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省旅游局长吴贤德:建设世界文化与自带双世纪

福建省旅游局长吴贤德:建设世界文化与自带双世纪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先通促进作用,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既是福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所在,更是福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支撑。在目前六省九市联合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捆绑申遗计划中,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均列其中,是申遗城市最多的省份。
融入“海丝”战略大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_“一带一路”旅游创新发展

福建省旅游局局长 吴贤德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时期新阶段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伟大战略。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正在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区位、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等优势,着力平台建设和机制探索,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产业。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尤权书记、苏树林省长多次强调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打响“清新福建”品牌。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先通促进作用,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既是福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所在,更是福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支撑。

一、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优势独特

(1)政策优势独特。近年来,中央先后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特别是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提出了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殷切希望;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些独特的政策利好,为福建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福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具有重大推动和促进作用。

(2)人文优势突出。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有1200多万人,其中80%集中在东南亚,80%的台湾同胞祖籍福建。福建具有浓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底蕴。福建是历史上禅宗文化最活跃、最繁荣的地区之一,福建禅师足迹遍及东南亚及欧美等诸国,这些地区至今仍与福建佛教法谊延续。鼎盛时期的泉州,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种文化和宗教在这里广泛传播,成为一个多种宗教、多种民族和多元文化融合并存的城市。“海神”妈祖在台湾、港澳和东南亚华侨华人中有广泛信众。福州、漳州莆田等地也都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在目前六省九市联合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捆绑申遗计划中,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均列其中,是申遗城市最多的省份。

图5-1 妈祖像

图5-2 泉州开元寺

(3)旅游资源丰富。福建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美誉。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温泉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第三大温泉之省。森林覆盖率65.95%,连续37年位居全国首位。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山、海、楼、湖、泉、茶”六大特色旅游产品。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宁德白水洋,以及海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太姥山、白云山、厦门鼓浪屿、莆田湄洲岛等。“清新福建”品牌效益日益凸显,影响力和知名度正在不断提升。

(4)产业基础扎实。近年来,福建旅游产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均保持在15%以上,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清新福建”品牌全面打响。一是打造三大旅游产业龙头。推进福州、厦门、武夷山三个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形成闽东北、闽西南、闽西北地区旅游集散枢纽和旅游产业发展龙头。福州着力建设城市休闲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闽都文化城,重点在温泉养生、商贸会展、滨海度假、文化体验方面推出一批旅游精品,带动闽东北片区发展。厦门以建设全域5A旅游城市为目标,实施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战略推进旅游发展,推进厦漳泉同城建设,突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休闲娱乐产品开发,建成全景化的休闲名城。武夷山以武夷新区建设为契机,发展“双世遗”观光、养生度假、会议会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五大特色产品,构建区域慢游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二是整合提升一批旅游精品。着力提升福建土楼、莆田湄洲妈祖、三明泰宁等旅游景区建设水平,加快漳州东方花都和大乌山生态休闲旅游区、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宁德(霞浦)国际滩涂摄影基地、平潭国际旅游岛等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精品项目支撑。三是创新培育一批新业态。重点引进海上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旅游、运动休闲旅游、邮轮游艇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业态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我省滨海优势,以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为重点,推进滨海休闲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5)公共服务完善。近年来,福建重点实施了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多向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和智慧旅游管理体系三大体系为基础,构建智慧旅游大平台,为游客出游提供更多便利。二是实施旅游交通便捷工程。持续促进、完善铁路、高速公路和海、空港的综合交通网络,推动开辟境内外新航线,加密现有热点旅游客源城市航班密度,畅通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等的旅游交通大动脉。三是实施旅游景区通达工程。完成全省高铁车站、高速公路、国道通往122个重点景区路段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标牌设置。连续两年在向莆、厦深、合福高铁沿线建设一批旅游集散中心,实现高铁、城市和景区“无缝对接”。推进全省44条通往旅游景区的道路建设,有效解决游客到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实施旅游休闲工程。在全省合理布局建设了一批特色休闲街区、特色餐饮街区、露营地和城市公园,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打造了一批“旅游休闲驿站”。五是实施旅游软环境提升工程。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引导、监管、评价和改善机制,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健全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和旅游诚信服务管理体系,加强旅游市场治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实施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为游客提供安全、便利、优质的旅游软环境。

二、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建设

(1)着力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一是强化旅游发展顶层设计。编制出台《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策划方案》及戴云山、大乌山等重点海丝旅游合作项目规划,高站位、高标准谋划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建设。二是加快自贸区旅游开放。围绕立足两岸、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扩大旅行社业开放,放宽旅游从业人员限制,支持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实施旅游便利化措施,鼓励旅游金融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现区内区外联动,带动全省旅游业改革创新。三是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动旅游投融资改革,争取国家旅游局和财政部门支持,设立福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投入,调动社会力量,鼓励采取公私合作(PPP)等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旅游项目。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推动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和各类经济组织投资开发、经营旅游景区,支持中小型景区以托管形式将经营管理委托给相关旅游企业。

(2)着力互联互通,加快促进旅游发展的基础平台建设。一是拓展交通互通。

依托我省海岸线和港口航运优势,在厦门、泉州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城市,建设丝路国际旅游港,开通通往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线路。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空线,增开福州、厦门、泉州至东南亚、西亚、欧洲等国际航线。争取在旅游签证、关税、边防边检、质检、口岸建设等方面实现通行便利化,积极争取境外游客进入自贸区所在城市口岸实行72小时入境免签等政策。二是拓展智慧互联平台。强化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善智慧旅游云集群服务,建设虚拟旅游平台,向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全省景区、线路、交通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强化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票务预约系统,为游客提供可信赖的景区门票预约渠道;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通“清新福建”多语种网站和“清新福建”手机APP,提升福建旅游国际知名度。三是拓展合作互利平台。充分发挥我省牵头成立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的作用,继续加强与河北、天津等10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逐步延伸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建立跨区域综合协调机制,打造良性互动合作平台。四是拓展服务提升平台。完善“清新福建”旅游标准体系,加强与国际服务标准的对接,向游客提供多语种、高品位的旅游服务。加强全省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编制全省旅游交通规划,试点开展“清新福建”旅游直通车;继续建设一批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厕所、露营地和特色休闲街区。加强旅游市场治理,健全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安全出游、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推动“互联网+文明旅游”工作,开发诚信评价系统,实施动态管理,有效管控旅游企业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3)着力项目建设,打造国际知名旅游产品。一是把企业“引进来”。精心策划旅游招商项目,推出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重点项目,采取专项招商、一对一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企业和投资集团来闽投资。注重引导和鼓励国外房车、游艇等旅游企业来福建发展房车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生态旅游、老年旅游、健康旅游、研学旅行、滨海旅游、海岛旅游开发等新业态和休闲度假项目。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鼓励福建企业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酒店、景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带动服务标准、管理理念“走出去”。三是创新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深度挖掘以福州、泉州、厦门、漳州为代表的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推出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精品。加快推进《行动计划》中261个重点旅游项目,特别是世茂蓝色海湾综合体、船政历史文化旅游胜地、海上丝绸之路世博城等一批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

(4)着力资源整合,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扶持引进一批旅游龙头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推动成立福建省旅游投资集团,打造带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省级投融资平台。引导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合作、资源整合、品牌输出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到2017年打造3家以上年营业额超十亿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重点突出资本运作,用足用活国内A股市场、创业板和三板市场及海峡股权交易市场,积极推动一批旅游企业上市。积极引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来闽,整合全省旅游资源,组建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打造新业态旅游产品。二是培育一批“互联网+旅游”领军企业。强化与百度、携程等在线OTA旅游企业合作,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在线旅游商落地福建。大力支持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旅游企业发展。支持欣欣旅游公司等本省“互联网+旅游”企业发展,加大智慧产业链整合力度,在政府购买服务、重点孵化项目、人才引进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三是打造一批旅游众创众筹企业。启动旅游产业众创众筹计划,鼓励开设众创空间、创客基地,实施众筹旅游项目。设立旅游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贷款风险补偿、后补助等方式,促进创意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大众创新创业。鼓励民间资本、风险投资投向旅游众创空间。

(5)着力宣传促销,打响“清新福建”品牌。一是培育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深化“清新福建”品牌内涵,拓展“一条路”(海上丝绸之路)、“一杯茶”(以铁观音和大红袍为代表)、“一群楼”(以福建土楼、三坊七巷为代表)“三个一”品牌内涵,加快形成“清新福建”旅游品牌体系,使“清新福建”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创新品牌营销渠道。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运用大数据挖掘市场需求,深化与知名OTA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大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策划创意营销活动,提升线上线下营销实效。继续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清新福建”广告,适时在境外主流媒体投放“清新福建”形象宣传片。持续高铁营销效应,继续做好京福、厦深、向莆等高铁沿线旅游营销,强化“清新福建”品牌宣传。办好海峡旅游博览会、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三是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出台针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方案,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国际旅行商大会及踩线活动,重点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清新福建”旅游推介活动,并陆续成立一批“福建海外旅游合作推广中心”,争取2017年达到15家。

(6)着力产业融合,实施“旅游+”行动计划。一是“旅游+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进乡村旅游“百镇千村”建设,到2017年推动创建100个乡村旅游特色镇、10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与相关部门合作创建一批特色景观名镇名村、全国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点、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推动清新客栈特色民宿、农家乐和特色乡村旅游商品发展。大力推广赤溪村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经验,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扎实推进52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每年扶持50个省内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发展。二是“旅游+工业”。依托我省特色工业企业,加强工业旅游创意设计和时尚品牌塑造,到2017年推动建设100家观光工厂,打造一批富有创意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三是“旅游+文化”。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八大示范工程,打造三坊七巷、朱子文化、福建土楼、茶文化、武夷山双世遗等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制作拍摄一批文化旅游题材的影视作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逐步形成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中心,全省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四是“旅游+体育”。依托福建丰富的山海资源,打造山地体育和海洋运动旅游产品,到2017年推动建设50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五是“旅游+养生”。形成一批特色医疗、中医健康、温泉养生、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产品,到2017年推动建设50个康体养生休闲示范基地。六是“旅游+新型城镇化”。构建城市休闲度假产品体系,推动厦门、泰宁等开展旅游全域化城市建设。到2017年,培育10个旅游全域化试点市、县。

图5-3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7)着力闽台合作,构建“环海峡旅游圈”。一是争取先行先试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赋予福建更多对台旅游先行先试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扩大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扩大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居民在福建办理赴台个人游的实施范围等政策落地。二是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深化闽台乡村旅游产业合作,建设“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提升闽台乡村旅游产业合作六大平台。深化闽台文创旅游产业融合,引进有市场前景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台湾文创企业来闽投资文创旅游项目。持续开展“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千名乡村旅游业主赴台培训计划”“万名台湾青年学子来闽修学旅游”“十万游客国际邮轮两岸行”等活动。三是构建水上“黄金通道”。大力培育“海峡号”“丽娜号”“中远之星”航线,支持开辟更多联结金马澎并延伸至台湾本岛的水上航线。提升“小三通”通关便利性,持续推出“高铁+小三通”“高速+小三通”旅游产品。积极推动“环马祖澳旅游区”建设。

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力已聚,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独特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5-4 福建渔村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