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分析

中国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分析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中国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分析一、资源潜力(一)众多的工业企业是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中国是拥有众多国有工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国家,其中企业数量超过10000家的省市有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但是,截至2007年底,中国只有345家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工业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一般经历了由参观接待转为旅游服务、由无偿服务转为有偿经营的蜕变。

第三节 中国发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分析

一、资源潜力

(一)众多的工业企业是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

中国是拥有众多国有工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国家,其中企业数量超过10000家的省市有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从资源的角度看,这些数以万计的企业都是开发的工业旅游点,潜力巨大。但是,截至2007年底,中国只有345家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即使是工业旅游大省(山东省)也只有39家,而山东省的企业数量有13467家,相比较其工业旅游的数量就太少了。各省的国有企业数量和非国有企业数量多,品牌企业多,可开发多种工业旅游产品和项目,潜力巨大。

工业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人文景观而言具有不可移植性,因以品牌文化为内涵的工业旅游是无法克隆的,但随企业文化的发展,其内容会不断扩充,在形式上也会不断翻新,如宝钢、首钢、五粮液等工业旅游品牌,其他地方无法模仿,具有独占与垄断性,会创造持续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品牌企业是工业旅游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因

著名大型的具有品牌企业优势的工业企业,更是开展工业旅游,展示现代文明和现代生产力、传播现代文明的有效载体。工业遗址、生产流水线、优美的厂区、企业文化、工业产品甚至工人都可以成为工业旅游开发对象。工业旅游的前身源于企业间的参观学习,因此,工业旅游一般多发源于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开展工业旅游的潜力巨大,例如,海尔集团、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鞍山钢铁集团等。

首先,品牌企业由于企业良好的信誉、产品过硬的质量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企业形象构成了工业旅游对于旅游者最主要的旅游吸引力资源。其次,由于品牌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与经营模式,因而该类企业往往成为同行业学习与相仿的楷模,故同行业企业的参观学习成为该类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为工业旅游的发展带来稳定的客源基础。最后,品牌企业是城市品牌的代表,是展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窗口与指标,因而对于该类企业而言,接待政府方面的宾客也是企业的传统工作之一。可见品牌企业已成为工业旅游迅猛发展的主要推动器。

(三)工业城市的区位优势是开发工业旅游的良好条件

工业旅游资源绝大多数位于城区,交通方便,便于与城市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充分利用城市客源和可进入性强的优势,在开展工业旅游的同时可以拓展商务、会展、休闲、学习参观等旅游项目。

中国城市按城市职能划分为行政职能、交通职能、工业职能、流通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中,以工业职能为主的城市又分为重型工业城市和轻型工业城市,如表5-1所示。

表5-1 中国城市职能

img16

资料来源:李文彦.中国工业地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建制城市666座,以资源为主的城市118座,其中高度专业化的城市60座,如四川的攀枝花市、新疆的克拉玛依市及山西的大同市等。中国在这些职能城市布局了相应的工业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在本区范围内都是较大型的企业,尤其在专业化城市里,国家在当地布局的企业一般都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它们都具备开发工业旅游的条件和潜力。

任何工业旅游活动都有特定方向,即以某企业或某工业项目为依托,并且该企业或项目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特定文化内涵的城市品牌。名牌企业是一个城市的城市品牌,而工业旅游是对城市品牌的有效挖掘。城市品牌是城市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淀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它能折射出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脉络,展现城市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个性。如酒都宜宾开展工业旅游,第一联想到的便是白酒行业霸主五粮液,而酒都宜宾的酒文化内涵正是伴随五粮液发展壮大并畅销全国、全世界而形成的,从这个角度讲,五粮液与宜宾城市的酒文化已内化为一体了。因此,发展工业旅游,可以有效地盘活城市的无形资产,将城市品牌有形化,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度,创造新的效益。对于那些自然资源没有优势或优势不突出的城市而言,还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带动常规旅游的开发,并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四)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主要依托

从全国首批确定的工业领域示范点候选单位的资料来看,所涉行业包括钢铁、汽车、航空、石油、酿酒、电力等,其中鞍钢、宝钢、首钢、一汽、海尔、青啤、茅台、杏花村汾酒、大庆油田、秦山核电站等各行业巨头企业榜上有名。各企业作为本行业的领头军不仅体现在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还体现在品牌的价值、产品的历史及社会影响力等各个方面。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才使得企业成为同行业参观学习的样板,这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为工业旅游的产生孕育条件。这些因素成为各行业巨头抢滩工业旅游的主要原因。

(五)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

无论工业旅游项目开发时间的早晚,事实上,每个企业在此之前均已经积累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接待历史,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接待不仅包括同类企业间的参观学习,还包括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视察、外宾的来访与海外游客的参观等。企业由此积累了丰富的接待经验,这为企业由日常接待向旅游市场化运作的成功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业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一般经历了由参观接待转为旅游服务、由无偿服务转为有偿经营的蜕变。同时,还组建了完善的旅游管理机构,从传统辅助部门转变为独立运作的职能部门。

二、客源潜力

我们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正在发生结构上的变化,很多产品和市场会饱和,但是旅游不会。预测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国内旅游33亿人次,入境旅游9000万人次,出境旅游8300万人次;到2020年,国内、入境、出境将分别达到50亿、1亿、1亿人次。如果按照居民旅游需求得到比较充分释放的情况,即比照欧美国家年人均旅游8次以上和日本、韩国人均出游6次以上的发展水平测算,中国旅游者可达100亿人次以上。市场需求大,无疑也在扩大工业旅游市场。

工业旅游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贵州茅台酒厂自1997年开办工业旅游以来,共投入资金2.5亿余元,2000年,茅台酒厂累计接待旅游者18.1万人次,工业旅游累计收入3602万元。

青岛海尔集团1999年初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当年参观的中外游客达到24万人次; 2005年达61万人次。青岛港的年接待量由1999年的5万人次,跃升到2005年的13万人次。北京景泰蓝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2001年,武汉工业旅游接待游客已达10万人次。长虹集团1997~2000年已接待游客8万人次。上海宝钢集团开展工业旅游8年来,游客已达130多万人次。2006年,三峡大坝工业旅游的人数达到11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45亿元。

工业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定位相对明确,且工业旅游是专项旅游活动,其市场按消费者群体和地域来划分呈如下特征。

(一)按消费者群体划分

1.学生、教师市场

目前,中国工业旅游的市场以学生、教师为主,主要是开展活动集体组团而来。对学生而言,到工厂、企业参观可以满足学生们求知、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同时,有很多的工业企业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和)科普教育基地。如华安、秦山核电站、海尔等,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或(和)科普教育的作用。工业旅游所花费的时间一般不长,且几乎都是一日游的旅游产品居多数。学生节假日较多,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而且到企业旅游交通便利、费用不高,可以为学生所承担。相对学生市场而言,工业旅游对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会积极组织学生去参加工业旅游。青年市场也深具潜力,特别是目前中国处于青年时期的旅游消费者,如果能够将他们感兴趣的品牌企业开发成工业旅游产品,必将迅速吸引这批高收入、高素质的旅游消费者。因此,在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时,应在巩固学生市场的同时,及时了解市场动向,注重发掘潜在消费者。

2.中老年市场

中老年人对工业旅游有较强需求,并且是影响青少年参与工业旅游的重要因素。老年人闲暇时间多,旅游愿望强烈,对陌生的现代工业也有浓厚兴趣,市场潜力大。

3.白领市场和家庭市场

白领阶层多数从事与商务相关的工作,他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对企业管理、经营运作以及企业文化非常关注,对个人发展前景和知识面的拓展非常关注,工业旅游满足了他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家庭市场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不同成员的旅游的动机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工业旅游能够弥补景点旅游的单一性,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对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学习机会,能够有所收获。

在国外,工业旅游对家庭有很大吸引力。比如,在法国,很多家庭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参观核电站、啤酒厂、制糖厂或矿山。

在国内,这一市场仍没有被开发。工业旅游因融旅游与采购于一体的特点,更是使其魅力倍增。旅游与购物总是相互依存的,因购物而旅游的人不在少数,工业旅游因融旅游与采购于一体,更是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种购物与一般的游览途中购物有所不同,它是游客直接向生产厂家购买自己喜爱的产品,因少了市场流通这个中间环节,商品价格自然是低于市场销售价。而且在购物过程中,游客还能消除怕不识货而挨宰和假冒伪劣商品之忧。这就更添了一份工业旅游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工业旅游的交通方便,所需费用较为低廉也是吸引家庭游客前往的重要原因。

4.周边景区客源市场

工业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依附于其他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因为很少有人,特别是居住地与旅游地较远的人,会为了一个单独的工业旅游项目而旅游。因此,城市应借助周边的景点资源,如著名风景区、风景点,著名古建筑,当地风土人情,购物休闲娱乐场所等,以此吸引客源市场,通过相互间的配合互补,共同设计旅游线路,达到共赢。使游客在享受自然人文风光之后,同样领略工业旅游的独特魅力。

(二)按产业、行业群体划分

1.企事业单位

目前,参加工业旅游的人员中占较大市场份额的是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这些游客以政府官员考察和相关企业人员的参观学习、“取经”为主。在“先进教育”活动中,许多企事业单位把组织职工参加有意义的户外教育活动点就锁定在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工业旅游项目在“先进教育”活动中也大放异彩。

2.农村市场

在中国,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旅游的农村市场开发一直未受重视。现在,富裕起来的农民旅游需求强烈,游览与他们所处的农村截然不同的现代化城市是很多人的愿望,而工业旅游对他们来说更新奇,参与的积极性更高。

3.各不同行业

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关联度最大的一个综合型产业。旅游业涉及29个部门、108个行业通过工业旅游的形式来相互参观、学习,交流感受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环境,对比他人,更能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按地域划分

以本地市场为主,以外地市场为辅。目前,工业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本地居民,对外地市场的开发不足。工业旅游在本区域市场的占有量还相对较少,市场份额占有量一般在10%以内,有的更少。工业旅游市场开发面向外地游客,不仅可以扩大客源,更可增强当地的旅游吸引力,其市场开发潜力非常巨大。因为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必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有8人进行了1次旅游。中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现在“五一”假期虽然不是七天了,但又增加了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的带薪假日,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也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生活水平越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应该说,中国恩格尔系数整体下降的格局目前正在改变。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也就是达到了富裕水平。

2002~2009年,下降幅度开始减少,2008年为37.11%,基本维持在37%左右。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由此可见,中国城镇居民总体是远远谈不上富裕的。进入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接近40%。

住房、购车、通信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三、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一)发展工业旅游即扩大了旅游消费,也促进旅游经济的升温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部分,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这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提出更全面、更高级化的要求。在今天这个历史背景下发展工业旅游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工业旅游以企业文化为依托,以企业实体与品牌为载体,以旅游资源为融合基数,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目的,以红色旅游为主线,是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知识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熟悉各类高科技产品的旅游者,这必然要求享有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而改变过去单一的观光娱乐的旅游需求形式,知识和技术含量大的旅游产品更能吸引或刺激更多的旅游需求。工业旅游这种颇具知识性的专题旅游正是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以青岛海尔为例,2001年,海尔工业旅游接待海内外游客高达60万人次。后来又不断完善和提高,重视引导活动和加强服务培训、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宣传,从2002~2008年逐年上升,工业旅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已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的参观大户,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可见工业旅游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升温。

(二)丰富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是传统旅游的延伸,是游客的新看点。几乎每个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和厂容厂貌等独具特色的资源。将工业企业作为旅游资源,在国内虽然刚刚起步,在国外却早已兴起且发展迅速。世界上很多高科技企业都非常重视工业旅游,把它视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美国的硅谷,工业旅游就颇具规模;法国三大汽车制造厂雷诺、标志、雪铁龙每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相当于中国一座小型旅游城市一年的游客量。工业旅游大大拓宽了旅游资源观,使得大批工厂、矿山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大大增加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数。工业旅游也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者的消费选择。中国每年的“黄金周”,可以靠工业旅游分流部分游客,缓解旅游景点的压力,补充旅游资源的不足。

(三)融观赏性、参与性于一体,能满足游客多方面需要

工业旅游之所以兴起并受到人们的青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与,这是因为它对游人能产生巨大吸引力。

工厂花园化,在前些年还是一个梦想。近年来,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绿化和园林建设了,工厂里建起了小花园,这些小花园除了面积比社会上正规花园小一些之外,其布局之巧,构思之精,设施之优,也可与公园抗衡。而工业企业里那些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操作及美观大方的工业产品,更是能给游客以美的享受。求知探奇是人们旅游时的普遍心理,工业旅游通过组织游客参观各类工业,也能极大地满足其好奇心,丰富其知识,开拓其视野。特别是对于家庭日常用品的保养维修,更是令游人兴趣倍增。在当代旅游活动越来越强调参与性,变游客被动地参观为主动参与,工业旅游也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如游客在参观丝织生产、香水制造及各类手工艺品生产地时,就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生产制造”出自己喜爱的产品。

(四)消费水平低廉,易于为游客所接受

近年来,虽然中国旅游环境大为改善,人们外出旅游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因旅游费用过高而使人们不能成行的不在少数。特别是工薪阶层,面对昂贵的交通费用以及几十元以至上百元一张的景区门票,更是自感囊中羞涩,不得不打消许多出游的念头。而由于开展工业旅游物质载体的工业企业一般位于市郊或市内,基础设施良好,且参观点不需专门的建设,故开发工业旅游不需投入多少资金,具有明显的“投资省”的特点。这样,游览门票及其他服务就会较一般旅游区低廉。而且工业旅游的就近性也能极大地方便游人的食宿。

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潜力

(一)社会效益明显,促进社会和谐

对于旅游业的综合效益,现在的研究还很难量化,但是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作用,对不同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对外交流和港、澳、台事务中起到的独特作用都是突出而明显的。

旅游业的这些突出特征和整体特征已经成为共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放在国家整体战略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予以大力支持。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热情持续高涨,旅游业发展蓬勃兴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人们的文化素质的提升,社会的进步都积极地促进了人们的了解和信任,而且走向社会,崇尚旅游成为人们的生活取向。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均GDP 1000美元阶段,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人们有能力、有愿望出游。但是,政府必须正确引导,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来,后又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通过工业旅游的形式,既可以便于企业、行业、政府、机关、学校、社区相互参观、学习、互访,又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促进了人与人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促进科技普及,提高国民素质

工业旅游最大特点是具有教育意义,尤其是对于学生,更是较好的社会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工业旅游活动拓宽工业和科技知识,了解更多的工业变化及发展历程,增强爱国热情。通过参观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工业进步和与国外的差距,树立更高的挑战目标。特别是新生的开学初,组织工业旅游既可以激发兴趣,又有教育意义。开办工业旅游的企业一般总是要向游客展示本企业具有辉煌历史的工业遗迹和科技水平较高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工业的兴趣、工业遗产的保护及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这对于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加速工业化建设具有毋庸置疑的、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行业关联度高,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一直是被看做是投资小、效益大、就业带动明显、行业关联度高的行业。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发展最为快速,乘数效应也最大。在中国,很多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都正处于产品和设备升级换代改革的时期,使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富余人员,如何来安置这些人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事。正如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在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到“每个工业旅游点,能吸纳10个人就业就是贡献,能吸纳20个人就业就是较大贡献,如果再能通过发展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等措施,有效延伸工业旅游的产品链,吸纳50个以上的人就业,那就是大贡献了。”可见,增加就业机会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按世界旅游组织的估算,旅游业里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员,全社会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加3~5个。

(四)感受企业环境,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很多人都认为工业企业的设备是“冷血动物”、物料“跑冒滴漏”、环境“噪音太大”,不易接近,对工业企业基本持远离态度。首钢搞工业旅游,不但让人们了解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还通过工厂实地参观,人们知道了首钢是一个花园式工厂,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钢铁行业的看法。这个社会效益,是千金难以买来的。游客进行工业旅游时,参观了工厂优雅、洁净的环境,先进的设备设施及现代化的操作流程,都会在旅游者心目中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人们热爱企业,热爱工人,喜欢工厂环境,爱买曾经参观过的企业产品,了解了什么是现代企业、什么是传统企业,什么是民族企业,什么是工艺流程,什么是工业遗产必须保护等。这无意中也就给企业做了一次免费广告,同时,还会给游客留下一个印象,即“工厂形象良好=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产品优良”,这样就更进一步增加了游客对产品的好感和信任度。这些足以表明:工业旅游开发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工业旅游具有众多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

(五)了解市场新需求,经济效益可观

1.增加企业收益

开展工业旅游,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从旅游门票和服务得到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在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同时,还可直接向游客销售产品,用这种直销方式使厂家获得较高利润,游客又乐于购买。国外研究表明: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工业值可扩大2.7倍,国民收入可扩大1.36倍,投资可扩大0.25倍;发展中国家则相应扩大3.7倍、2.7倍和0.9倍。城市工业旅游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2000年,青岛港各旅游企业创造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直接就业200多人。

工业旅游通过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对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城市因为工业旅游开展得好和工业产品知名度高而成名,如德国的鲁尔因老工业城市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而享誉全球。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旦破坏,不可再生,工业旅游在城市其他旅游资源不丰富或特色不足的情况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弥补手段。工业与旅游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强大支撑,而旅游业是工业发展的平台和窗口,一方面城市通过旅游业可以营销产品,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

工业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窗口和平台的作用推动工业的发展,还可以以新的旅游形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产业的支撑使城市得到发展。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反作用于旅游业和工业,旅游业和工业又推动了工业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系统。

2.有利于工业企业了解市场最新需求

在工业旅游中,游人参观、访问企业,可以了解到企业生产状况,使企业能够有效地与游客进行沟通,企业甚至通过当面回答游客的提问,与游客进行交流,还能进一步了解顾客的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动向,以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策略,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3.工业旅游等于免费广告而成为许多工业企业的新卖点

开展工业旅游对于企业来说等于免费做广告,变看点为卖点,变游客为顾客。工业旅游是宣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促进销售、提高效益的新手段和新平台。如果有直销产品,还能获得较高的利润。海尔、长虹等企业这几年将工业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不仅宣传了企业,提升了形象、增加了销量,更是通过工业旅游发展了一大批稳定的忠诚消费群体。通过工业旅游还可以了解游客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信息。企业可以从工业旅游带来的服务链上获得可观的效益,这不仅包括收取参观费、纪念品销售等,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后勤设施,让后勤部门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将鲜亮的企业形象、规范的生产操作、优良的企业产品、丰富的企业文化展示给公众,等于为企业引入了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有利于形成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动力。

通过工业旅游的形式,直接让顾客体验工厂的产品制作过程。与企业的广告、公关宜传等手段相比,工业旅游带来的直接体验效果,有着鲜明的特色:受众的主动性;传播效果好。

五、促进工业产业的调整和改造

(一)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为企业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工业旅游在企业创造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社会知名度、解决本企业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另外,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就业人收入的增加,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又促进了更多的人去旅游,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积极性。同时,企业为了搞好工业旅游就需要在传统工业技术中推行高技术发展,对原有落后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升级换代。这样,能完善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挖掘本企业文化,为小企业和弱企业找到联合企业铺路,在竞争中寻求联合,在合作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同时,第二产业衍生出第三产业,使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推动企业多元化、集团化发展,使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所以,发展工业旅游,也日益受到工业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二)促进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形象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加速期。工业旅游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工业企业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神奇效用在于能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认识企业、认同产品、认知城市,从而达到以企业、产品、城市“三赢”的目的。青岛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除拥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成为青岛市的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名牌企业成为岛城旅游的新热点,不仅提升了工业旅游产品的品位,满足了游客的特殊需求,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而且树立了青岛品牌城市的良好形象,也促进了全市招商引资和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广州是南方的传统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打造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优质的现代化企业及产品品牌,成为带动广州经济发展的龙头。工业旅游将旅游资源优化组合、重新包装,成为重新认识广州的一个全新视角,让游客在游览中亲眼见证了广州的发展,同时这也是进行市情、社情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旅游在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增长点、解决城市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因此得到了城市政府、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三)促进环境境建设与保护

工业企业一直是城市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发展工业旅游的企业会把美化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开发项目来对待;作为城市的旅游项目,城市也会搞好绿化和美化,促进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在仁怀市曾传说“茅台酒香,茅台镇脏”,在发展旅游以后,加大了治理力度,卫生条件大为改观,各个部门将创卫放在首位,各方面都严格按旅游标准来要求,从而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建设,树立和展示了国酒之乡对外开放的新形象,也改善了仁怀的投资环境。总之,开展工业旅游,有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工业旅游,不仅使旅游者看到工人阶级伟大的创造力,而且还能看到工人的劳动技巧;同时可以使本地旅游由此激发热爱这些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厂、家乡,深感振兴中华之责任重大。尤其是,工业旅游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对工业生产知识学习的一种极好的方式。也可以使外来旅游者由此加深对城市的认识与了解,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对于企业来说,开展工业旅游,既可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又可安排部分富余人员及下岗职工;既可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又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达到促销之目的。

开展工业旅游,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业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企业要组织一个经营服务型的旅游机构,开放一条生产流水线或一个工作面,划定参观线路,制定有关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与保密措施,开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体的旅游线路。可组织某一工业企业内部一日游,也可有选择地到几种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旅游;可组织工业与农业,或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也可把工业旅游与文娱活动相结合;等等。各旅游机构要把工业旅游列上日程,既可拓宽旅游服务面,又可把重工业城市的形象全面地介绍给八方来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