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一、亚洲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等的文化很相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类似之处。为了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低于普通利率的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

第三节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亚洲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等的文化很相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因此,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样,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很多政策措施也值得我们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1.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

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科技创新等很多政策和措施进行调整,适应新的时代变化。

日本在这方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任务,日本政府意识到,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要依靠技术。例如,在日本外务省特别调查委员会提供的一篇名为《重建日本经济的基本问题》报告中,就指出只有充分利用好技术,才能解决好日本国内资源缺乏的矛盾,才能通过产业高度化,促进日本的对外贸易。而在1955年的日本政府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中,就承诺为了促进科技发展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41]在日本科技战略中,特别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吸收,这一点将在下面详细介绍。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把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强调产业技术的开发作为科技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在这期间日本长达7年的10%左右的GDP增长速度。进入80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强调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而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面临着经济停滞的局面,个别年份(如1997年)甚至出现了GDP的负增长,为了摆脱这个局面,日本政府于1995年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强调自主技术研发,把开发独创性技术作为目标,并相应制订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和《1996~2000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为实现这一战略提供法律和政治上的保证。[42]

同样,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十分重视科技战略。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十分重视科技的进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就系统地制订科技发展的规划,并制定相关的法律、设立相关的科技机构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计划等,把科技进步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又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突破的重点。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科技政策,在这方面的政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9~1968),在此阶段内制订了《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纲要》,强调了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阶段(1969~1980),制定并执行《科学发展计划》,强调了对科技教育的持续改进以及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究的进步,同时加强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医药等各部门的科技研究;第三阶段(1981~1985),在这一阶段,制订并执行了《科学技术发展方案》,这是台湾地区对科学技术进行整体规划的开端,这一方案强调科技政策的“制度化”,并对科技发展实行“整体推动”,提出了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八大科技”作为发展重点;第四阶段(1986~1995),是科技政策整体规划的发展期,台湾地区在这一阶段制订并执行了《科技发展十年长期规划》和《科学技术发展方案》,在“八大科技”之外,又增加了海洋科技、环境保护等新的技术作为科技重点。[43]

2.重视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

作为技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的跨越性进步是技术落后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措施。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值得借鉴。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日本十分重视技术引进,也重视对这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引进了机械、金属、化工等重化工业部门等技术,拉开了以“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为特征的日本式技术引进模式的序幕。进入高速增长期后,日本更是大量引进技术。例如,在前半期,1956~1966年,日本就从国外引进了2600多项新技术,平均每年引进550项。而在后半期,1965年至70年代初,日本继续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一时期,日本引进的技术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引进的新技术迅速增至1350项,而到70年代初更是猛增至每年近2000项。在引进的技术上,注重专利的引进,同时在引进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外各种技术的短处和长处,注意吸收各国的长处,进行改进更新。在此基础上,根据日本的国情,发展本国的技术体系。[44]

同样,韩国也十分重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韩国对技术引进的政策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技术比较落后,韩国政府当时鼓励企业引进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并对引进技术密切相关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韩国在这个阶段是以技术贸易的形式引进技术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韩国强调了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大力发展改良型的技术,并从7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放松了对技术许可证贸易的限制,加大了技术引进的力度,同时也注意加强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自主研发。第三个阶段为进入80年代后,更加强调自主研究开发。[45]

3.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研发的投入

加大研发投入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措施。为了支持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日本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税收上的优惠。例如,允许企业扣除试验研究费的税额制度,对国内企业向国外出售专利所得的收入进行税收优惠等。二是利息上的优惠。为了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低于普通利率的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例如,日本开发银行在1951年设立了“新技术企业化贷款”,1964年又设立了“重型机械开发”贷款,1968年,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了“新机械企业化”贷款制度。以上三种制度结合在一起,就是“国产技术振兴资金贷款制度”。三是鼓励民间企业之间进行联合创新,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1961年,日本制定的《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法》为企业之间进行科技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四是政府直接加大出资力度促进技术创新。日本政府比较重视研发的直接投入,例如,在1995年政府直接投入的科研经费为24908亿日元,这个数额比1994年增加了1324亿日元,而1996年科研经费预算为26721亿日元,又比1995年增加1813亿日元。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日本的研发支出与GDP的比例逐渐达到很高的水平,例如在1989年,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GDP比重达到2.87%,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中也是很高的。[46]

韩国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在开始的时候并不令人满意,例如,直到1981年,韩国技术开发投资占GDP的比率仅为0.86%,而研究开发投资占销售总额的比率更是仅为0.47%。但是,随着政府对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视,在政府巨大投入的带动下,企业在技术的自主开发方面也有巨大的投入,这种情况很快就有了改观。例如,韩国研究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从1981年的0.86%提高到1986年的1.99%。[47]

而我国台湾地区在研发的投入上虽然投入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从相对数字看则要低一些,例如在1994年台湾地区的研发投入与GDP的比率为1.8%,相对于日本和韩国来说要低不少。[48]

4.突出企业作为研发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企业和国家研究机构的合作

突出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在这方面日本做得比较典型。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鼓励企业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日本很多大型企业其研发经费与销售收入的比率都达到了5%以上,有些企业甚至超过了10%,而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的科研经费的80%,企业所拥有的科研人员则达到了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65%。同时,政府引导企业运用一些新技术,对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造,例如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9]

而促进企业和国家研究机构的合作,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措施。韩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开发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韩国大力提倡“官民合作”,在这些合作项目中,如果项目直接关系国家利益,例如能源等项目,则由政府完全出资,而具有商业利益的项目,则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进行合作开发研究。[50]

5.重科技创新方面的法制建设

重视通过制定法律,引导和控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是日本和韩国比较突出的一个措施。例如,从1959年开始,日本就先后制定了《工业标准化法》、《计量法》、《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理科教育振兴法》、《航空机械工业振兴法》等多部法律;[51]韩国在几十年时间则陆续颁布了《外资引进法》、《国家科学和技术促进法》、《技术开发促进法》、《国家技术资格法》、《技术劳务育成法》、《职业培训特别法》、《研究组合育成法》、《遗传工程育成法》、《新技术金融支援法》、《电子计算机程序保护法》等多部法律。[52]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又不断有新的法律出现。这些法律类型比较多样化,有涉及单个产业的技术问题的法律,有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的法律等。这些法律是因为某种调节的需要而制定的,它们对这些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虽然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方面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是这些它们仍然有一些失败的经验教训,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教训比较突出。

第一,过分重视商业化技术的研发,而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在前面介绍过,在此就不再赘述。

第二,科技创新的体制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激进创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谓激进创新是与循序渐进的渐进创新相对,指的是不连续的创新事件,一般是由高校、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联合进行研发的结果。但是,日本的科技体制是高度的政府主导型的,对于一些自发的研究活动并不支持,最终扼杀了很多创造性的技术研发项目;日本的高校都不属于研究型高校,高校在科研上的作用很弱;日本的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没有实现良好的合作,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了日本原创性技术比较缺乏。而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却需要政府鼓励自发研发,促进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有效合作,从而促进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日本现有的经济体制显然不能满足这种激进革新的要求,日本在信息技术上处于落后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53]

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参考几个亚洲国家在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以及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研发投入

在资金等方面,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这是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最重要的措施。尤其要把关键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逐步在这些技术上取得突破,并申请有关专利,全面提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政府可以直接出资支持从事研发的企业和科研单位。重大的技术创新,其研发的投入要求都比较高,技术成功后的效益比较高,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就显得比较重要。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政府应该给予奖励,以激励制造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在研发上的合作,以提高研发的资金投入额度,对单个企业没有能力进行研发的技术联合开发,同时也可以分散风险,避免因为研发失败对企业造成的过重损失。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大约95%的研发项目没有获得成功,仅仅有5%的项目最后成为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即使申请专利以后的技术并不一定具有商业价值,很多最后没有投入使用。由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规模普遍较小,根本没有能力对一些重要的技术进行研发,也无法承受研发失败后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联合开发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资金来源方面,政府应对科技创新实行鼓励政策。一方面,银行在贷款上应放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放贷条件,并降低贷款的利率,以提高研发的资金来源。尤其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为了方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保证中小企业研发的资金来源,应建立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因而为这些企业的研发贷款提供担保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担保机构,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企业在研发方面的贷款进行担保。对于遵守信用、按时还贷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如贴息,而对于不遵守信用的企业,则进行惩罚。这样就可以对中小企业贷款起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支持制造业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资金用于研发。积极支持研发能力强、具备较高科技水平的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在股票市场上,放开对面向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的发展限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积极支持鼓励风险基金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完善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对其实行规范管理。

2.突出企业作为自主研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联合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研发就更具有商业化的价值,因而应该突出企业在科研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应积极支持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在WTO允许的规则内,对于积极从事研发的企业给予税收的优惠,提高企业从事研发的积极性。改变目前一些科技创新计划以基础研究为目标的现状,例如“863”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多技术突破,但是对于技术的产业化支持仍就不足,经费方面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占了66%,远远超过企业的比例,造成很多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水平。[54]应该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以产业化研究为目标的研发给予积极支持。毕竟在一个技术薄弱的国家,提高制造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商业技术的水平。

加快科研机构的改革的步伐。我国科研机构的计划色彩十分严重,其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因而其研发的市场化意识淡薄,与企业的研发脱节,不能有效地与企业的研发联合在一起,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应积极加强科研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加强市场意识,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课题选择,减少研发的盲目性。要支持科研机构自办企业,以便在发挥其科研水平高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提高研发的产业化程度。[55]

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合。科研机构和高校主要从事基础技术研究,而企业对技术的应用研究更为重视。要积极加强三者之间的合作,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强技术的产业化比率,形成技术研发的完整开发链。要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既要增强商业化技术的研发,增强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又要加强基础研究,使关键的技术创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受外人控制,保证商业化技术的源头之水不竭。

3.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制建设

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制不够健全,是造成国内制造业企业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因而频繁出现侵犯知识产权事件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不断地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权利保护,但是由于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建设时间并不长,很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在加入WTO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常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与我国引起争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切。虽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会使那些模仿其他企业技术和侵害其他企业专利的企业受到损失,可能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短期发展,但是应该看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促进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更为有利。

应该进一步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使法律与WTO的相关规则吻合。要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工作,这对于我国这样的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经验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应该减少企业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成本,提高审判的效率。目前,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诉讼方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诉讼效率太低,诉讼的时间很长,企业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巨大的人力成本去应付诉讼。提高诉讼效率,无疑会大量减少这些企业的负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有利。

应该注意保护小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也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后,相关法律也要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限制。“滥用知识产权”是利用专利排挤对手,损害市场秩序,例如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对其他企业提出诉讼,以打击对手。[56]在“滥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方面,我国立法工作十分薄弱,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法规。

4.处理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关系,加大消化吸收的投入

正如前面论述的,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关系的问题上,过分重视技术引进,而对消化吸收的投入不足。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关系是,技术引进是手段,通过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技术落后—技术引进—技术再落后—技术再引进”的怪圈。

首先,要合理地进行技术引进,不断优化引进技术的结构。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多方面引进先进技术。日本在技术引进中就非常注意博采各家之长,如合成纤维技术至少来自四个国家,融合四国的技术专长,形成自己的工业技术体系,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引进的技术中,应该主要引进“软件”,而不是设备等“硬件”。例如,日本主要引进的是专利、图纸、设计方案这些“软件”,其比例占到技术引进费用的80%以上,而买进国外的设备和生产线所花费的费用则要低得多。这与我国制造业普遍重视引进“硬件”而忽视“软件”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还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引进人才可以迅速集中国内外的技术成果,缩短技术研发的周期,大大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例如,美国通过大量的技术移民政策,从亚洲等地区引进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美国的技术领先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要形成技术消化吸收的体系,加强消化吸收的投入。政府要鼓励技术的消化吸收,努力形成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早在20世纪40~5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工业标准》、《计量法》,将引进的技术纳入日本规范,同时政府还负责出面组织技术攻关。[57]另外,要加大对已经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引进技术上的消化吸收资金投入过小,影响了我国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的投入就十分重要。

5.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

知名的品牌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缺乏本土知名品牌是我国制造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前面介绍的汽车工业。因此,采取措施树立自主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制造业企业应该制定品牌战略,把自主研发和树立品牌结合起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在国际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培养知名品牌。要改变目前很多企业图一时之利而采用国外企业的品牌的现状,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努力去树立自己的品牌。同时,要改变制造业企业单纯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状况,把品牌的竞争作为企业的竞争手段。例如,我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把树立品牌形象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在国内成为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积极树立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本土品牌企业提供支持,如在资金方面对本土品牌企业的研发提供政策优惠,促进本土品牌企业的研发水平;积极支持本土品牌企业搭建国际融资平台,利用国外资金,为树立本土品牌提供支持。[58]

6.积极支持为科技和知识产权方面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

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专利申请、保护自己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以及遵守法律方面,缺乏相关知识。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科技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保障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减少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行为。

政府应该积极支持中介机构的发展壮大,在政府机构内设立相关服务机构,扩大其资金的支持,鼓励这些服务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积极支持民间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要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

参考文献

1.马晓光等:《高技术领域急需专利保驾护航》,《科研管理》2002年第5期。

2.《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3)。

3.王景川:《做大做强自主知识产权航母参与世界竞争》,南方网,2002年10月3日。

4.《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在境外受侵害》,《光明日报》2001年4月17日。

5.罗勇:《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重型汽车》2002年第3期。

6.赵鹏飞:《中国汽车工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知识产权》2004年第3期。

7.《中国汽车产业亟待摆脱知识产权“阵痛”》,auto.sohu.com,2004年11月10日。

8.《中国电子工业年鉴》(2003)。

9.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0.《丰田告吉利汽车商标侵权背后》,《海南日报》(网络版)2003年3月4日。

11.《诉中企侵权英特尔知识产权大棒开始挥起》,http://it.people.com.cn/.

12.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3.周传典等主编:《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加大扶持本土品牌的力度》,《人民日报》2005年3月21日。

15.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16.胡智慧:《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铁路技术创新》2003年第3期。

17.凤进:《台湾产业科技政策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18.赵海波:《台湾科技产业政策调整及其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9.王宏业:《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科技政策》,《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5期。

20.王晓蓉:《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http://www.xslx.com.

21.张木、魏于全:《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进展》,《生物工程进展》2002年第1期。

22.张飞燕:《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中国药房》2003年第7期。

23.张清奎:《WTO与中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家禽》2001年第22期。

24.廖先珍:《我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年第1期。

25.张英:《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成功之路》,《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26.王翔:《韩国轿车产业自主创新之路》,《科研管理》2000年第2期。

27.林杞泽:《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动机开发战略》,《汽车与社会》1999年第3期。

28.《高技术发展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谢晓霞:《中国电子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1期。

30.俞文华:《加入WTO对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挑战及其对策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8期。

31.王新玲:《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中国家电制造业》,《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32.赵英:《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33.吕铁:《90年代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来源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34.王文扬:《透过知识产权看中国汽车工业》,《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3月20日。

35.《我国企业已经为知识产权支付上百亿元“学费”》,http://news.tom.com,2003年9月13日。

36.李海舰:《关于高技术产业化问题的几点认识》,《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0期。

【注释】

[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第522~523页。

[2]约瑟夫·斯特劳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新作用》,《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2月21日。

[3]《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发展》,http://www.kenneth.htm,2004年8月25日。

[4]由于缺乏制造业的数据,在此以专利的整体情况做说明。

[5]王景川:《做大做强自主知识产权航母参与世界竞争》,南方网,2002年10月3日。

[6]《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在境外受侵害》,《光明日报》2001年4月17日。

[7]罗勇:《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重型汽车》2002年第3期。

[8]《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9]此处忽略了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和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差别。

[10]赵鹏飞:《中国汽车工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知识产权》2004年第3期。

[11]《中国汽车产业亟待摆脱知识产权“阵痛”》,http://www.auto.sohu.com,2004年11月10日。

[12]《高技术发展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3]《中国电子工业年鉴》(2003),第202页。

[14]《高技术发展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16]《高技术发展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7]《高技术发展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18]《中国电子工业年鉴》(2003),第262页。

[19]张木、魏于全:《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进展》,《生物工程进展》2002年第1期。

[20]《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2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页。

[22]张飞燕:《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对策》,《中国药房》2003年第7期。

[2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3)。

[24]张清奎:《WTO与中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家禽》2001年第22期。

[25]廖先珍:《我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年第1期。

[2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3)。

[27]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8]刘福垣:《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基地中的地位》,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8页。

[29]冯昭奎:《从中日比较看中国离“世界工厂的差距”》,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30]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0页。

[31]张英:《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成功之路》,《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32]王翔:《韩国轿车产业自主创新之路》,《科研管理》2000年第2期。

[33]林杞泽:《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动机开发战略》,《汽车与社会》1999年第3期。

[34]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35]陈静:《中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路径依赖初探》,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36]赵英:《“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初探》和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载于吕政主编:《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12页。

[37]http://news.tom.com,2003年9月13日。

[38]《丰田告吉利汽车商标侵权背后》,《海南日报》(网络版)2003年3月4日。

[39]《诉中企侵权英特尔知识产权大棒开始挥起》,http://it.people.com.cn/.

[40]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41]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42]胡智慧:《21世纪日本科技政策》,《铁路技术创新》2003年第3期。

[43]凤进:《台湾产业科技政策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44]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45]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46]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47]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48]赵海波:《台湾科技产业政策调整及其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9]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50]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51]王宏业:《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科技政策》,《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5期。

[52]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产业技术政策的比较研究》(网上资料)1998年3月。

[53]王晓蓉:《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http://www.xslx.com.

[5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5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56]《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88~101页。

[57]周传典等主编:《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130页。

[58]《加大扶持本土品牌的力度》,《人民日报》2005年3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