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变

“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变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变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成本优劣,而且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改善结构、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发展的战略转变

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成本优劣,而且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改善结构、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轻工业的发展前景

从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考察,“十一五”期间将是持续不断的消费升级。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生活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将发生较大变化,对名牌消费将更加注重,对环保、节能、精神文化等产品的普遍追求将成为未来消费的时尚。随着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不仅住房、汽车、通信、文化与教育等需求会有很大发展空间,日用消费品方面也相应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与国内市场类似,国外市场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日用消费品制造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步向外转移,而我国又具有比较优势,如若能在结构改进、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则发展空间更大)。因此,生产日用消费品的轻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科学发展观与轻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际上,低技术水平上的产业快速增长,由于技术“瓶颈”效应,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投入产出上“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甚至是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积累。因此,低技术水平上的外延式数量型增长是投入产出上的“三高一低”以及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所在,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才能走出投入产出上恶性循环的怪圈。

增长方式转变,并不是新问题、新课题,但其重要性却与日俱增。原因在于:一是粗放式增长的高投入超出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二是低成本优势和价格战,极易引发贸易摩擦(贸易风险很大),产业增长空间有限(比如,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要1500元,而在印度等一些国家只要900元。再加上原材料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我们已没有成本优势);三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能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是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越积累,矛盾越突出,而矛盾的根源在于供给结构,且不再是量的不足,而是质的多样化,亦即供给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实现我国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根本上改善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转变增长方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归根到底是发展观的问题。实质上,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善结构,既是轻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内涵,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具体体现。

3.“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增长方式集约化之程度

根据“十五”期间轻工业的现有基础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以及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可初步确定,“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增长方式集约化之程度:由“十五”期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50%~60%;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十五”期间的35%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50%~60%;重点产品质量:由“十五”期间的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提高到2010年基本与国际水平同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期间的3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35%左右;主要轻工企业的装备水平:由“十五”期间的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提高到2010年的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轻工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十五”期间的5%提高到6%~10%(初步形成层次清楚和基本完整的科技开发体系)。

4.“十一五”期间轻工业集约化增长的实现途径

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约化增长的实现途径主要是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以及信息化。

(1)提高轻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进步是集约化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轻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政策和创新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的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自主创新,重点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及集成创新。三是支持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结合。轻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十五”期间有的行业尚不足20%),其主要原因是:产学研相互脱节,尚未形成稳定、长期的协作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且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如科研项目由企业提出,科研经费也全由企业提供,科研项目通过招标方式交给研究所、高校去开发,开发好的成果再返回企业规模生产)。四是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其自主创新和联合创新。

(2)加快轻工业的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结构,是集约化增长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根据轻工业供给结构由量到质的变化要求,积极推进所有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轻工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快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饮料、化妆品和包装装潢等五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三是针对轻工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分散、企业规模效益偏低的突出矛盾,加快资产重组步伐,积极实施大企业战略,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优质企业集中,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继续把实施名牌战略当做促进轻工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并以此带动和提升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合理调整区域布局。利用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采取加大投入、建立基地、调整结构、优化品种等措施,力争在粮食、乳品、果蔬及西部特色资源的深加工等方面实现突破,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等轻工行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3)加快轻工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集约化增长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环节。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工艺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信息化);二是企业外部信息、物流的网络化实时交互和交易(电子商务)。轻工业是以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为主体的制造业群体。就轻工产业的整体情况看,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大力推进轻工业的信息化,就是要推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品、工艺过程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实现与同行业、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上的实时交互、共享,并向物流、交易平台升级。轻工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必将成为越来越多轻工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活力以及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

5.“十一五”期间轻工业增长方式集约化的重点

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最重要的是要确定阶段性重点,逐步升级达成。

(1)自主创新的技术重点。一是薄弱而关系全局的轻工装备行业。具体包括:造纸、日用化工、照明电器、皮革、塑料、制糖、酿造等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制以及对引进装备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研制。二是对轻工业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性制造技术。具体包括:①信息技术。要加快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包括轻工装备、智能、网络家电、缝纫机械产品)的研发。②生物技术。要加快新型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在新型发酵产品或其他轻工行业中的应用研发。③新材料技术。要加快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的纸、塑料和皮革材料、高性能多功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品种及其原材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对环境无害的新型塑料材料以及新型硅酸盐产品的研发。④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加快新型节能光源及其照明电器生产技术的研发,有利于循环经济的造纸、皮革和食品等行业的清洁生产以及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等节约资源的环保技术的研发。⑤新能源技术。加速新型电池(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关键技术、材料和生产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6]

(2)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加快对产业增长具有强劲带动作用的重点行业之结构调整,并力求尽快取得突破。具体包括:一是市场前景广阔、需求增长快的造纸、食品行业;二是家电、陶瓷、塑料制品等轻工优势行业。造纸工业要以原料结构调整为核心,关闭落后的草浆生产线,加快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合理布局林纸项目,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培育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整黄淮海地区。食品工业要加快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增值,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提高食品工业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家电、陶瓷、塑料制品等轻工优势行业的市场秩序、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生产集中度。

(3)轻工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一是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二是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大型企业,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6.“十一五”期间轻工业自主创新的措施

(1)力争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上有大的突破。多年来,由于轻工业在装备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主要行业(如造纸、皮革、家电、食品、塑料等行业)的关键或核心设备、技术均需要引进,而轻工业又属于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因此,轻工业在引进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以及基于上、中游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上,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创新开发的动力和能力均不强(尽管轻工业的很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均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但建立后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且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集成(花1元钱引进,花7分钱消化创新)。对此,一是要制定并实施“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科技专项计划”,首先由国家有关部门和轻工联合会确定需要攻破的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面向企业为主的招标形式,选择、落实承接企业,由企业统筹攻关资金(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一部分,承标企业自筹投入一部分)、整合全行业资源、组织各方力量(亦即承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共同攻关(充分利用集中力量攻关的传统优势,首先取得创新研发上的突破,然后再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定型化商品推向市场)。二是要发挥大型骨干或优势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因为大型骨干或优势企业不仅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较强,而且还可在产、学、研合作之外广泛地与其他企业特别是相关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合作,基于最终性的定型化商品,进行系统性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这样,用3~5年的时间,可望在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较好的家电和食品装备方面)。

(2)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轻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弱,对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工作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应形成以大型轻工集团为依托的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并建立与区内大学和研究机构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提供共享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合理、有偿转移,培育企业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和依托社会资源联合创新的能力、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促进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等。

(3)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培养一批有干劲、善合作、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优秀团队,重视培养既懂现代科技又有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把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加强行业规制,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轻工联合会在市场调节为主的新形势下加强行业规制,并制定综合配套的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包括提高市场集中度和优化结构的引导、激励政策以及严格执法的长效措施),通过财政贴息或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减免税收以及实行差别利率等方式,支持重点行业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促使家电、造纸、食品等行业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在几百亿元、上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并力创5个左右国际知名品牌;而宜于分散化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则引导和推动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严重供过于求的行业,严格进行总量调控,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银行的资金投向;加大执法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支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此外,还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坚决遏制部分行业以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项目的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

专栏24—1

意大利发难,中国鞋遭有毒调查

2005年12月中旬,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指责中国制鞋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镍及其他有碍健康的有毒化学物质,意大利卫生部已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鞋类产品展开调查。意大利卫生部长斯托拉切表示,这一调查将持续进行6个月,每个月都会公布最新的调查结果。

这对于国内千余家制鞋企业不啻于又是当头一棒,几个月前,欧盟还对我国鞋类产品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成为近10年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

在这些调查案背后,隐藏的是欧盟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强烈抵制情绪,而意大利则是抵制中国鞋类制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最坚定支持者之一。

近4年来,该国鞋产量逐渐萎缩,出口持续下降。2004年,据意大利鞋业联合会统计,该国鞋进口量首次超过了出口量。流入意大利的鞋主要产自亚洲,尤以中国为最。仅2003年,意大利就进口了1.3亿双中国鞋。

过去两年里,中国鞋在意大利市场的占有率又猛增700%。对于这个一向以制鞋业为骄傲的国家来说,这无异于致命打击。意大利鞋匠将一切的不景气归罪于中国鞋,认为中国鞋导致了意大利本土制鞋业的崩溃,令近8000名鞋业工人丢掉饭碗。

续专栏24—1

这也导致了意大利鞋业联合会一次次向欧盟提出种种限制中国鞋进口的理由,在这些理由中,最常用的就是中国鞋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和所含某些有毒的化学原料。斯托拉切声称,对中国鞋的抽样检测已经开始,卫生部门还将把这类检测扩大到从中国进口的服装、玩具等商品上。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12月21日。

【注释】

[1]陈士能:《轻工业由量向质转变》,载《中国工业报》,2005年9月21日。

[2]陈士能:《轻工业由量向质转变》,载《中国工业报》,2005年9月21日。

[3]资料来源:《消费日报》,2005年9月9日。

[4]曹建海:《企业难过产能过剩关》,载《中国投资》,2006(4)。

[5]资料来源:www.lawwalker.net,2006年4月22日。

[6]李宽安:《逐渐缩小差距的轻工业》,载《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