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2007年开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可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题,意义非常重大。具体地讲,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是由以下内容为支撑的。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内涵

2007年开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接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可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题,意义非常重大。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特色内涵是什么,如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些问题都需认真从理论上加以论证,从而避免行动的盲动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

概括地说,世界各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是相似的,主要表现有以下特征。

(1)拥有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

(2)拥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系统。

(3)拥有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4)拥有成熟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

(5)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具体地讲,世界各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是由以下内容为支撑的。

1.土地规模经营。这是一个漫长的,又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以英国为例,15世纪最后30余年以及16世纪最初数十年间,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为了发展羊毛纺织业,采用暴力手段,强行大规模的圈占农民的土地,迫使农民离开了土地,沦为无产者。马克思当年认为:要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久自然规律”,要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要使人民大众转化为工资雇佣劳动者,“没有这种苦难是不行的”。这里讲的苦难显然是指失去土地的痛苦。我们过去只是单纯地把这种痛苦看做是资本主义的罪恶,却很少关注正是由于经历了这种痛苦的磨难,才奠定了现代农业的根基,从而框架了现在农业的基本架构

2.制造业发达。土地规模经营,意味着农业耕作方式要改变,要求国家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和服务手段,从而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创造条件。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低,而第二、第三产业即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率更高、收益更大,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农业生产产业链延伸。受消费者需求驱动的影响,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链条越来越长,派生出食品储藏、保鲜、运输、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很多相关联的产业。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及加工方式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结果是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食品价格中,初级产品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加工增值部分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甚至达到农业增加值的3~4倍。

4.农业生产组织结构严密。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商品化进程的加速,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合作的趋向愈发明显,从而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带动产业集聚,并引导技术、信息、资金等各种资源不断集中。在许多发达国家,不仅实现了土地财产权与土地经营权、土地劳动权的分离,而且还成立了各种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使专业化生产有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

概括地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主要表现有以下特征。

1.坚持和完善现行土地制度。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制度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中国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既要依托农户,又要超越小农,既不走回头路,又不能超越现实生产力水平,不脱离农业生产特点,选择一种适应农民习惯、符合农民意愿的农用土地制度和农业耕作制度。

2.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十七大报告指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规范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建立各具特色与产权清晰、职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生产专业化、城乡一体化、经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3.实用技术对农业的全面改造。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向农业的全面渗透,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农业现在要奋斗的现代化,它不是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土地集中化,也不是60年代的农业水利化,它只能是实用技术对农业的全面改造。

4.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现代农业生产物质条件和现代农业生产人身条件结合的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是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的现代化的统一。中国农民不能超越现实自由地选择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现代农业生产力和中国现代农民共同选择的结果。

具体地讲,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是由以下内容为支撑的。

(1)普遍存在的小农生产方式。中国“三农”问题的总根源在于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这是被中国2 000多年、新中国50多年、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这种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表现在生产力方面的结果是,小农不依赖集约生产规模的扩大,不祈求生产工具的革新,只依靠劳动的投入。于是产生了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的思想,其结果多子不但不多福,反而需要更多的生活资料生存,只有无边际地一代又一代垦殖,导致生态严重破坏。表现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果是,小农循着贫雇农、中农、富农、地主的阶梯向上爬。中农垂涎三尺向往富农。富农已经是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代表,但可怜可悲的富农却一心向往地主,不愿向前跨出一步变为农场主、农业资本家,中国又陷于地主——小农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多次与新的生产关系失之交臂。中国农村几千年来,从井田制、屯田制废井田到实物地租、货币地租的变革,到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深刻革命,再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模式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几千年的历史跨度看,中国农村从总体上并未改变小农农业生产方式。

(2)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层次低,交易成本大。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觉悟程度的“一大二公”的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小农的生产力,调动了个体农户的积极性。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的小农农业生产方式。家庭制使农民注重劳动的有效性,有了劳动的自主性,生产成本明显节约。但小农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使交易成本、社会成本迅速扩大,当后者的增加值大于前者的节约值时,人们开始怀疑这种方式的先进性,向往交易成本较低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3)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严峻。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减少1.24亿亩。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新增占用400万亩土地。二是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2 1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但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多、粮食需求增长多。2005年东部10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307亿千克,即减少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34.02%降至29.67%。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已被“北粮南运”所替代。但粮食生产是高耗水产业,将粮食增产的重任交由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来承担,其可持续性值得深思。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仅占总面积的46.41%。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350亿千克。[1]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1.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是以农用土地规模化为前提的。农用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用土地制度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围绕着土地问题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是农业生产赖以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国和地区围绕农用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农用土地经营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尽管改革的内容和方法不同,但总的目标都是要使土地流转的结果能够大幅度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目前农用土地的产权属集体,使用权归农民,这种看似完美,但实际上这种存在严重缺陷的土地制度已经表现出种种弊病。由于产权大于使用权,农民缺少投资热情,加之规模太小,农民看不见致富的希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主张把土地的产权还给农民,但现行土地产权是写进了法律的,短时间是难以改变的,可以变革的只有使用权。所以我1993年提出了把本来属于产权的商品属性让渡给土地使用权的理论,它能解决土地流转“双赢”问题的难题。所谓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就是指把本来属于产权的商品属性让渡给土地使用权,这样既不丧失土地产权的集体性质,避免土地私有化之嫌,又赋予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从而使土地使用权转让货币化、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所谓“双赢”,就是指具有商品属性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收益,一定会高于现行土地的流转收益,从而使转让方获得创业利润,缩短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土地使用权商品属性的存在,如果作为一种资产进行投资活动,受让方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如果用于生产活动,受让方可以获得规模收益。这就是土地使用权增值效应作用的结果。[4]从短期看,这场改革似乎会强化小农生产方式。但从长期看,它绝对是促进生产方式变革的有力杠杆,有偿流动的农用土地才是现实的生产要素,才是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吸附别的生产要素的要素。

2.突出工业反哺农业。任何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以工促农、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质是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具有本国特点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这方面也已迈出重要步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只要坚持按照这个方向的目标前进,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会一路走好。

3.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突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还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 600多万吨,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并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地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新的污染源。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个百分点。[2]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吸纳新的投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要素的重新配置,这势必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由我国国情决定,把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出去、只留下少数人务农,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即使农村人口减少一半,农村人均耕地也只有3亩多,因而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土地归并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中国农业实行家庭经营制度,并非是由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只要农业生产的特点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家庭经营形式就永远有生命力。[5]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靠农业、农村、农民自身的要素重组很难突破小农的局限,靠自身素质提高,这种演进太漫长太缓慢了。[3]中国农村革命性变革要靠城市、工业、工人以至境外全球范围的先进的生产要素的介入。只要能吸纳新的投资主体,中国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参考文献

[1]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求是,2007,11.

[2]张晓山.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N].人民日报,2007-3-7.

[3]朱新芳,贾开芳.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J].党政干部论坛,2007,6.

[4]朱新芳.创新一个让农民致富的土地流转模式[J].农村经济,2003,11.

[5]黄祖辉.市场化、国际化: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

(2008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