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

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后果和原因(一)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中共中央始终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存在着与农业基础地位相背离的种种现象。人多地少、生产力落后的国情是我国农业基础论的重要现实基础,解决人地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这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后果和原因

(一)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中共中央始终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存在着与农业基础地位相背离的种种现象。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相关制度的设立,还是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有时表现出忽视农业的倾向。

1.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

①城乡隔离的不平等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自由流动和转移,造成大量潜在的失业人口滞留农村,也使进城的民工无法得到平等的劳动报酬。据估计,我国农业内部大约有1.5亿过剩劳动力需要转移。②不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重低,社保覆盖率低,造成农村家庭负担沉重,人均收入低,生活质量差。③不平等的受教育机会。2007年国家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但农村教育投入仍显不足,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资。④不合理的社会负担。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前,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比较严重,中央认可的合理负担实际上也不尽合理。有学者称,我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对农业和农民征收高额税费的国家;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基本上只在我国实行。[15]⑤没有农民广泛参与的农业政策。我国缺乏使广大农民参与农业政策制定的有效机制,农民只是执行政策的对象。

2.不合理的工农产品比价

不合理的工农产品比价,使农村在城乡贸易中、农业在与农工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自身积累。据有关资料统计,仅1951-1989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税从农业中抽走1万亿元,而工业支农资金仅3000亿元,净流失7000亿元。对农村的过多索取削弱了农业和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3.不对称的农业投入

利用财政补贴和投入支持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农业财政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美、加、英、澳等农业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本身GDP的25%以上,日本和以色列甚至更高(45%-95%),印度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也达到了10%,而我国只有5%-6%。[16]表1表明,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对农业的政府支出始终大大低于农业占GDP的份额。这表明国家的投资政策系统不利于农业。

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困扰农业发展的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薄弱,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赶不上需求的发展等等,无一不与投入不足有关。农业投入低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表1 中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和农业占GDP的比重比较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9月。2006年数据来自《2006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7年3月1日。

(二)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后果

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后果是: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农民致富的问题。因此,农业基础论始终强调农村的社会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富裕是全民共同富裕的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执行的农业政策偏向于维护城市居民的利益,造成较大的城乡差别,积重难返,使得农民增收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缩小城乡收入等方面的差距,自2004年以来,中央、国务院连续十年颁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使得城乡收入差距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逐渐缩小的趋势。表2给出了我国的城乡居民实际人均收入及其比率,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再到缩小”的变化过程。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社会保障,而城镇居民享受了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的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柴草等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6倍。

表2 1990—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对比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

有学者收集了36个国家的农业与非农业标准劳动者的收入比率作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原计划经济国家,这一比率都低于1.5。[17]国际上这一比率的标准是1.7,高于1.7就有引发社会动荡的危险。尽管我国的国情特殊,但仍然值得警惕。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弃田抛荒,离土离乡的现象,造成农民大规模地无序流动。据1995年的统计,1993-1995年,每年约有6000万-8000万农民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之中,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18]目前,我国约有2.5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合理的引导和管理十分重要。

2.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多地少、生产力落后的国情是我国农业基础论的重要现实基础,解决人地矛盾(尤其是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这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事实上的歧视农民、忽视农业的政策,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农业人口过多,耕地面积有限,造成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妨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和人才的吸纳,也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单位农产品成本过高,无法同国外产品竞争,难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农民户均耕地少,地力透支严重,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可耕地大量砍林、垦荒,使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各种灾害不断。而目前非法侵占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侵犯了农民的正当权益,更加剧了人地紧张的状况。农业科研及其推广费用过少,从事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不容乐观。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0.1%-0.2%,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0.2%,远低于世界银行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达到的水平(科研经费1%-2%,推广经费应更高些)。[19]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并且存在较高素质的人口大量外流,使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失调,不利于农业正常生产。

3.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见表3)。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与劳动就业结构比重的比较表明,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就业人数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就业人员总数中的比例与农业GDP占GDP总量的比重很不相称,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下降,造成加工工业品的过剩,影响了工业的健康发展。这说明农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影响了我国全面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进程,也必将影响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表3 1978-2006年中国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及就业构成比较(年底数)(%)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6年数据来自《2006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7年3月1日。

(三)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原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主要原因如下。

1.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必然使人们不易认清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对农业基础地位虽有认识,但在具体行为上却常常偏离这一认识。因此,这一条是农业基础地位被忽视的首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

2.农业对自然界的强依赖与农民自由、民主的缺乏。农业受地域、自然条件影响大,不可控因素多,流动性低。加之我国农业技术、资本投入等落后,农业生产力低,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相当差。旧有的户籍制度又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自由度极低。同时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这造成农民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农民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能更多地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

3.追求工业化的战略降低了农业的地位。工业化作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成为落后国家追求的目标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忽视自身国情,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必然欲速不达,造成危机与混乱,我国是有深刻教训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步建立起来的农业集体化、农产品统购统销、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构成了保障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三套马车,后来也日益成为束缚农民手脚的枷锁。

4.经济结构的演进会产生对基础的背离的假象。经济结构演进使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见表3),对经济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了,容易产生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质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