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变迁与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

环境变迁与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 环境变迁与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构成细胞,从其诞生起,便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组织学等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1]根据经济学基础和时代环境的不同,可分为新古典(含古典)企业成长理论和现代企业成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长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是“自由企业”制度下单个厂商(企业)的经济行为。

2.1 环境变迁与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构成细胞,从其诞生起,便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组织学等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变迁,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实践也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促使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组织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针对“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怎么成长”等涉及企业成长的核心命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1]根据经济学基础和时代环境的不同,可分为新古典(含古典)企业成长理论和现代企业成长理论。下面分别对新古典(含古典)企业成长理论和现代企业成长理论中的一些主流且影响较大的理论进行简要回顾。

2.1.1 古典、新古典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新古典企业成长理论主要是指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统称传统经济学)对企业研究形成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都把企业看做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具有完全理性的生产厂商(见图2.1),并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也即是通常所说的“黑箱”。

img5

图2.1 传统经济学下的企业假设

(1)古典经济学下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规模经济的企业成长论

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以及后续者查尔斯·巴贝奇等人相继就企业及其成长问题进行了研究。尽管他们各自研究的视角及方法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都是依据分工理论,从规模经济视角来解释企业及其成长的,并提出了“规模型成长”这一经典的企业成长模式。

亚当·斯密(1776)主要是从“劳动分工”视角,认为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的利益,分工使更高的产量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会不断形成,因此一国经济中产业和企业的数量也与分工的程度呈正相关。

查尔斯·巴贝奇(1835)以及同时代的伟大经济学家马克思也对企业及其成长问题进行了研究。查尔斯·巴贝奇指出分工和专业化使每个专业操作简化,因而机器得以应用和发明,分工可以减少重复学习来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论及社会生产从简单协作向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指出工厂是“以使用机器为基础的工场的固有形式”。分工的深化使企业规模扩大,其后果不仅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会因产量提高但固定成本不变而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利润率,因此,资本家要尽可能地扩大工厂规模。

(2)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长论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是“自由企业”制度下单个厂商(企业)的经济行为。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通过“规模经济效率”获取成长的企业成长论观点,同时也提出了促进企业成长的另一动力源——追求范围经济,也即是企业可通过获取“范围经济效率”实现成长,进而提出了另一经典的企业成长方式——多元化成长。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歇尔、乔治·斯蒂格勒等)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

马歇尔(1890)在继承亚当·斯密关于规模经济决定企业成长这个古典观点的同时,从“差异分工”视角,通过引入外部经济、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争的困难性这三个因素,把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古典的企业理论协调起来。马歇尔对古典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拓展,尤其是其关于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灵活性下降的论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斯密的一个缺陷——斯密忽略了规模经济存在着一个“极限”的事实,即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该思想也为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倡导的基于范围经济的企业多元化成长方式奠定了基础。

与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不同,乔治·斯蒂格勒(1975)从“功能分工”视角,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斯蒂格勒认为,在一个产业的形成初期,市场规模较小,这个阶段的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同时,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因此,这个阶段两个范围的企业成长同时出现。斯蒂格勒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于将企业成长同产业成长联系起来,并提出了基于“专业化”获取规模扩大的企业成长逻辑,为迈克尔·波特(1980)倡导的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市场定位及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

2.1.2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公司制度在欧洲确立,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投资于企业的积极性,公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因此,这一时期的公司制度通过不断的调整与创新日臻完善,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对认识多种形态的经济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标志是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的发表)。不同于传统企业理论,现代经济学企业理论对应的经济学基础是现代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等),对企业的假设见图2.2。对比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的假设更贴近企业实际。

img6

图2.2 现代经济学下的企业假设

(1)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不同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通常把这两大学派称为正统经济学),主要从制度视角来解释企业是什么和企业成长逻辑的经济学派,发端于科斯(R.H.Coase,1937)对企业性质的研究,并通过威廉姆森、阿尔钦、格罗斯曼、哈特、詹森、麦克林等人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并逐渐演绎为两大学派——交易成本学派和产权学派。交易成本学派通过引进“交易成本”这一核心概念,对企业及其成长做了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并形成了对企业及其成长进行重新诠释的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其核心观点:企业的最大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一种替代,企业成长通常既表现为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表现为企业功能的扩展,即企业把一些以前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活动纳入企业内部进行,这意味着企业边界的扩大。因此,企业成长就是企业纵向边界或横向边界扩大的过程,也即是企业可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获得成长。

产权学派的詹森、麦克林(1974)在借鉴科思、张五常[2]关于企业本质及其与市场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契约联结的企业模型理论(见图2.3)。詹森、麦克林指出:大部分社会组织都是一种法律虚构,这种虚构成为个人之间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和产出品消费者间的“契约关系”,因此,作为契约关系联结的企业模型可以用图2.3表示。詹森、麦克林把企业看做是一个契约联结的组织,他们认为企业成长的体现就是对外部契约的增多或延伸,也即是企业可以基于契约增多而成长。继詹森、麦克林之后,阿门·A.艾尔奇安和哈罗德·德姆塞茨对企业契约联结模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

img7

图2.3 詹森、麦克林的契约联结企业模型

(2)彭罗斯(Edith 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

彭罗斯是第一个以“企业成长”为研究主题并对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她提出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成为当代企业资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的主要思想源泉。

彭罗斯(1959,1995)在借鉴熊彼特创新理论思想的基础上,不同于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从企业外部寻找驱动企业成长要素,而是从企业内部视角探询企业成长动力,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的机制,并构建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主要观点:企业是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体,其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而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即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主要是内生性的,其成长路径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企业必须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进行拓展和选择成长方向。

(3)基于生命周期观的企业成长理论

不同于经济学家主要是从企业的经济属性视角来研究企业及其成长问题,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最先形成于组织行为学派从企业的生物属性视角对企业成长规律进行的研究,后来产业组织学派、战略管理学派等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企业存在生命周期的思想主要是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启发。但是正式提出企业生命周期这一概念的是Kimberly和Miles。尽管他们当时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并不完善,但Kimberly和Miles(1980)还是认为,“组织要经历产生、成长和衰退,其后要么复苏,要么消失”,在此基础上,伊查克·麦迪思(1979,1997)甚至强调,“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只要是生物就遵从着被称之为‘生命周期’的现象。生物体都会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到老化、死亡的生命历程。生命周期的概念不只适用于生命体,而且也适用于企业这样的组织。企业实际上就像生物体一样,都有生命周期”。伊查克·麦迪思(1979)是最早正式提出企业寿命周期模型的学者。麦迪思把企业生命周期形象地比作人的成长与老化过程,从“可控性”和“灵活性”两个维度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包含十个时期):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成熟阶段,包括盛年期、稳定期;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

从上面描述可知,组织学派主要是通过“可控性”和“灵活性”两个维度的组合判别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年轻时充满了灵活性,但控制力却不一定总是很强;企业老化时,可控性增加了,但灵活性却减少了,因此,组织学派完全把企业当做一个生命体而忽略了企业的经济属性特征,明显与企业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丽莎·弗里德曼和赫尔曼·基尔(2000)在借鉴Kimberly、Miles、伊查克·麦迪斯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由于企业首先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的,即其必须通过建立一定业务以向社会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生存和发展(见图2.4)。因此,对于特定企业来讲,其必然是由特定的业务和组织所组成,由于特定业务和特定组织具有共生性,这表明企业的生命周期应同时取决于业务的生命周期和组织的生命周期,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确保企业实现持续成长。

img8

图2.4 企业运营逻辑

(4)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战略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源理论的思想最早形成于Penrose(1959)提出的企业内生成长论,后来由Lippman﹠ Rumelt(1982)、Rumelt(1984)、Wernerfelt(1984)、Barney(1986)等学者逐步进行拓展和完善,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企业理论之一,并对后来的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资源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企业是异质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是人力和有形的、无形的资产等组合的行政组织;企业是具有行政组织结构的,企业之所以赢利,是因为它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它可以产出成本显著低或质量非常高的产品,即有效益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为企业专有。

(5)基于能力观的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战略管理、演化经济学、组织学习理论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对企业资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企业能力理论的思想与企业资源理论一样,形成于Penrose(1959)提出的企业内生成长论,后来由Richardson(1972)、Chandler(1967,1990)、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1990)、Nelson and Winter(1982,1995)、Teece﹠Pisano﹠Shuen(1997)、Christensen(1998)等学者逐步进行拓展和完善,成为了继企业资源能力之后的主流企业理论之一,并对后来的企业知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能力理论经历了由一般企业理论到核心能力理论再到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过程,通常把动态能力理论之前的能力理论称为“标准能力理论”。标准能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都把企业看做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认为企业间的差异尤其是绩效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企业能力的不同所造成的。

受Penrose(1959)的启发,Richardson(1972)在《工业组织》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企业能力概念,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西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1967,1990)。而在借鉴Penrose(1957)、Richardson(1972)、Wernerfelt(1984)和巴尼(1986)等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1990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进而掀起了一场企业能力理论的革命风暴,使得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日渐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的主流。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从本质上说,企业其实是一种能力的结合体。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与资产;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这是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能力的储备状况,决定着企业经营的范围,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经营多元化的广度和深度。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 and Winter,1982)的发表,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现代演化经济学为企业能力理论由标准能力理论向动态能力理论演变奠定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基础。而明确提出“动态能力”的是Teece,Pisano和Shuen(1997),Teece等学者认为,具有有限动态能力的企业,不能培养竞争优势并使竞争优势的来源适应时间的发展,企业最终会失去其生存的基础。但是具备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Teece等学者(1997)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战略观的框架。根据这个动态能力的战略框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嵌入在这样或那样的组织过程中的能力,即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

(6)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知识理论是在吸收了企业资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思想基础上,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掀起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企业理论。企业知识理论最早由Kogut﹠Zander(1992)提出,后来得到了Nonaka(1994)、Grant(1996)、Simonin(1999)、Winter(2000)、Schulz(2001)等人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企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企业是一个知识库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由于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由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以后利用各种资源和发现发展机会的能力和方法。同时,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这样,不同的知识结构塑造出了企业的异质特性,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是在“经验积累—知识增加—服务增长”这一动态框架下的学习型组织,所以对企业成长的分析就需要将企业置于市场环境中去形成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与市场上的经济活动的互动,即彭罗斯式演进与熊彼特式演进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成长是彭罗斯式演进与熊彼特式演进的结合过程,即不断自主和被动地吸收、保持、转移、过剩和再利用内外部各种知识的循环过程。

(7)企业成长的竞争位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1985)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的核心是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即企业竞争者、购买者、供应商、替代者、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该理论认为,公司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环境因素是企业所处的产业。产业的结构影响着竞争的规则,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的综合作用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因此,企业战略分析的基本单位是行业、企业和产品,关键点是通过对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确定企业在产业中的合理位势,通过战略的实施对五种竞争力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甚至可以改变某些竞争规则。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的位势就成了竞争优势的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和保持优势位势。

(8)基于价值转移的企业成长理论

价值转移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阿德里安·J.斯莱沃茨基(1999,2003)提出的。斯莱沃茨基指出,某一产业的价值链战略环节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导致利润收益和市场价值在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乃至企业内部等层面转移,这一运动过程也就是“价值转移”的过程,依据价值流动的阶段性特征(通过企业市场价值/收入比的变化来体现),可划分为价值流入、价值稳定和价值流出三个阶段(见图2.5)价值转移现象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出现,当时汽车业中的福特公司集中于生产、销售单一型号的T型车,后来价值从这种垂直一体化经营策略流向了实施多品种、多种价格的经营策略的通用汽车公司。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价值转移现象日渐增多,周期越来越短。导致这一现象自80年代以来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因素:一是所有权意识的复苏;二是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3]因此,企业已经进入价值转移时代,在价值转移时代,顾客的偏好可以迅速改变,行业内外的替代品更容易进入,同时资本市场的发达使得规模化很容易实现,而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追求价值最大化尤其是价值创新成为价值转移时代企业成长的新逻辑。

img9

图2.5 价值转移三个阶段

(9)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成长理论

在借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和怀德海(英国生物学家)的机体论思想基础上,贝塔朗菲(1973)提出了生命现象的有组织性、有序性、目的性以及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等级观点,为人们从系统观点并运用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以及突变论等系统理论来考察像企业这类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较低有序到高度有序的转变过程和规律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系统理论(复杂性或自组织理论)为研究像企业这类人造系统的成长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思想(如: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并不断自我更新;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一个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与环境交换而维持其能量和物质的补充,造就长时期内稳定结构的自组织,这种自组织可以产生一种自催化、非线性的正反馈效果)。

(10)其他代表性理论

除了上面介绍的企业成长理论外,还有许多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或思想。下面简要介绍比较有影响力的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安索夫的企业成长序惯模式、祁顺生提出的价值均衡理论。

鲍莫尔(1970)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一种评价经营多元化产品的厂商所支配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效率性的新理论。鲍莫尔指出,传统的厂商理论都是以单一产品厂商为分析对象,以单一产品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为基础,认为垄断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充分有效运行,有碍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传统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鲍莫尔认为,相比规模经济而言,以组合经济为基础的范围经济是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的基本特征。观察企业成长的动态过程,是在不断地追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所创造的效率中茁壮成长的。

安索夫(Ansoff,1957)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最早致力于企业成长序惯阶段研究的学者之一。根据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的关系,安索夫提出了企业成长的序惯模式(见表2.1),在此基础上,他系统阐述了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特点。

表2.1 安索夫企业成长矩阵/企业成长序惯模式(1957)

img10

祁顺生(2001,2002)在综合了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契约理论、竞争位势理论以及企业资源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成长的实际,提出了基于价值均衡的企业成长理论。其主要观点: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依据各自利益的价值考虑(实际是一种价值预期)和利益判断,为了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而联结的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见图2.6)。企业与市场、企业与要素之间只有达到价值均衡,才能实现稳定的联结。因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能够建立起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均衡联结以形成企业价值均衡联结系统并保持该系统的稳定联结。

img11

图2.6 企业与要素和市场间的价值均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