投资,鼓励经营者持股、管理和技术骨干参股,员工自愿入股,同时对经营状况好的企业保留了8%~20%的国有股。既坚持股权多元化,又相对集中股权,防止股权平均化,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五)推动了天水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在天水市社保资金紧张、支付能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依据政策将企业拖欠的社保费以及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40、50”人员等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用用现金给予了清偿、或预留在资产上由重组企业逐年兑付,仅破产重组企业以现金形式清偿历史形成的各种社保费用2.5亿元,极大地缓解了社保部门的资金和工作压力。

(六)有效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五大难题

一是集中解决了国有企业几十年形成的巨额债务问题。改制的463户企业共涉及各类债务60.56亿元,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改制破产,这些债务得到了有效化解,其中32户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通过破产重组,共核销各类债务约44亿元。二是集中解决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类拖欠问题。通过改制破产,439户市属企业和24部省属企业共涉及职工10.61万人,改制中共支付职工各项安置费用34.27亿元,其中支付安置职工的“四金一费”及拖欠工资和集资款等各种费用15.18亿元。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妥善分流安置了职工。改制破产中共妥善分流安置职工10.61万人(含5户部省属企业),其中离退休、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40、50”、伤残和遗属抚养人员4.50万人;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领取经济补偿金后自谋职业人员2.43万人;改制后重组企业安置上岗3.68万人。四是尽力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天水市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将26所企业所办的九年义务制学校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涉及教职工2009人);将企业所承担的医院、托儿所、技校等社会职能进行了分离,按市场化方式运行。五是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

二、天水市改制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少数改制企业发展目标定位不准,市场敏锐性不强,被市场“套”着走。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改制企业尚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机制。企业的生产经营仍然处于维持运营状态,面对企业发展的重重困难,企业领导人有些疲于应付,缺乏对市场的科学调研,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思路、规划,在企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方面思路不清。

2.企业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政府有些部门对改制后企业的管理职责不够明确,服务跟不上,服务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查中,改制企业普遍反映,改制后费用增多了,服务减少了,事情难办了;部分企业改制后感觉是“没了娘的野孩子”,一旦企业遇到困难,有关部门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一拖再拖,甚至不予理睬。

3.部分企业改制后仍未走出困境。部分企业虽然完成了改制,但由于大部分是小企业,并且处于企业发展的初创时期,因历史包袱沉重、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更新换代不力、发展资金不足等原因,严重缺乏市场竞争的实力和生存发展的后劲。如羲里皮毛公司,天水飞天工贸有限公司等依靠场地出租维持;天水长城电工仪器厂改制后产品结构单一,经营水平低、企业目前仍旧举步维艰。

4.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对已剥离出去的职工名义上交到了社区,但大部分企业仍然承担着水、电、暖等生活方面的保障责任。企业改制时由于“三供”预留资金有限,所有企业只对电网进行了改造,由于供暖设备老化,物业费又难以征收,企业为维持供暖设施的正常运转和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投入逐年增大。如天光公司、长仪公司、红山公司、精表每年物业补贴50万~200万,有些企业补贴相当于企业当年利润。“三供”问题成了大多数企业的沉重负担。

(二)成因剖析

1.体制置换,管理照旧。部分企业“改制”未“变制”,由于改制重组过于匆忙,没有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未对改制的动因、改制实施推动的措施与步骤进行分析和对比,对未来改制的产权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安排,导致企业改制完成后,无论是从效率角度,还是企业持续竞争力方面,均没有显著提高。

2.市场不牢,竞争不利。企业改制不是“灵丹妙药”,企业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不能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无论多好的企业也会面临困境,甚至破产。一是企业没有围绕市场拓宽销售网络,没有形成渗透式、外向式、拓展式销售局面,总是吃旧粮,一旦失去“靠山”,另外开辟新的市场已来不及。二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风险意识不够。有些企业的产品总是那么一样或少数几样,品种不多、不齐、不新,完全没有顾及市场所发生的或将发生的变化,盲目生产,造成产品积压,流动资金紧张,进退两难。

3.政策变化,对策未变。面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一些企业难以应对,特别是对待融资难的问题,企业往往只紧盯银信部门贷款,筹资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造成流动资金大量短缺,扩大再发展十分艰难。调研的20家重点企业中,有27.2%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历史包袱沉重是影响企业的主要障碍,有26.5%的企业认为负债过高、利息负担重是影响生产经营的首要因素,有46.3%的企业负责人则认为企业的资金紧张也是影响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天水市改制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调研,增强企业市场风险抵抗能力

一是市直相关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调研,主动交流沟通,帮助企业正确认清形势,了解运行动态,研究发展措施,准确把握利用国家在财税、金融以及扩大内需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机遇,让困难企业加快复苏,让复苏企业加快增长,让增长企业加速发展。二是要创新理念,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市直相关部门务必要带头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努力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从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过时条条框框的阻碍中解放出来,树立“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于开拓”的新要求,要指导企业“围绕市场,以销定产”,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确保在市场中以可靠的质量、合适的价格、完善的售后服务争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努力拓展市场。三是不断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改制后的企业应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同时建立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内部管理体系。应该把原国有企业的成功经验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有机结合,把员工的责、权、利有机结合,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全员劳动率。

(二)提高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一是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在技改贴息、科技经费、融资信贷、品牌创建等方面,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更多的资金,着力缓解企业运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二是政府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对发展较好的改制企业,积极帮助其争取扶持资金和银行贷款,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鼓励非公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服务。四是对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要彻底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

(三)加大扶持,加速我市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今后要实施对优势产业的扶持政策,使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得到相应的扶持,使我市大多数支柱产业显示出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鼓励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引导企业将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提升产业层次、扩大有效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三是打破行业界限,按照产业相近、产品关联、优势互补并能发挥资产最大运营效能的原则,作为政府和资产经营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其寻求股份制、国有独资公司、外商嫁接或鼓励改制企业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的渠道,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方式扩大融资,盘活现有企业,想方设法使企业更大更强。

(四)“以人为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一是政府和企业可以依托天水市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企业管理知识和生产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的员工素质。二是要落实社会保障,改善员工福利,严格按有关政策法规规定,按时足额为现有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四大保险,落实劳动保护、休假等各项福利待遇,保持人才稳定。三是努力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关心职工生活,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四是企业的发展关键是人的问题,要积极探索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确保将德才兼备、经营能力强的人选拔到企业领导岗位上来。为企业发展和促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天水市“三方面”干部培训班

王芸:天水市总工会

史筱萍:天水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

杜慧娟:天水市统计局

指导老师:曹恩奎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