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养殖,让水产增值

科学养殖,让水产增值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科学养殖,让水产增值渔民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人已经对水产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开展科学养殖,必须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逐步引导水产养殖产业向设施渔业方向发展。⑤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病原体抽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四、科学养殖,让水产增值

渔民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人已经对水产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水产养殖技术多从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出发,结果非但达不到所追求的高产高效,反而造成了自身养殖环境的恶化和疾病的流行,影响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渔民科学养殖水产品显得十分必要。

科学养殖包括健康的苗种培育、放养密度合理、投入和产量水平适中,通过养殖系统内部的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科学养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康苗种的培育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是目前我国苗种培育技术不稳定,生产工艺落后,主要养殖种类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人工选育和品种改良,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其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乃至品质都急需经过系统的人工育种而加以改进。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建立设施和设备较为先进的育苗场和积极开展抗病养殖品种的选育是科学健康养殖的当务之急。

2.养殖设施的改进

我国的水产养殖设施,尤其是作为最主要养殖方式的池塘,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仅具有提供养殖动物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进排水系统也不具备。富含各种营养盐类及其他废弃物的池水大多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因此要开展科学养殖,必须对现行的养殖设施结构进行改造,逐步引导水产养殖产业向设施渔业方向发展。

3.健康的管理

健康管理是在特定养殖方式下,根据养殖种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管理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并对水质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技术调控,维持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控制病害的发生。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有很多,这里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1)合理放养。

各种水环境对水产养殖动物均具有一定的容量,应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及生长阶段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同时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和各种养殖动物与水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合理搭配放养其他品种养殖动物。

(2)合理投喂。

开展科学健康养殖,饲料投喂技术非常关键。应根据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饵料的质量和投喂的方式,不但是保证水产养殖动物正常生长、生活,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对疾病抵抗力的重要措施。合理投喂就是要坚持“四定”投饵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水质调节。

水环境的变化对养殖动物生长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对水质的理化指标均有一定的要求,这些理化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盐度、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等,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的理化指标,发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尽力控制这些生理指标在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和生活的适宜范围内。

(4)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定时巡池,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密切注意池水的变动,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及时清除养殖动物的粪便、残饵及动物的尸体,清除杂草、螺等有害生物,防止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③定期排污和换水,保持水质干净。④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做好应急措施的准备。⑤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病原体抽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水产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另外,在捕捞、运输、放养、筛选等操作中应小心仔细,避免养殖动物受伤,或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急反应,要保持养殖动物机体的正常的生理状态,防止由于机体损伤或产生应急反应后,使养殖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