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国际合作社组织

当代国际合作社组织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当代国际合作社组织国际经验表明,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家庭经营主要是通过合作社加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转,主要靠这三大系统,而对农民影响最大,促进日本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组织主要是农协。对政府而言,农协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最大团体。目前,全国基层综合农协有2836个。

第二节 当代国际合作社组织

国际经验表明,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家庭经营主要是通过合作社加入农业产业化体系。

在合作社发源地的欧洲,各国合作社在农场经营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农村信贷合作社所提供的贷款占农民借款总额的比例:法国75%,瑞典84%,荷兰40%。丹麦农民通过合作社购入的生产资料占全国农业生产资料采购量的40%~50%,销售的农产品占全部农产品销售额的80%~85%。法国有1万多个设备合作社,成员有20多万人,技术人员有2000多人,他们把先进的农业科技及时传播给社员农场主。

目前美国有各种农业合作社2.5万多个,参加的农民有440多万人,约占农业人口的90%。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占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一,为农场提供的各种投入物也接近三分之一。农场经营所需的农机作业、灌溉、信贷、保险等服务一般都由合作社提供,各种农产品运销都由相应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合作社组织来进行。

东亚一些发达的国家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这些国家充分地利用了合作社的力量,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农协。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而且多山的国家,农地面积仅有53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3%。农村人口目前为1948万人,人均耕地0.274公顷。农业经营仍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农户年收入达700万日元,占城市人均收入的86%。

一般来讲,日本基层组织主要包括议会、政府及农协三大系统。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转,主要靠这三大系统,而对农民影响最大,促进日本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组织主要是农协。农协上联国家,下系农民。基本上是凡有农民居住的地方,就必有农协的组织活动。

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其前身为1900年建立的“产业组合”,重组于1947年。对政府而言,农协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最大团体。对市场来说,农协是市场主体——农民的代表。对农业产业化来讲,农协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

一、组织形式

根据自下而上的原则,日本农协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基层以市、町、村等行政区域为单位组成农协。以基层农协为团体会员组成都、道、府、县级组织,以都、道、府、县级农协为团体会员组成全国一级的组织。这两级组织按其所经营的业务不同分为两大系统,即主要从事指导业务的“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简称全中)”和主要从事经济事业的“农协联合会”系统。

全中是农协的综合性指导机关,主要任务是对下一级农协的组织、业务及经营进行指导,协调各联合会之间的联系和调解纠纷,就农协和农业政策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农协联合会分为两种:

1.与综合农协对口并以综合农协为团体会员的联合会。主要有全国农业协同联合会,简称“全农”;农村中央金库,简称“农村中金”或“全信联”;全国共济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全共联”;全国厚生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全厚联”。目前,全国基层综合农协有2836个。

2.与专业农协对口并以专业农协为成员的联合会。目前,全国有基层专业农协2034个。

现在,日本有中央级联合会25个,县级联合会357个。各级农协有干部6.4万多人,职员30多万人,为552万组合员及333万准组合员提供各种服务。

二、业务范围

《农协法》对农协各类各级组织的业务范围规定得十分详细:不准交叉经营,上级农协不得剥夺下级的权利,各级农协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接受组合成员及各级监察部门的监督。

各会具体分工如下:

1.全中—县中央会—基层农协:综合指导及农政活动。

2.全农—县经济联—基层农协:粮食等农产品的购销、加工及生资供应。

3.全信联—县信联—基层农协:农村金融活动。

4.全共联—县共联—基层农协:农村保险活动。

5.全厚联—县厚联—基层农协:医疗卫生活动。

三、主要作用

根据日本法律规定,农协具有法人地位,“以通过其所从事的业务最大限度地为其组合成员及会员服务为目的,而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其业务经营”。农协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

(一)购销服务

农协为会员代购的物资以生产资料为主,也包括会员所需的部分生活资料,而且还直接经营相当一部分进口物资以满足本国农业的需要。为利于销售,农协大都按时到会员家收取农产品,到农协加工厂分级包装,集中运输,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值。

(二)信贷保险

日本农村没有农业银行系统,一般的银行也不愿意向农民借贷,因而农村金融事业成为农协所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各农协都有金融部、共济部,吸收农民存款,开展信贷和保险服务。

(三)共用设施

为了给会员生产提供便利,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协举办或设置了许多农民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包括粮食加工、育苗、育种、贮藏、饲料加工设施,农机具服务站、汽车修配站、机械服务中心等。

(四)营农指导

农协是农民的组织,因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最大的关心,从全国农协中央会到市、町、村农协,经常制订各种中、短期农村发展事业计划和地域振兴计划,以及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指导农民实施。

(五)医疗保健

日本农村的医疗保健事业基本上是由农协承担的。日本有29个县级厚生农协联合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农村医疗保健,为组合成员防病治病服务。全国厚生农协联合会则负责各县厚生联合会的联络调整,以及健康教育。

农协除在以上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外,还可以接受会员委托,从事农村房地产信托、债务保证、票证贴现、国内汇兑、简易邮政等业务。

四、日本农协的经验给我们的启迪

(一)农协是一个整体

日本基层农协集指导、经济、金融、保险、医疗五大功能为一体,是统一核算的经营体,维持其正常运转的财源主要来自金融及保险。

而中国上述五大领域至少被4大部门分割,并已自下而上地形成了利益集团。因此,中国玉田、邯郸、运城农协试点只是借鉴了日本农协产、供、销一体化的经验,引导农民进入农产品市场,还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而与此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及医疗卫生等,至今仍很难纳入试点日程。所以,在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时,中国农协的作用远远不如日本农协的作用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是一个经济整体,而这个整体目前已被分割。从中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现阶段,至少应把乡村级合作组织与供销社的衔接工作做好,真正使之成为中国农协的支柱。然后再考虑将乡村级农村合作基金会与信用社间的关系理顺,并将其逐步纳入到中国农协中,使其在性质上充分体现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二)农协是准政府组织

日本农协是政府授意兴办的,又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成长壮大,为政府办实事,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而日本三级建制的体制,又使政府能多渠道倾听农民的意见,对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确保农协组织的有效运行,政府每年拨款10亿日元补贴日本农协中央会,各都、道、府、县的农协也从当地政府得到补贴。

中国农协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①经济功能分散,且缺少上下一体的系统性。②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的功能差。这两个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关键在于政府。从中国各领域的组织程度看,人口最多的农民组织程度最低。各行各业几乎都建立了代表本行业利益的各类组织,唯独没有农民的组织。农民虽然人数最多,但声音最小、最弱。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政府今后应把重建、培育基层组织作为重点,力求中国农协能代表农民与政府对话,弥补分散的小农政治行为弱小的弊病。在条件好的地方,除建乡村级农协外,县、省应试办相应的农协,条件成熟时,再建立全国性的农协。

(三)农协是依法而立的

日本农协是依据《农协法》建立的,其运行机制也是在《农协法》严格规范下形成的。《农协法》是日本农村组织中的大法,自1947年颁布以来,为农协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有关农村组织的法规较多,除农民有《农协法》外,林户有《森林组合法》,渔民有《水产业协同组合法》。

中国农协建设,根据当时的形势及政策变化不断调整,因此缺乏稳定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一部农协法。根据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经验,要想完善农村组织,重建农协,应尽快制定《农村组织法》、《农协法》。通过立法,以便农协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

(四)农协是渐进发展的

急功近利是中国推进农村合作化进程的最大教训之一。冒进的结果造成组织肌体畸形,为再建组织留下隐患。应当承认,中国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农村组织建设时,往往不顾农民的意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以往的组织形态进行改造,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适应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以渐进的意识扎实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日本农协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日本农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合作精神。农协的宗旨是“一人为万人,万人为一人”,以“共、竞、协”(即共同、竞争、协调)将农户连为一体。在经济活动中,既不否定竞争,又不排除协作。

2.主人公精神。参加农协的农民人人平等,人人是主人公,农民为农协出力,农协为农民奉献。

3.服务精神。农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是单纯为了盈利。即使有盈利,也要返还给农民。

4.经营精神。日本工业经营以“丰田方式”名扬世界,而农业经营则以“农协方式”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因此,可以这么说:日本农协精神对推进中国农村合作化进程,推进中国农业企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启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