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外国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杜 江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为促进经济增长,在采取了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实施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刺激出口的战略贸易政策。针对中国的研究尽管在理论方面有些研究,但大多数都是实证研究。另外,可以在出口与进口的外部交换中进行竞争,主要进口资本品,扩展经济成果。

外国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杜 江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为促进经济增长,在采取了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实施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刺激出口的战略贸易政策。这种对外开放政策的效果以及在这种政策中所隐含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关心的课题。一方面,虽然有对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但大多都是在双变量下进行的因果关系检验,容易遗漏重要变量而得到虚假结论;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存在内生性问题。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Edwards(1998)建议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相互之间的影响效果。因此,本文采用多元变量,运用Toda和Yamamoto(1995)提出的不考虑协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外国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一、理论假说与经验分析综述

塞尔沃(Therlwall)认为在国际收支变动的条件下,实际产出的变化取决于相对价格、贸易条件、外生的外国收入以及实际资本流动。[1]换句话说,经济的发展与投资和对外贸易相关。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直接导致资本量的增加,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引进和吸收外国各方面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数量,并进入外国市场,而外部需求的增加可以扩大经济规模,使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生产力水平。

对于FDI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按照索罗(Solow)的经济增长模型,FDI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将推动经济增长。Chenery& Strout(1966)、Dunning(1970)、World bank(1993)认为通过在东道国的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鼓励建立合资公司、用外国的技术提高本国的生产效率。通过知识的传播和劳动力培训,增加知识存量和提高劳动技能。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最终结果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可以在东道国提高生产效率。因此,FDI被认为是提高东道国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高速的经济增长将带动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一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通常将在东道国产生较高水平的资本需求,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者到东道国投资;另一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也将伴随着单位资本收益的提高,产生无限的机会,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者的信心。产出的增长是一个国家市场规模的重要反映,向外国市场的渗透是FDI的主要动机(Meyer,1998)。事实上,产出的增长被认为是FDI的重要决定因素,产出这个变量经常被称为“市场规模假说”(Moore,1993)。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单位资本收益的增加,已经吸引了巨大的FDI的资本流进入中国。中国的经验对“市场规模假说”似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从理论上讲FDI与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但是,就实证结论而言,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结论,有的研究认为FDI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Bende-Nabende和Ford,1998;杜江、高建文,2002),有的研究认为FDI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对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有负面的影响(Bende-Nabende、Ford和Sen,2003)。针对中国的研究尽管在理论方面有些研究,但大多数都是实证研究。

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ELG)[2]模型最初由Kaldor(1970)提出,后来Therlwall(1975)进一步形式化。[3]对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具有贡献的Lucas(1988)、Romer(1990)似乎都支持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认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几个有利的因素。比如,出口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把全球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播进东道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出口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其结果产生较高的生产力与优越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地通过高的资本效益和销售规模增加财富。出口市场的竞争将导致本地企业在同外国企业的竞争过程中产生更高的效益。另外,可以在出口与进口的外部交换中进行竞争,主要进口资本品,扩展经济成果。另一方面,Bernard和Jensen(1999)认为出口活动的技术溢出效应,会使高效率的企业自动的进入出口市场,换句话说,产出会影响出口。

对于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Mckinnon(1964)指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技术是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外汇缺口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能够填补外汇缺口,且能够将所需要的实用技术引进国内。在这种情况下,预期进口比出口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更大的效果。强有力的理论确信进口导向性经济增长优于出口导向性经济增长。最近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已经强调了进口的重要性,通过进口可以把外国技术和知识引进东道国(Lee,1995;Mazumdar,2001)。通过诸如机器设备等资本品以及中间产品的进口,可以吸收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大量新型最终产品的进口,可以提高东道国或东道国企业的创新意识,提高竞争的效率,缩小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外国直接投资的引入,必定会使大量的先进技术的进口。

尽管很多实证研究都指出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Rodriguez和Rodrik(1999)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是非常明显,因为这种关系经不起数据的检验,同时也指出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数据的质量和开放度的不同度量方法存在缺陷。Giles和Williams(2002)也指出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所得到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是模糊的,甚至是自向矛盾的。对中国而言,杜江、刘用明(2004)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实证检验后认为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双向的。

因此,本文将针对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进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这一内生性问题,应用VAR模型重新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

Toda和Yamamoto(1995)提出的因果检验法是一个不考虑协整的VAR因果检验法。假设p阶的VAR模型如下:

其中,yt表示具有n个内生变量的n×1向量,α0代表常数向量,t= 1,2,Λ,T代表时间趋势(样本数),αi代表对应的系数向量,Γi表示向量yt-i的n×n系数矩阵,L为滞后算子,[4]et为n×1的随机干扰项。

在这种VAR模型的框架下,首先确认各变量的单整阶数,以I(d)表示,再找出最高的单整阶数,dmax以表示,如果在一般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k,则(1)式的阶数p取k+ dmax。在这种模型下,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是检验下列限制是否成立。

其中,φ= vec(Φ),其中,Φ=(Γ1,Λ,Γk)。也就是说,将系数矩阵中的各列元素排列为一行。F(·)表示具有m个元素的向量函数,在因果关系检验时,代表对应系数值设定为零的限制条件,m表示限制条件个数。(1)式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2)式的经验可采用Wald检验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版。样本为1985~2002年间的年度数据。FDI代表外国直接投资,用实际外国直接投资来反映;EX和IM表示对外贸易水平,分别用出口额和进口额来来反映;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所有原始数据序列均取对数收益率。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1.单整阶数的确定

根据Toda和Yamamoto提出的方法,首先在所有变量对应的单整阶数中寻找最大的单整阶数。应用PP检验对所有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滞后长度的选择用AIC准则,其对应的单整阶数由表1所示。

从表1的平稳性检验结果不难看出:ex的原始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下平稳;im的原始序列只在10%的显著水平下平稳,而1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下平稳;GDP和FDI的原始序列都不平稳,但1阶差分序列分别在5%和1%的显著水平下平稳。因此,GDP、FDI、EX、IM的单整阶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分别为1、1、0、1,最大单整阶数dmax= 1。

表1 PP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示1%显著水平,**表示5%显著水平,*表示10%显著水平;检验模型中的第一个参数表示有无常数项,第二个参数表示有无时间趋势,第三个参数表示滞后阶数。

2.因果关系检验及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得20世纪90年代初期,外国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因此,本文在模型中引进了虚拟变量Dq2作为外生变量,Dq2表示在1992年以前为0,1992年开始为1。在模型中的时间趋势项取线形趋势。表2给出了运用Toda和Yamamoto提出的在不考虑协整的VAR模型下的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进口及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估计结果。

根据Toda和Yamamoto提出的不考虑协整的VAR模型下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只需考察滞后1期的每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就可以找出变量间的相互影响。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FDI对促进经济增长、进口有显著的作用,对出口的影响虽不显著,但经过Wald检验,系数为0的概率仅为0.109,也就是说,有89%的把握说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出口对外国直接投资、进口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特别是出口对表进口的促进作用很不显著,因为其可信程度分别为84%、44%,87.8%。但还是可以认为出口对外国直接投资及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进口在10%的显著水平下,只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对外国直接投资、出口的影响均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进口的影响从系数来看均不符合经济原理,且在统计上几乎都不显著,并且在该模型下的反复研究中发现系数的稳定性也差。因此,对经济发展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做讨论,有待于今后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

表2 VAR模型估计结果

注:括号内为Wald检验Ha系数= 0的p值;***表示1%显著水平,**表示5%显著水平,*表示10%显著水平。

四、结论

本文运用Toda和Yamamoto提出的VAR模型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综合其实证检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进口、出口及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有效地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本国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让外国直接投资者采用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利用中国的低成本资源,实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扩大出口,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2)尽管出口与进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有利的影响,但无论从显著性还是从系数的大小都可以看出进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强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进口,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引进中国,经过吸收和技术革新以及创新,缩小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3)出口对外国直接投资具有吸引力。表明作为衡量开放程度大小之一的出口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决定因素,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对外国直接投资者就越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Bende-Nabende,A. and Ford,J. L.(1998)FDI,policy adjustments and endogenous growth,multiplier effects form a small dynamic model for Taiwan,1959-1995,World Development,26,1315-1330.

2.Bende-Nabende,A.Ford,J.L.,Santoso,B.and Sen,S.(2003)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DI,output and the spillover variables:co-integration and VAR analyses for APEC,1965-1999,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t,10,165-172.

3. Bernard,A. B. and Jensen,J. B.(1999)Exporting and Productivity,NBER Working Paper No:7135,Cambridge,MA.

4.Chenery,H.and Strout,W.(1966)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6,679-733.

5. Dunning,J. H.(1970)Studies in Direct Investment,George allen and Unwin,London.

6. Edwards,S.(1998)Openness,trade liberalization,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1,1358-1393.

7.Enders,W.(1995) Applied Econometric Time series,John Wiley& Sons,New York.

8. Giles,J. A. and Williams,C. L.(2000)Export-led growth:a survey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ome non-causality results.PartⅠ,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9,261-337.

9. Lucas,R. 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3-42.

10. Mazumdar,J.(2001)Imported machinery and growth in LD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65,209-224.

11.Mckinnon,R. E.(1964)Foreign exchange constrai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aid allocation,Economic Journal,74,388-409.

12.Meyer,K.(1998)Direct Investment in Economies in Transition,Edward Elgar Publishers.

13. Moore,K.O.(1993)Determinants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direct investment:1980-1988,Weltwiirtschaftliches Archiv,129,120-137.

14. Rodrigues,F. and Rodrik,R.(1999)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A Skeptic’s guide to the Cross- Nationl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 No:7081,Cambridge,MA.

15. Romer,K.O.(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2,3-42.

16. Thirlwall,A. P.(1995)The Economic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selected essays of A.P.Thirlwall Aldersho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7.Toda,H.Y. and Yamamoto,T.(1995)Statistical inference in vector autoregressionswith possibly integrated processes,Journal of Econometrics,66,225-250.

18. World Bank(1993)East Asia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

19.杜江、陈韵:《贸易乘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6期。

20.杜江、高建文:《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1期。

21.杜江、刘用明:《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注释】

[1]在该理论框架下,杜江、陈韵(2003)实证研究证明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ELG:export-led growth。

[3]参考Thirlwall,A.P.(1995)。

[4]Liyt= yt-i。其性质可参考Enders,W.(2004)Applied Econometric Time series,38-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