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贵州省望漠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贵州省望漠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贵州省望漠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从望漠县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看在少、边、穷山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制约因素。这种剩余系指劳动力一天内从事某一农业生产或农事活动后剩余的时间。

第一节 贵州省望漠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将逐步从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中解脱出来,发展农、牧、副、渔多种经营,进而从农业产业转移到非农业产业中就业。在这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边远、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比起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研究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无疑是必要的。

贵州省望漠县属贵州省31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国331个贫困县之一。现从望漠县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看在少、边、穷山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制约因素。

望漠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隔红水河相望。低纬度(北纬24°53′~37°25′),高海拔(相对海拔高度),属南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县城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341天,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和生物资源。全县土地3004平方公里,可经营面积437.46万亩。县境地势北高、南低,山峦起伏,河谷纵横,高中山,丘陵,河谷坝子、峰溶盆地、坨子地俱全,是一个“九分半山半分田”的典型山区。这里聚居着布依、苗、汉、回、壮等15个民族,共计22.6万人(1987年年底人口统计数),其中布依族占65%,苗族占12.5%,汉族占21.74%,少数民族约占全县总人数的78.3%。

望漠县始建于1940年,由于历年来受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歧视,全县在解放前,没有一条公路,没有电力,也没有工厂,只有为换取针、线、盐、铁器等必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而出售农副产品的简陋农贸市场,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一种与封闭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耕作制度、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与观念,是一个十足的自然经济王国,被人们称为“贵州的西藏”。这无疑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转移的数量、转移速度、转移途径和转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制约、延缓的作用,其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一、原始农业保留至今,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密切相联系在一起的特殊生产。一定的生产方式、耕作制度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望漠县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土地宽广,适宜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衍,地力恢复较快。人们凭借简陋粗糙的刀、锄、火与体力,毁林开荒,刀耕火种,轮歇种植,上山打猎,下河摸鱼,男耕女织,就可以获得起码的生活物质。种一坡收一箩,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自然地形成了只求助于大自然恩赐的简单、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耕作制度和思想意识、观念。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加之1958年滥伐森林的失误,森林覆盖率由1957年的55%下降到1985年的17.59%。全县人均稻田面积由1950年的0.76亩下降到1985年的约0.3亩(习惯亩)。而全县旱地总面积则由12.6万亩扩大到约30万亩。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田尽而地、地尽而山”,越挖越穷,越穷越挖,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些村庄已无地可挖,无地可种,只能到南部村寨去“讨”荒地种粮。全县人均占有粮食545斤(1987年数),还有25%的“缺粮户”,如遇上灾害年份还远不止此数。原始落后的耕作、放牧生产方式至今仍在该县大部分乡、村,特别是边远村寨存在,它严重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抑制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二、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

望漠县1985年全县21.9万人,农业人口21.1万人,非农业人口0.7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6.45%和3.55%。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44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87.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6%。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47.6%,林业产值占11.8%,牧业产值占21.3%,副业产值占18.9%(主要是采集业收入),渔业产值占0.4%。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又占很大比重。198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9.4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万亩,其他作物面积2.08万亩,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4.9%、9.7%和5.2%。不难看出,望漠县依旧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就是农业,农业就是粮食,长期停留在人口—耕地—粮食的低层次平面垦殖上。

三、家庭是“小而全”的农、林、牧、副、渔的农业生产“王国”

农业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望漠全县有146个自然寨,平均每个自然寨居住149.7人,约二三十户人家,最多的是全县最大的自然寨桑郎(区所在地),为2121人,最少的才6人独户、独寨。每个自然寨之间相距几华里,甚至一二十华里,最远的30多华里。人们以村寨为半径从事农业种植、饲养牲畜等农事活动。除县城附近外,全县95%以上的农户家庭内都饲养牛、马、猪、狗、禽,种有林木、果树。男的犁田,收割,打柴,搞副业,挣零用钱;女的种棉,插秧,中耕除草,煮饭喂猪,纺纱织布,做针线,抚养小孩;少年儿童也得放牛、割草带弟妹,这种“小而全”的农业生产造成土地的高度分散,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难以实现,过多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在有限的耕地上,必然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

少、边、穷山区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季节性剩余。农业劳动主要是按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季节以及畜力状况来安排进行的。单一农作物诸如水稻生产,按工日计算,只要三四十个工日左右,如按一年两熟计算,也不过80~100天,一年一个劳动力还剩余200天左右,但种植农作物最忙的环节是耕田、栽秧和收割,一般农村“双抢”(抢种、抢收)、“三秋”(秋收、秋种、秋粮入库)劳动力严重不足,在这农忙季节,一两个劳动力的家庭就得请人帮忙或者相互换工,劳动时间从早到晚长达十一二个小时。而农作物进入生长发育阶段或收割后的夏、冬季,劳动力则绰绰有余。二是剩余时间。这种剩余系指劳动力一天内从事某一农业生产或农事活动后剩余的时间。这种时间具有零散性,它由于“小而全”的自给性家庭生产而白白地耗掉了。这无疑也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

四、农业劳动者素质差

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这里主要指的是农业劳动者本身的文化素质、思想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的本领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望漠县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低,技术落后,全县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60%以上,比全省高30%,边远乡、村的比例更高。妇女和儿童几乎全部是文盲半文盲,大多数妇女不会讲汉话,有的连县城都未进过。据县农业局经营股对全县341户农户定点调查,在964个农业劳动力中,男劳动力491个,女劳动力473个。具有高中文化的11人,初中文化的49人,全部是男的,分别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2%和5%;具有小学文化的男的143人,女的才有9人,仅占女劳动力的1.88%,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0.92%。在473个女劳动力中有451人是文盲半文盲,占95.3%。绝大多数农业劳动力缺乏商品生产技能,更缺乏商品意识和商品交换的本领。据县科委1982年对农村乡土人才调查,农村中各类能工巧匠仅占全县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8%,现在也不过5%。在商品交换中,卖东西数个个,论筒筒(一种量粮食的竹子筒容器)。生产技术落后,各种农副产品数量少而分散,品种多而批量少,同时加工产品生产周期长,产品粗糙笨重,因而大多出卖原材料,商品率低,产值低。商品信息不灵,流通环节多,渠道长,“豆腐盘成肉价钱”。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市场机制更是不理解,不适应,价格一旦波动,流通稍一堵塞,就停步不前,以致毁其产品资源。

五、某些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也一定程度地制约着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劳动剩余时间的利用

少数民族由于长期遭受剥削阶级的压迫和民族歧视,迁居僻壤山区,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封闭的自然环境里,为了维持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风俗和生活习惯。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以姓氏居住,一个村寨就一两个或三四个同姓氏族。布依山寨人家居住高度密集,限制了庭院经济的发展;而苗族同胞多居住在高山岩石窝,村寨分散,路途遥远,没有商品经济成分。布依族本是仲(种)家,男耕女织,以种为本,没有更多的奢望和要求,“不求多得,只求够吃”,“吃不完在锅,做不完在坡”,停留在对资源“有限”的利用和平均享受的低水平上,形成“要富大家富,要穷大家穷”的思想,对国家扶贫贷款的要求和社会救济物资的分配上更是你得我也得,要么大家都不得。其次,氏族中祖辈森严,讲辈数,论资排队。早婚早育,人生中三件事:“娶媳妇,建房子,安葬老子”。年轻人不当家理财,缺乏独创进取精神。少数民族同胞还存在着怕受歧视的民族心理,身无一技,出门挣钱难,因而不愿意出门,守旧摊摊,过清苦日子,“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窝’”。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原始落后简单式的再生产,导致了“农忙”与“农闲”,农忙时节各家忙于春种秋收,无暇顾及其他,一旦农闲下来,便打粑粑包粽子访亲拜友,馈赡自制礼品,还有名目繁多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和“七月半”尤其隆重,前后至少要花掉一二十天。此外,遇到红白喜事,建房盖屋的事,更是热闹非凡,全寨出动,方圆来客,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互相帮助,猜拳喝酒,既浪费了物质和金钱,又影响了农业劳动力的正常使用。

六、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市场狭窄

望漠县城远离省城贵阳276公里,距离安顺市(铁路干线)187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兴义市也在190公里以上。县境内42个乡镇,如今通班车的只有14个,占33%,有16个乡没有公路,占38.1%,人挑马驮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商品信息不灵,邮电线路长,设备陈旧,晴通雨断,日报成旬报。全县只有20个农贸市场,其中有5个还是季节性市场,而有5个场坝不通公路,平均每150.2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农贸市场,且规模小,设备缺,贸易成交额不大,全县没有一个大牲畜交易市场。很多供销分社(有的乡甚至没有供销分店),7天才开一次门,群众称为“七一”商店。加之,各分销店远离县城,远离公路,物资运费高,成本大,致使商品流通、群众生活、物质生产资料供应十分困难。

七、乡镇企业起步晚,自身发展还有许多制约因素

乡镇企业是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好载体,它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累资金,以工补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税收和加速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县虽有丰富的地上资源,但其地下矿藏除大理石外,其他矿藏很少,是个缺煤、缺电县。加之远离省内外各大、中城市,交通闭塞,投资环境差,产出效益低,劳动力素质差,一些成功的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在该县也难以推行。因而,该县乡镇企业起步晚,底子差,数量少。1987年,全县乡办企业才17个,村办企业3个,从业人员才212人,产值69.45万元,平均一个乡还达不到一个乡镇企业,除复兴镇镇办建筑业有产值60万元外,其余仅仅几万元的产值。从业人数有的只有几个、十几个,而且还有随时倒闭的危险。乡镇企业在该县实质上是个体农户或一两户联办的企业,他们大多从事建筑、建材、家庭粮食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饮食、旅社服务行业。从业人数5611人,总收入796.73万元(1980年不变价),而且这些从业人员绝大部分还经营土地,属兼业型农户。

八、县级经济极不发达,县城还是小集镇

该县县城所在地还是一个不上万人的小集镇,本身就业不能满足,更容纳不了从农业上剩余出来的上万人的农业劳动大军。

第一,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最大的工业系统数量少,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全县地方国营工业企业没有一个工程师,全县工业总产值不到1000万元,县级的电站装机容量才960千瓦。

第二,县地方财政困难,年收入近年来仅达200万元,而正常支出竟达七八百万元以上,仅能保证发放工资,没有财力发展地方工业和其他事业。

第三,全县5区1镇、41个乡,只有县所在地的复兴镇一个,其余都不够镇级规模,只是有一些小的农副产品交换的贸易集散点,除乡政府、供销分销店外(区所除外),就没有什么行政与市场公共设施。县城即复兴镇,常住人口为8999人(1987年年底)、2420户。其中,非农业人口5533人、1714户,分别占镇总人口的61.48%和总户数的70.83%,是个具有农村特色的小集镇。至于市镇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社会服务功能等都满足不了目前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尤其是电力、自来水、卫生防疫、幼儿保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如果再吸纳过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这边远贫苦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从目前状况看,单靠自身发展一时还难以实现。

总之,商品经济不发达,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和途径。少、边、穷山区只有冲破千百年来封闭、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的一切束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搞活县级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才能得以实现。然而,没有来自农业外部的投入,特别是国家的投入,农业和农村只能处在停滞的自然经济状态。民族地区的这种经济落后状态是历史所形成的,而今面临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落后状态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根本的出路,一是给贫困民族地区更灵活、更优惠的政策;二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应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帮助和采取相应的具体配套服务措施。除扶贫资金有偿扶持外,应继续给予无偿的扶持。比如利用交通、教育来启动少、边、穷困山区的内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才能得以实现。

执笔:陈佑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