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分布特点分析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分布特点分析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分布特点分析一、城市的功能和分类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二、三产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城市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城市与其影响的区域是中心和腹地的关系。大城市多属工矿业城市,以及一些省会或自治区首府。中等城市多属工业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分布特点分析

一、城市的功能和分类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二、三产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城市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虽然我国城市发展还相对落后,但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一)城市的功能

城市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城市应当是政治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交通中心、信息中心,同时也是科学教育中心。

1.政治中心

大部分城市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有的城市是单纯的政治中心。如美国的华盛顿、巴西的巴西利亚,除了明确作为国家的首都这个性质外,不再赋予其他功能,因而其人口较少,环境幽雅,为世人所称道。

2.经济中心

城市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据统计,2009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340506.9亿元,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不包括辖县,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744.0亿元,占全国61%。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35226.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3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7642.1亿元;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19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037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172.4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7.6%、63.7%和68.5%。见表8-1。

表8-1 2009年地级城市经济指标

img4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城市是国家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一些资金流量较大,金融机构众多的城市则成为金融中心。城市与其影响的区域是中心和腹地的关系。

3.贸易中心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流通是形成城市各种产业的先导。发挥城市的流通中心作用可以使投资者能取得高于乡村的聚集性效益,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所辖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321.0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5%;货物进出口总额21953.2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99.4%。见表8-1 。

4.科教中心

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科技人才的培训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科学技术基地的作用,对于发展全国和区域的经济具有战略意义。

5.交通中心

城市由于人口、产业集聚、客货流量大,往往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交通中心。同时,交通条件的优劣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6.信息和服务中心

城市服务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两个方面。生产服务就是指做好为生产服务的流通、分配、消费、交通运输、邮电、情报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服务工作做得越好,城市的吸引力越大,辐射面越广。生活服务是指城市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的分类

城市分类是指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属性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城市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在实际中运用较多的是按城市职能分类和按城市规模分类两种。

1.按城市职能分类

通常按城市的主要职能,将城市分为工业城市、商贸城市、港口城市、大学城、科学城、风景旅游城市等类型。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城市功能多为综合性的,即兼有一个以上的职能,这样划分,主要是突出每个城市的特殊性。

我国城市按其职能一般分为6个大类。

(1)综合性城市。具有多种职能而又难以确定其主要职能的,在全国或省以上较大地区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的城市。这类城市规模较大,个数不多。如我国的中央直辖市,各省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等。

(2)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工业城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按工业构成情况又可分为综合性工业城市、重工业城市、轻工业城市和单一工业城市等。

(3)交通城市。由于交通运输条件优越而发展为城市。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4)地区行政中心城市。地区级领导机关所在地,除政治职能外,往往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并为该地区的商业、交通、文教中心。

(5)县城。县城在我国城镇中数量最多,且地区分布广而较均匀,是连接各级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也是我国小城镇的主要建设对象。

(6)特殊职能的城镇。在我国起着有异于上述5类城镇的特殊作用的城镇,可分为革命纪念地(如延安、遵义、瑞金等),风景游览城市(如承德北戴河等)和边防重镇(如伊宁、二连、满洲里等)。

2.按城市规模分类

对城市规模,各国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一些国家只规定称“城市”的最低人口限额,不规定按人口规模划分城市;联合国规定人口达到或超过800万为特大城市。我国城市的规模按人口数量分为5级:超大城市,人口(指非农业人口,下同)在200万以上;特大城市,人口在100万—200万;大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小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超大、特大城市的数量占我国城市总数的比重虽小,但地位却非常重要。大城市多属工矿业城市,以及一些省会或自治区首府。中等城市多属工业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

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指城市在数量、规模、形态、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城市生活方式更新、城市人口集中、地域景观改变的过程,它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数量的比例来反映城市变化的全部过程。城市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非农业劳动,并享受城市生活。

城市化进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能带动以工业为主体的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创造出远比农村高得多的生产效率。因此,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就越大。

我国城市的发展在世界城市史上居重要地位。早期的城市大多兴起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秦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成立后的第一个大都市。西汉末年长安人口约40万,城区面积较西方的罗马大3倍。唐代(618—907),长安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和国际商人聚居地,有30多万户,100多万人,集中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少见的。随着南方地区的逐渐开发,到三国至南北朝时,长江中下游渐为中国经济重心地区。至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全国45个大工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等地区。抗日战争前夕,全国拥有5万人以上的城镇共190个,3101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7%;全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仅有6个(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和广州),50万—100万人的城市3个(杭州、青岛和沈阳)。

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1949年我国仅有城市79座(其中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有12个),城市非农人口2714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整整落后了一个世纪;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晚了30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建设经历了短暂健康发展、1958—1959年过度城市化、1961—1976年反向城市化、1976年以后快速城市化等历史进程,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起飞阶段。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处于世界前列。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1978年为191个,1985年为324个,1990年增加到467个。至2009年底,全部地级以上市287个,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中央计划单列城市)15个。行政区域土地面积6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5%。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3724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2%。

2008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5.68%。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36.09%提高到2005年的42.99%,平均每年提高1.3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

(二)城市结构趋向合理

1981—1999年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45个增加到86个,增长91.1%;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5个增至24个,增长60%;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从70个增至216个,增长365%;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从108个增至365个。

2007年,在全部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不包括拉萨)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3个,占4.5%;200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6个,占9.06%;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79个,占27.5%;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111个,占38.7%;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为58个,占20%。城市结构趋向合理。

(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据建设部统计,1999年与1985年相比,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了18倍。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5256.2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27661.6亿元,占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6.3%。较多的投资使道路、通信、煤气、住房、供电、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增强了城市功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三、城市地域分布特点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的地域分布非平衡度有所降低,但我国城市仍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如下。

(一)纬向分布不平衡

从我国城市分布的气候带来看,中国城市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尤其在亚热带几乎集中了全国将近一半左右的城市。以2005年为例,全国共有城市661个,其中亚热带拥有城市数占全国总城市数的44.8%,居中国各气候区城市分布数之首;暖温带拥有城市数占全国总城市数的26.5%。城市密度最高的也是亚热带,其次是暖温带。

从城市分布的纬度看,我国城市以北纬25度至40度间最为集中,城市数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约68%,其次是北纬20度至25度间和40度至45度间,分别占全国城市的约13%和约12%,再次是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占城市总量的约6%。北纬20度以南的地区现有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约1%。

(二)经向分布不平衡

我国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东密西疏。这种状况与西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很不相适应。2010年,我国共有直辖市4个,京、津、沪位于东部地区,重庆属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直辖市为空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东部地区有10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2个;地级市中,东、中、西部分别占全部地级市的33.85%、37.3%和28.85.%;县级市中,东、中、西部所占比重分别为43.3%、33.33%和23.35%。从城市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看,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有30个,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6.8%。

(三)城市垂直分布明显

据资料统计,在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的丘陵、平原地区,城市数占全国的82.8%,尤其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市分布密集。在海拔高度500—2000米的低山、中山、高原区,城市数约占全国的15.8%。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城市数约占1.4%,这一区域是我国典型的城市低密度区,如占全国面积25%左右的青藏高原区,只拥有全国0.75%的城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