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与世界的“双赢”2001年11月10日,无疑是一个令许多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在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迈过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最艰难的一道坎。之后,新闻媒体用“双赢”这一新的流行词汇来形容中美之间的协议,那么2001年11月10日最终获得通过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及工作组报告书则应该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了。

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2001年11月10日,无疑是一个令许多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在这一天,WTO第四届部长会议正式通过中国加入WTO的决定,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的贸易代表们终于可以摘掉“观察员”的帽子,和其他WTO成员代表平起平坐,也难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要直呼“爽”了。当然,加入WTO绝不只是关乎几个人面子的问题,而是中国为自己在新世纪的前途和命运做出的郑重选择。1979年由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市场机制改革激活了沉睡的资源和人们的热情,而对外开放使我们深感自我封闭的不智。20多年来,尽管有坎坷也有反复,改革开放中也出现许多并非完美无缺的现象,但谁都无法否认这一方向的正确性,中国人民向前走的决心也从未动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加入世贸组织成为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最受人关注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实质上,加入世贸组织只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步骤、一种方式。但这决不意味着中国应该拿出“飞蛾投火”的勇气来不顾一切地奔向WTO的怀抱,而WTO也应该投桃报李地欣然接纳。首先这是不可能的,WTO从来没有无条件地接受过一个新成员,关键是现有的成员不可能答应,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竞争潜力和市场机会同样巨大的大国,非但不会无条件地接受,反而会对你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也不会无条件地接受WTO各成员提出的要求,中国加入WTO是为了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向是以渐进、稳妥为特征的,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承受和消化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如果中国会接受某些成员提出的等同甚至超出发达国家的市场开放标准加入WTO,那我们早在90年代初就仿效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了,现在也早就“休克”了。正是由于中国是有条件地加入WTO,而且这个条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要斤斤计较的,中国才会经历整整15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加入WTO是中国的自主选择,从来没有人强迫,但我们也从来没有把加入WTO当作最终目的,更没有急于求成,只有在符合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中国才会加入WTO。

在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迈过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最艰难的一道坎。之后,新闻媒体用“双赢”这一新的流行词汇来形容中美之间的协议,那么2001年11月10日最终获得通过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及工作组报告书则应该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了。谈判成果和它的谈判时间成正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的长度也创造了GATT/WTO的历史之最。这些谈判成果反映了WTO各成员对中国开放市场和遵守规则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远景蓝图,大多数的市场准入和体制改革承诺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无论加入世贸组织与否,我们都会将其付诸实施,中国有义务也有能力履行这些承诺。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由于WTO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个别成员的有意刁难,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这道苦心烹制的大餐中,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几颗硌牙的小石子。这也许是应了“世事无完美”这句话,也或者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段距离。但那些一直高喊“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国家,硬要给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增加一些处于WTO规则边缘甚至以外的条款,也着实令人感叹“为富不仁”何以总是那么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